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朦胧薄雾漫山间,木耳自在林下萌。在贵州省剑河县久仰镇久丢村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随着气温回升,沉睡了一个冬季的黑木耳应时“绽放”,菌棒上缀满色泽黑亮诱人的木耳,层层叠绕,经过数月的精心照料,长势喜人。村民们一边谈天说笑,一边将春的希望收入菇桶。
村民正在基地里采摘木耳。刘梦摄
“春木耳”迎来丰收季,村民们走进基地赚“日薪”,不出家门就能就业增收。“农闲的时候,我们就来基地做工,一天有100多元工资,补贴点家用,还能学点种植技术。”久丢村村民杨东菊已经在基地忙碌好几天了。她麻利地从菌棒上摘下木耳,兴奋地感叹:“今年木耳长得好,我们是越采越得劲!”
村民正在基地里采摘木耳。刘梦摄
据悉,久丢村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于2019年建设,种植面积达150亩,种植菌棒40余万棒。木耳生长需要通风且相对凉爽的环境,同时对水质也有一定要求,地处深山里的久丢村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产出的黑木耳质量上乘。
村民们提着菇桶满载而归。刘梦摄
久丢村党支部书记杨通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天每天都有五六十个人来采摘,按照目前采收的情况来看,一天能采摘两到三万斤左右,晒干之后30元每斤,我们有长期合作的公司过来收购,销售不愁!”
村民将刚采摘下来的黑木耳倒入袋中。刘梦摄
采摘后的黑木耳要及时晾晒干制。这不!这边妇女们忙着采摘,三轮车往返穿行晾晒房与基地之间,另一边的工人们则忙着用将刚采摘下来的木耳拉入晾晒棚进行晾晒、翻检。
村民采摘的黑木耳。刘梦摄
经过采摘、晾晒到装袋、销售,小小的黑木耳绽放出了朵朵“致富花”。近年来,该村聚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坚持把黑木耳作为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
“这些年来,我们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借助良好的发展势头,基地将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食用菌产业不断提质增效,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杨通荣对未来满怀憧憬。(刘梦、谢达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