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君剑
26日《环球时报》文章显示,在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开幕式暨主论坛现场,专家讲述了我国未来的太空防御计划,主要面向接近地球的近地小行星,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启动小行星动能撞击测试,为此已经筛选出一些预期目标,选定的天体直径约在24到90米之间。
在2022年,美国已经进行过一次小行星撞击测试,当时美国通过发射航天器“DART”的方式,成功接近1000多万公里外的双星系统,并命中其中的小行星“迪莫弗斯”,尝试了一波“以卵击石”的过程。这个撞击对小行星的影响是极其微小的,但是放在太空角度,就会有作用。因为未来人类可以通过掌握动能撞击技术,来干预小行星的轨道,从而使得小行星的运行轨迹发生变化,这将有助于防范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
(NASA跟踪“迪莫弗斯”)
由于美国在2022年就进行了类似计划,因此如果中国在2030年撞击小行星,则意味着美国已经领先8年。但是我们并不是要和美国比较,而且我们也有自己的计划。据专家介绍,到2045年之前,我们还要掌握对小行星的轨道控制能力,这是我们自己的目标方案,也是更大计划的一部分。
相比较纯粹的撞击而言,掌握小行星轨道,是更加尖端的技术,但也是更加安全的方案,因为撞击需要考虑安全问题,而如果能够控制轨道运行,则比较保险。当然难度肯定也会更大,所以相应地需要的时间也会更久。而对于相关计划,中国也向全世界征集方案规划,这说明我们愿和国际社会交流合作,力争提升对近地天体的联合监测、预警、防御能力,这将促进人类家园的安全,中国将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虽然在太空领域有多年的积累,但美国在国际合作这一块,并没有多少诚意,尤其是美国搞的“沃尔夫条款”,更是恶意排挤中国。但与此同时,美国又经常指责中国太空项目“不透明”。比如NASA的那个尼尔森,本来就是个政客,他经常大放厥词,对中国的太空活动评头论足。而美国自己的太空项目,实际上充斥着军事意图。美国甚至毫不掩饰地声称,要建立“太空武器”、“太空军”的优势。
(尼尔森)
因此,美国的小行星防御计划,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美国的“太空武器”项目。包括美国的登月项目也是如此,美国去年搞了个“新阿尔忒弥斯”计划,最终“猎户座”飞船成功返回地球。美国在为50年后重返月球做准备,但美国却在大肆指责中国“占领月球”。
(“猎户座”发射)
有道是“寇可往我也可往”,对于美国的骂骂咧咧,我们大可不必理会。但我们要有自己的项目和计划,按照自己的方案,去完成有益于人类发展的太空项目。只要我们拿出成果来,那些指手画脚的跳梁小丑自然也就无话可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00:46: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