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补齐少子化的短板预示着巨大的生育红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31 10:22:00 来源:中国网

2022年我国新生人口不足1000万,自1961年以来出现了首次负增长。中国在世界人口的比重由建国之初的25%,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9%,且仍有继续下降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是一个亟须研讨的话题。

在此背景下,10月25日,“中国本世纪末的人口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必要性、可行性问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学会经济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社会学、人口学、管理学、国际政治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王水雄主持。

会上,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王勇(疆生)博士发布报告《中国应否设立本世界末20亿的人口发展战略目标?》。报告认为,站在整个国家和平发展以及“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缓慢增长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即现在的“不足19%”有必要维持,不宜再降。这意味着,如果到本世纪末,世界总人口维持在80亿左右的话,中国应该努力达成并维持15亿左右的人口;如果世界人口增长到100亿的话,中国人口应该同比例增长,达到19亿乃至20亿。

王勇分析,受新冠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中国少子化危机已经显现,新生儿数量下降是目前消费、就业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强调,“危中有机”,补齐少子化的短板预示着巨大的生育红利。

报告将中国的生育问题分为多个领域来把握,指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都有不同的特征,各领域尤其是城乡之间具备充足政策空间,让人口总量和相对规模维持在合理水平的方法很多、前景依旧光明。

王勇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调研举例,他表示,当地是全国农业现代化最先进的地区,由于较早地放开了“一孩”政策,近年来人口依然自然增长,并未出现内地农村人去屋空的状况。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不是同一件事,农业现代化的用工会越来越少,但互联互通的乡村以人口发展为中心,完全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富裕之路,并为城市的持续繁荣提供保障。中国广大农村依旧存在足够的生育“弹性”,一些简单的激励措施就会非常有效,比如生个孩子每个月国家给3000元,一直给到18岁,全社会即可释放出可观的消费预期和巨大的投资预期。而这些钱很快即可通过乘数效应转换为税收,进而实现持续繁荣。。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郑雄飞教授表示,讲人口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人究竟是什么,只是数量吗?其次,生育又是什么?它是人类繁衍问题,也是个体或者夫妇双方的权利问题。第三,低生育率是怎么形成的?它可能是伴随着资本来的,资本需要人口质量的提升,以服务于资本增长。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杨菊华教授表示,生育对国家、民族和家庭具有重要意义,而当前社会其实淡化了生育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尽管已回不到传统生育模式,但仍需要保持一定的生育水平。站在历史长河中看,在工业革命以前,还是“人口增值论”占据主流,把人当作“人手”,这是“人手论”。如今,虽然“人手”仍然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显然已经不是小农时代的那种重要性了。中国的人口总量一直比较大,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前我们的经济一直不发达,改革开放后发达了?印度人口很多,为什么经济没腾飞?显然,人口是基础性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人口质量还是很重要的。时代步入现在工业社会,甚至是信息社会,我们当然也需要“手”,但是“机器手”很多时候可以替代“人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禀赋的流通,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杨菊华指出,,近年中国育龄妇女每年减少470万左右,且还在持续减少。鼓励国民生育,不仅是发钱的问题。除了经济成本以外,还有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今天的年轻人更多是在虚拟空间中交往,动员起来很不容易。此外,“人口年轻态”是人口结构的问题,人口结构不是简单地通过现在多生孩子就能解决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亮教授指出,需要注意,对于人口来说,不是说增长、加速、扩大就一定是好的,反过来不是说减少就一定是坏的。人口数量是否适合作为一个目标?经济增长是为了人,还是说增长人口为了经济?人口的多和少对于人来讲是好事还是坏事?未来是不是仍然是简单的“人多力量大”的逻辑?人口规模对于国家竞争力,毫无疑问,当下是重要的。但这样一种基础上的国家竞争力是最优的吗?最优的国家竞争力可能是靠软实力,靠科技文化的发展。

马亮表示,鼓励人口生育不是新问题,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全世界都很关注。有些北欧国家,新生儿爸爸的产假都能达到上百天。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首先要问妇女要不要生。欧美的华人社会,基本是生一个、两个,很少生很多的。我们单纯给钱,能发挥多大作用,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放开国门,让外面的人进来,是不是也是解决问题之道?具体而言,我们要选什么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李婷教授分析,七普数据显示,2010-2020年,高教育水平的群体生育率没有下降,大部分的生育率下降来自曾经的高生育群体。2020年,北京市的户籍人口生育水平已经高于流动人口生育水平。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生育意愿、生育文化不同。在农村,更多受制于生育成本,这意味着,发钱应该可行;但在城市就要打个问号。此外,在中国生育的前置条件是结婚。日本和韩国的婚内生育率远高于中国,但日韩的不婚水平远高于中国,这导致日韩的生育率很低,如果日本有中国这样的结婚率,生育率将达到2.1以上。这也意味着,如果中国的不婚率上升,生育率也许还会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孙龙表示,人口和国家发展的关系非常复杂,报告认为人口发展本身是内生动力,以往更多强调人口迁移和国家发展的动力联系紧密,但人口规模无疑也很重要。

补齐少子化的短板预示着巨大的生育红利

【责任编辑:申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积极心态面对人口发展新形势是必然选择。 长寿化和少子化是人类共同的前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人类社会经历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城市化等巨变,现阶段正向数字化
2024-07-16 07:14:00
发钱救不了低生育率
...得年轻人普遍生活态度消极,“低欲望社会”进一步加剧少子化,少子化与经济停滞形成了恶性循环。自1995年起,日本的总和生育率始终在1.5以下,深陷“低生育率陷阱”。吉林大学20
2023-03-01 21:01:00
生育意愿持续下降,我国的低生育率是否还可以逆转?全国政协委员贺丹解读
...怎么看? 贺丹:人口负增长其实就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一个结果,这是人口变动的自然规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也不太可能逆转。我之前提出过人口“零增长区间”的概念,出生
2023-03-05 09:41:00
日本小学生人数减少10万 连续42年下降
...中生人数减少2.8万人下降至317.8万人,均为历史新低。受少子化影响,日本小学生人数已连续42年减少,初中生人数则是连续两年减少
2023-08-25 17:58:00
...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逐渐回落,低生育占主导。我国进入少子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将贯穿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回
2024-01-17 07:53:00
中国失去人口总量世界第一,我们需要担心吗?
...育率也在下降,但中国生育率下降得更快一些,也就是说少子化的道路更加陡峭。公开报道显示,20世纪下半叶,印度一直保持着快速的人口增长,年增长率达到2%。自1947年独立后,印度
2022-12-29 09:01:00
为什么韩国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工作时间过长、男权主义思想、生育成本过高等成主要原因
...济笼罩,社会活力下降,N抛世代涌现3 韩国应对措施3.1 少子化:设立人口政策机构,完善生育激励、养育支持机制,推动工作家庭平衡3.2 老龄化: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促进高龄
2023-12-01 09:58:00
...“重磅”教育福利呢?首先,是日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少子化危机。这场危机并非一日之寒,而是数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的累积结果。根据官方数据,日本育龄女性的生涯生育率已跌至1.2左右
2025-04-01 08:38:00
日本少子化、老龄化压力持续增加
...模缩减,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显著。当前,日本面临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双重压力,对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双重压力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
2024-03-13 05:4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