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24日至27日,2025“Z世代”第二届延边东北亚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中,首次参赛的贵州足协U13队(贵阳一中李端棻追风U13足球队)表现亮眼。小组赛与季军争夺战中两胜韩国江原道U13梯队,最终摘得季军。这个暑假,这支队伍凭借一场场硬仗,让全国乃至东北亚对手记住了贵州、记住了贵阳一中李端棻、记住了“追风小将”的力量,也迎来了球队7年坚守的高光时刻。这份成绩背后,是贵州足球青训体教融合的创新探索,更是各方脚踏实地的生动实践。
逆转日本、双胜韩国,硬仗打出贵州风采
时间回到8月2日的贵阳奥体中心,聚光灯下,贵州足协U13队正与日本横滨水手U13角逐2025贵州“星火杯”国际少年足球邀请赛冠军,比赛进入点球大战。关键时刻,主教练李继超做出意外决定,派因伤未出战的7号熊浩然替补登场,罚最后一粒点球。
“左脚绑着绷带站在点球点前,满脑子都是教练说的‘相信自己’。”熊浩然回忆,当足球稳稳入网,队友们相拥瞬间,他才发现手心全是汗。最终球队5比4获胜,而失利的横滨水手在更衣室停留两小时,迟迟未离场。
带着“星火杯”冠军的士气,球队奔赴延边参赛。首次对阵韩国江原道U13梯队,对手开场强攻,却被贵州队的防守反击打乱节奏。“赛前我们反复分析韩国队技战术和核心球员,特意安排防守强的后腰对位限制其核心中场77号。”李继超说,利用对手急于进球的心态,贵州队反击时整体快速压上,形成局部以多打少,最终3比1取胜。三四名决赛再度相遇,队员们愈战愈勇,2比0干净利落拿下“双杀”。
从小组赛1比4不敌横滨水手,到半决赛点球大战5比4逆转复仇;从两胜韩国劲旅,到斩获季军及最佳射手、最佳教练荣誉,两场国际赛事的佳绩,让这支队伍意外收获各界关注。但对他们而言,这些高光并非偶然,而是厚积薄发的自然结果。
家长搭台、体教融合,凑出青训“贵州样板”
“贵州足协U13队(贵阳一中李端棻追风U13足球队)”这个长长的队名背后,有一段7年甚至更久的坚守故事。
“这支队伍,最初是我们10多个家长‘凑’出来的。”家委会负责人李恒超笑着说。2018年,当时10多个6岁的孩子在贵阳各社会青训俱乐部启蒙,每周两三练,以兴趣为主。但家长们发现,“教练薪水低,留不住好人才;训练时间少,孩子难出成绩”。
2020年,家长们决定“自己干”,以家委会名义“众筹”,高薪聘请好教练按照一周五练的频率带队,依托社会青训俱乐部的框架开始了第一步探索,后续随着家委会协同、教练员选择、学校就读等原因,逐步形成了以家委会负责人为核心“1”、四名时间充裕的家长为“4”共同承担队伍管理工作,其他球员家长为“N”辅助配合的“1+4+N”模式。
队伍迎来关键转折,是在2024年。这一年“追风小将”等到了一阵风,《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2024年)发布并明确提出“体教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足球人才”,要求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互衔接的“一条龙”升学体系,贵州省部分地区开始试点“631”足球贯通培养体系。
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和追风小将俱乐部成为先行者,在上级教育部门、贵阳一中、双龙管委会的关心下,经过测试,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整队招收了追风小将15名球员,组建了现在的队伍。走出了一条足球青训的创新模式,体教融合的“贵州样板”。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开辟青训新路
从2018年到2023年,虽然有高水平教练对球员加练,家委会直接管理和全力托举,球队也开始在各个比赛中崭露头角,逐步在市里、省里拿下各个年龄组冠军,但发展并不稳定,到2022年时甚至出现了没有队名用、没有比赛踢的停滞期。
“因为一直没能在社会上找到适合我们的模式,这支球队没有办法再等、再靠,必须自己去追,也希望他们能追到。”抱着这样的美好寓意,也因为当时发生的诸多变故,球队无法再寄居于任何一家俱乐部,在家委会的建议下,正式命名为“追风小将”并成立了自己的俱乐部。
“读好书、踢好球、等风来、追风去”成为球队十分明确的发展理念,被放在球队社交媒体简介的第一句,后来又逐步形成了更为具体的“品行优、文化优、球技优”。
在家委会持之以恒“品行第一”的理念之下,机缘巧合吸引到了与李恒超一字之别的高水平教练李继超从深圳来到贵阳执教。“当时在深圳有稳定工作,但看到这群家长是真为孩子做事,就动了心,来试试。”李继超说,来到贵阳3个月后,他便把儿子转学过来,“学校给我提供了两室一厅的公寓,家委会从不欠薪,我能安心带训练”。
如今,追风小将已从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拥有U13、U12、U11的梯队雏形。“我们正在尝试复制模式。”,家委会是“追风小将”的核心,但更重要的是“优质教育+职业训练”。李恒超介绍,学校与俱乐部以开放的姿态探索发展,但非常坚持“必须品行为先,这是根!”根系必须越扎越深,至于发展的模式和未来,只期待茁壮成长,“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不论风怎么刮,孩子们在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能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培养和职业级高水平教练训练,这是最重要的,孩子们非常幸运、也一定会开花结果!”
夕阳下的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的绿茵场上,身着红色球服的小球员们又开始了当天的训练,这群追风少年或许还不知道,他们的坚持,正在为贵州足球青训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这条路上,有热爱,有坚守,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紫莹
图 受访者提供
编辑 申雨婷
二审 王俊
三审 王晓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6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