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自发自收电磁波 可观测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2-16 04: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北京理工大学专家揭秘“中国复眼”——

自发自收电磁波 可观测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

自发自收电磁波 可观测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

“中国复眼”系统组成。(北京理工大学供图)

自发自收电磁波 可观测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

我国小行星防御任务

我国将实施小行星防御任务,发射航天器主动撞击小行星,改变其轨道

为什么取名叫“中国复眼”?它与“中国天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中国复眼”二期项目选址重庆云阳,建成后它究竟有多厉害……2月14日,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建设的“中国复眼”二期——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在重庆云阳中洲岛开工建设,重庆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曾涛,对“中国复眼”进行揭秘。

为什么叫“中国复眼”

多部雷达单元协同观测形似昆虫复眼

“中国复眼”,专业名称为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是由多部雷达单元、同步分发链路和智能控算等子系统组成。其中,每部雷达单元拥有独立的天线孔径、发射机、接收机,而所有雷达单元又通过同步分发链路相连,实现协同观测,形成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因形似昆虫复眼,所以我们把它形象地叫作‘中国复眼’。”曾涛说。

他表示,地球处在小行星包围的“密网”之中,小行星对地球生命进程具有重大影响,比如,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曾导致恐龙灭绝。

近年来,小行星与地球碰撞的风险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曾涛介绍,我国高度重视小行星撞击应对问题,将发射航天器主动撞击一颗小行星,改变其轨道,以验证小行星撞击防御的关键技术。要完成这一任务,亟需提升小行星监测预警关键能力。像“中国复眼”这样的行星雷达就是小行星观测的重要地基手段。

与“中国天眼”有何不同

自发自收电磁波可以看到小行星

传统行星雷达采用集中式雷达体制,利用大孔径天线实现远距离观测,雷达天线口径和发射功率均存在物理极限。全球仅有两部行星雷达系统,分别是美国阿雷西博雷达(雷达口径305米,已损毁)和美国金石雷达(雷达口径70米)。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创新提出了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新体制,通过多部雷达单元同步发射电磁波,聚焦于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上,并接收天体反射波实现小行星测量,可以极大提升探测距离,并通过智能信息处理方法,测量小行星的三维形貌。

很多人都会问,这跟“中国天眼”——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有什么不同?

曾涛回答说,首先,“中国天眼”是一个500米口径的大天线,“中国复眼”从构型上就不同;其次,“中国天眼”主要是接收天体发射出来的信号,自身并不发射电磁波。小行星自身几乎不发射电磁波,因此,“中国天眼”并不是用来观测小行星的。“中国复眼”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小行星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有可能看到小行星的很多细节信息。

二期项目为何选址云阳

综合各方面的条件比较理想

“中国复眼”项目共分三期开展建设。一期“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明月山,由4部16米孔径雷达组成,用于验证雷达体制和关键技术可行性,已于2022年12月完成建设,并成功拍摄了我国首幅月球环形山地基三维雷达图像。

此次开建的二期项目位于云阳中洲岛,总占地面积300余亩,将由25部30米孔径雷达组成,可用于近地小行星探测,计划于2025年建成。

那么,为何选址云阳?

“选址要综合地质、水文、气象以及净空等各方面的条件。我们通过多年的调研,包括一些专业的勘测,最后将二期项目落在云阳,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促成的。”曾涛表示,中洲岛很有特点,比如岛上风很小,这对于分布式雷达很有利,可以降低研制风险;另外,这里常年温差较小,这对于项目施工和后期的设备高精度调试也是有利的。“综合起来看,这里的条件比较理想。”

建成后能看多远

可观测千万公里外、直径只有几十米的小行星

“相对于一期项目来说,二期是真正能够观测小行星的,可以执行很多科学和工程任务,实现业务化的运行。”曾涛表示。

通过突破大口径天线技术、大功率发射机技术、高精度同步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中国复眼”的设计指标超越了阿雷西博雷达和金石雷达,建成后将是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强的深空探测雷达,可实现对千万公里外小行星的探测和成像。

“比如千万公里外、直径只有几十米的小行星,如果未来国家要实施这些小行星防御任务,就需要全面了解它的信息,比如它的大小形状、自转速度如何,受到撞击以后轨道会有什么改变等。”他举例说,二期项目建成后,上述信息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是可以看到并分析出来的。

二期项目的建设目标实现后,将为三期项目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三期项目计划将雷达单元数量扩展至上百部,让我们的观测距离成倍提升,观测对象极大的扩展,对直径公里级的小行星探测距离达到上亿公里,极大扩展人类雷达深空探测的边界。”曾涛透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0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体”照进现实:“中国复眼”助力中国版“行星防御计划”
...,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计划开展的工程包括首次实施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针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一极小概率、极大危害事件,我们将对一颗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使其改变运
2023-10-24 13:40:00
...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深空雷达,可实现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中国复眼”,让人类看得更清。“天眼”和“复眼”虽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截然不同:在构型上,如果说前者是一口“大锅
2023-02-16 06:46:00
黑洞的红外线回声:一场距离地球最近的潮汐破坏事件的探秘之旅
...长中。NEOWISE是一颗红外线太空望远镜,它的全称是近地小行星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器,它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和跟踪那些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和彗星。它于2009年12月发射升
2024-02-06 10:52:00
“中国复眼” 工程核心电子器件速调管首支将交付
...30米口径的天线阵列,将实现千万公里外、直径几十米的小行星探测,为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丁海兵:我们为“中国复
2024-02-23 12:59:00
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已主体竣工
...测,比如探测脉冲星、射电暴等天体现象,也有望服务于小行星防御等领域。它将与我国发射的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和“夸父一号”实现天地联动,使得我国太阳观测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提高我
2023-05-03 00:19:00
小行星撞击地球 中国第一次全程跟踪观测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日,我国小行星预警监测设备成功对一颗即将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小行星2024 RW1,展开了全程追踪观测。这是我国监测网首次对预警小行星开展接力追踪观测,标
2024-09-09 23:13:00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我国再次开展多站点组网观测
...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近日,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这也是2024年第4次小行星撞击成功预警。这次事件我国处于监测的关键地理位置,星历表显示,我国天黑后就可以对这
2024-12-06 13:54:00
美“露西”探测器首次观测小行星
...:中国科学报飞向“特洛伊”美“露西”探测器首次观测小行星NASA的“露西”号探测器正在飞往特洛伊小行星群。图片来源: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本报讯 美国宇航局(NASA)的
2023-11-02 07:05:00
小行星撞击地球:能否预知风险,能否应对挑战?
小行星,宇宙中的流浪者,被誉为地球的危险邻居。在漫长的宇宙时光里,地球多次被这些巨大而神秘的天体撞击,给我们的星球带来了无法想象的浩劫。但是,我们能否预知这些潜在的风险?能否应对
2023-10-18 17:1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