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与李白、李商隐合称“唐代三李”,被后世誉为诗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7 12:11: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贺,字长吉,中唐时期浪漫主义诗人。

清代有蒲松龄编写《聊斋志异》,一个描写鬼故事的集锦,或浓情烈焰,或寂寥阴森,都不过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最无法言表的情感宣泄,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隐晦抨击。

在唐代,同样有一位将鬼写出境界的诗人李贺,一首首鬼诗阴森料峭、鬼魅缥缈,仿佛来自地狱的回声。

李贺,字长吉,为大唐宗室之后人。他生于唐朝中期,是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曾经繁盛的大唐早已不再,只剩下一个华丽空壳在历史的风雨中飘摇挣扎。

李贺少有才名,七岁时就曾做《高轩过》一诗,让韩愈、皇甫湜等赞叹不已。但他性格内向、沉郁,又有着一腔浪漫情怀,终难容于波谲云诡的朝堂,因而,仕途坎坷,一生壮志难酬。

他心情苦闷,又无人诉说,只能诉之于秋坟中的魂魄,长夜中的英灵。在他传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就占了十几首,因此他被赋予“诗鬼”之称。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感讽五首·其三》

终南山的深秋,是一片悲凄苍凉,空中飘洒的殷殷雨丝,带着侵入骨髓的寒意。那不是上天降下的甘霖,而是地狱洒落的鬼雨。在这片凄怆的大地上,曾经有过多少英魂逝去,他们并未随历史的烟尘消散,而是久久盘旋在终南山的上空,让这里成了一个亘古坟场,一个生命终结的地方。

或许是李贺自幼体弱多病,更是感叹于生命的短暂,对死亡有着一种异于常人的敏感。秋的萧杀、秋的枯败,让他感觉到一丝死亡的气息。他在惨白的月光下走向栎树林立的道路最深处,树影凝聚在树冠中,好似没有影子投下。就像传说中鬼是没有影子的一样,它们都没有影子,只有深不见底的暗。远处还有点点磷火在纷乱的飞舞,好像在迎接着那些即将死去的灵魂。

整首诗充斥着浓浓的悲伤和压抑,没有一丝亮色和欢愉,伴随他的只有无边的黑暗和死寂。

李贺祖上虽是大唐宗室,但家道早已中落,而且幼年丧父,孤苦无依。本来才华出众,却因他人嫉妒,狡称其父名“晋肃”犯讳而不准参加进士考试。好似世间一切苦难都集于了他一身,他的心就像那片坟场,冷寂、幽暗。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来》

又是一年秋来,瑟索的秋风,给李贺本就清寒的心更增加了一份冷意。他参加进士考试无望,只好经宗人推荐,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他为官时间并不长,但在短短几年的长安生涯中,他交接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看到了更多官场的黑暗。后来妻子不幸病卒,使得他更加阴郁沉闷。所有的悲愁都郁结于心,无处排遣,只能将它们融入萧瑟凄寒的秋风,浸入翰墨淋漓的笔端。

秋风扫落梧桐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在他听来,那是黑白无常的脚步声,一声声地愈来愈近,提醒着世人,人生短暂,去日无多。一种无端的紧迫感压迫着他的神经,他想要多为这个世间留下一些文字,可是又怕后世无人欣赏,成了蠹虫们的美食。

窗外淅沥的冷雨,敲打着他悲寂的心,辗转难眠。风淋雨涔中,他隐约听到了秋坟中鬼魂的声音,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蒿里行》:

同尽无贵贱,殊愿有穷伸。

驰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结我幽山驾,去此满堂亲。

虚容遗剑佩,实貌戢衣巾.....

那声音哀怨悠长,是不是鲍照的魂灵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逝者也需要知音,来倾诉自己的遗恨,那早已化为碧玉的恨血,在这时也发出了冷冷的幽光。所有一切都在这个凄风苦雨的暗夜中,以其独有的面目展现了出来。

长歌当哭,或许说的就是今夜的李贺。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访古丸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

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长平箭头歌》

李贺最后一次离开家乡昌谷,前去泽潞二州作张彻幕僚,路过长平,在长平驿站捡到一个铜箭头。这是一个历经了沧桑的古物,浸染着岁月尘泥和斑斑血迹,是一段血腥历史的见证。

长平,曾是战国时期秦赵之战的现场,当时秦国大将白起用计将赵军围困,最后活埋赵国兵士数十万人于此地。长平之战的惨烈让世人惊颤,多少个无辜的冤魂,在此地徘徊飘荡,无声地向后世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李贺这个敏感多情的诗人,立于这片土地上,看着手中斑驳的铜箭头,仿佛也置身于了长平之战现场,耳边是凄惨的厮杀声,眼前是血流成河的战场,他的心不由得颤栗。他无力改变历史,只能用文字为他们祭奠。

在这片广袤的荒原上,他仿佛感到了森森阴寒。

李贺,这个天生的诗人,有着绮丽才华和倔强的心,可命运对他太过不公,颠沛流离,病体支离。极度的抑郁,注定了他不会是长寿之人,只有死亡才是他解脱的良药。

在短短二十多年的人生中,他用诗将自己狂放、孤独、失意、绝望的灵魂展示给世人,他与幽灵对话,和鬼魂诉情。南宋词人刘辰翁在《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中说:“不犯俗尘,人情鬼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15: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贺的一生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且天上的日子,没有人间疾苦,要李贺跟他一起走。——李商隐《李贺小传》短短二十多年,李贺走了很久,面对中晚唐时期的处处碰壁,壮志难酬,他郁郁不得志,满腹愤懑,但不管怎样,他在浩
2023-06-08 15:42:00
李贺写上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为啥到宋朝才有下联
...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等等风格不一的诗人。李贺是唐宗室的远支,因为武则天执政时,大肆迫害李氏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这一辈,早已家道中落,
2024-10-17 12:40:00
...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据《新唐书·列传·李贺》
2024-05-31 08:14:00
李贺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何到宋朝才出现下句
...我国古代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鬼"。他与"李白"、"李商隐"一起被称为"三李"。李贺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一些著名的著作我们在现如今也在学习和吟诵。比如他
2024-02-27 15:00:00
年少成名、仕途坎坷、英年早逝,“诗鬼”李贺的一生令人唏嘘
...后人敬仰。除了李白、杜甫之外,被合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杜牧,以及“诗佛”王维、“诗鬼”李贺等诗人也都拥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留下了许多被人津津乐道的名句。相比于同姓的李白,
2023-10-11 17:28:00
央视一套:跟着撒贝宁游应天门!
...作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性人物,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国文学史上颂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图源:央视一套微博在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李贺
2025-01-19 23:10:00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你知道吗
...这句话是我国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李贺写的。作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的诗人,李贺的才华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于是,他在为官的时候,通过自己的种种感受,写下了这首永垂不朽的经典诗篇。但放眼
2024-05-04 14:26:00
诗鬼李贺空有凌云志,一生抱负襟开,短短四句诗惊艳了千年
...,初唐四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及至晚唐的李商隐、杜牧等诗人,宛如群星璀璨,将大唐气象生动演绎,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提及唐朝诗人,总是爱给他们划分流派。如李白是浪
2023-04-24 19:19:00
李贺17岁时写的神作,韩愈看后惊为天人
在唐代诗坛,诗鬼李贺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对他,后世一直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称,虽然只活了27岁,但却能与李白并称,可见他的影响力。李贺是继屈原和李白后的另一位浪漫主义巨匠,他
2023-03-03 19: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