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
提起KTV,对于许多70后、80后来说,或许都曾有过美好的回忆。在小小的包厢里,他们将暗恋藏在小情歌里,唱出青春的悸动,也将友谊放在励志曲中,道出共勉与珍重。曾经“霸占”许多人青春时光的KTV,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年轻人不再偏爱唱K
1月15日下午,在西安市未央路沿线一家位于商场内的KTV门口,记者观察了近一小时,仅有一拨五人的顾客去前台咨询,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的进入包房,有的则去超市选购零食、酒水。工作人员介绍,平时大家都要上班,白天基本没有什么人来,有时一下午也才十几拨顾客,周末20时之后人会多一点。
“上次去KTV唱歌是什么时候已经没印象了,现在和朋友出去一起玩,人多了一般去玩剧本杀,人少的话可能去一些网红咖啡厅、书店打卡。”大四的学生小何表示,“聚会唱K”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方式,现在娱乐项目多了,比起KTV的“单人表演”,大家更喜欢桌游、密室逃脱、剧本杀等互动体验。
90后的周女士也表示“相约去KTV”已经是上中学、大学时候的事情了,如今早已被移除自己这群小伙伴们的“备选清单”,主要原因便是社交属性的下降,真要是心血来潮想唱歌,也会选择小小的共享KTV房间,“以前去KTV的时候,大家专心于唱歌、聊天,唱得好大家捧场,唱得不好大家开玩笑起哄,现在去了KTV,没一会都各自玩手机,唱歌都没有以前的氛围了。共享KTV虽说更贵,但完全是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
“夕阳红”仅带来人气
“KTV曾是不少年轻人热衷的聚会地,虽然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吸引力下降了,但整体还是能留住那些曾经年轻的客户。”西安一家KTV的投资人余亮(化名)说,从自己这里的情况来看,70后、80后仍然是KTV消费主力,只是因为这群人大多早已成家立业,在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下,去KTV消费的频率比不上以前。此外,中老年顾客也有所增加,成为这些年来另一大消费主力。
记者走访中发现,许多KTV的白天场都有不少中老年顾客,这为其原本相对冷清的消费时段带来了不少人气,不过对于带动KTV的营收情况来说,“夕阳红”的加入似乎效果有限。
余亮介绍,KTV的收入主要分为包房费用和零食、酒水费用这两部分,作为附加值商品的零食、酒水占了大头,而大多数中老年顾客比较精打细算,不会在这部分有太多消费,有的还会自带酒水,因此在一些商家打包房费用价格战的情况下,中老年顾客带来的更多也只是人气而已。
越来越多KTV开始寻求改变
随着现在短视频的流行,KTV也需要更新许多热门“洗脑神曲”,但往往缺乏官方授权,如果随便加到曲库里,就有侵权赔偿的风险,而传统热门歌手的歌曲,每年数十万的版权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否则人家来了找不到想唱的歌,顾客就会很快流失掉。
这些年,随着执法机构对著作权保护措施的不断落实,歌曲领域侵权必究的案例逐渐多了起来。记者查询发现,2022年11月莲湖法院集中宣判了一批KTV音像歌曲侵犯著作权权属纠纷案件,被告5家KTV在未得到原告陈某授权,未经其许可、未向其支付作品使用费的情况下,在经营场所通过专用设备,以卡拉OK的方式向消费者公开播送原告享有著作权的60余首歌曲,其行为具有营利性质,构成对原告音乐作品的侵权使用,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余亮表示,随着整体行业下滑,越来越多KTV开始寻求改变,是从硬件上突破还是从软件上优化,或许不同商家都会走出自己的风格。
KTV的格局还可以打开
其实,如今不少KTV商家已经开始走转型的道路,特别是KTV+餐饮的模式成为许多人聚会的选择。
“现在许多KTV设备环境都不错,主要看哪家菜好吃,或者还可以玩桌游。”80后的孙女士表示,她跟朋友们出去会优先选择带有餐饮功能的KTV,先在网上看看菜品介绍,再看看网友评价,然后大家一起“吃着火锅唱着歌”过个开心的周末。
记者注意到,这类KTV商家在宣传上主要将重点放在了菜品上,一些商家甚至打出“到店就餐、唱歌免费”的招牌,大多数顾客在网上打卡晒图,搭配的点评也多针对菜品质量。这里既可以说是融合了餐饮的KTV,也可以算带有K歌功能的餐厅。
此外,除了诸如KTV+餐饮、KTV+棋牌、KTV+剧本杀等多种娱乐方式融合外,还有一些主打特色歌单、主题包厢,升级自身服务。
“以前尝试过融合餐饮,但没有品牌效应,也只是增加一点点营收而已。我跟一些老客户聊起来,大家潜意识还是觉得KTV就是唱歌的地方,现在行业下滑主要是无法满足社交需求。所以我们引进了茶文化、酒文化,满足时尚人群的消费需求,几次承办公司团建、年会效果都不错。”一家主题KTV的经营者严女士表示,比起融合其他娱乐方式,她更愿意走特色发展的路子。她表示,无论是融合发展还是特色转型,都是KTV打开格局,让逐渐断裂的朋友间互动重新连接的尝试,只要人们喜欢音乐、热爱唱歌的需求还在,KTV立身市场就不会被抛弃。
本报记者 文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7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