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大明湖畔汇享成长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6-08 11: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济南市汇波小学把大明湖“搬”进校园,自主开发出获评教育部校本课程典型案例的“明湖·印象”课程

大明湖畔汇享成长

春看柳,夏观荷,秋赏湖,冬访桥,登楼阁,访名士……这浪漫诗意的画面不是哪位名家的生活,而是济南市汇波小学1392名学生的日常。自2020年起,学校利用位于大明湖北岸的地理优势,以项目化理念为指导,带学生访古迹、探成因、溯变迁、咏名士,逐步探索出含分年级课程和“明湖研学”课程在内的“明湖·印象”课程群,真正做到了把大明湖“搬”进校园、把校园“搬”进大明湖。

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教师人人参与课程开发,学生人人成为“明湖通”“明湖迷”。“明湖·印象”课程体系也在一年内接连斩获教育部校本课程典型案例、山东省第四批中小学生优秀研学课程、山东省小学校本课程优秀案例等重大奖项,堪称实力“出圈”。

与课程“出圈”相对应的,是汇波小学并不丰厚的“家底”:学生从全国10多个省市汇聚而来,近80%的在校

生是随迁子女。在此基础上,学校是如何成功破

题,又是如何以课程开发落实学生核心素

养、助力学校品质提升的呢?

历经两轮探索面向六个年级

以丰富课程群把大明湖“搬”进校园

绘制在透明箱子上的“佛山倒

影”,用钢丝网制作的“众泉汇流”,由太空泥、铁丝、木块组成的泥塑版“户户垂柳”,用小木桩排列而成的“七桥风月”……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一场以“和合泉城”为

主题的艺术展吸引了汇波小学全

校师生的目光。孩子们运用丙

烯、彩纸、皱纹纸、纸箱、木块等材

料,以意象手法再现了济南山泉

湖河城的泉城风貌。

只有足够充分的了解,才能有如此生动的提炼。这场具有意象和抽象特点的艺术展,生动展现了学校“明湖·印象”课程开展的深入性。

课程的缘起要从2019年制定的《济南市汇波小学课程规划方案》讲起。当年,学校以“和合教育”统领三级课程的校本化研究,以“养根树人,‘汇’享成长”为课程理念,构建起品德与生活、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劳动与创造六大模块的“汇·成长”课程体系。“‘汇·成长’课程框架建构的最大意义是解决了学校课程体系缺乏鲜活理念引领、课程碎片化、实施方式单一的问题,让课程的育人功能真正落实到了实处。‘明湖·印象’课程便在这一基础上应运而生。”汇波小学校长杨京芹说。

据汇波小学教导主任裴晶介绍,“明湖·印象”课程的开发基于传承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眼素养导向,以期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探索共分两个阶段推进。2020年6月,学校成立课程团队,带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6个学科的老师,打破学科界限,以项目化理念为指导,在六年级开展课程探究。“大明湖的水是从哪儿来的,这是我们深入探索的第一个问题。为此,老师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多次进行实地探访。”裴晶说。

历经一年的探索后,“明湖·印象”课程建设进入第二阶段,学校面向1至6年级全面推广。升级后的“明湖·印象”课程群包含了面向1至6年级的“明湖研学”课程、面向3至6年级的分年级主题课程,内含100余个任务单。

具体而言,“明湖·印象”课程群每个年级都有明确的课程主题。三年级的主题为“明湖·印记”,课程以“大明湖的水从哪儿来,又流向哪里去?”为核心驱动问题,带领孩子们对大明湖进行初步感知和探索。四年级的主题为“明湖·物记”,通过“明湖的桥”板块,让孩子们了解桥的文

化以及大明湖的桥的来历及美好传说;通过“明

湖亭台楼阁”板块,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亭台

楼阁外观相似名字却各不相同、为什么在大

明湖中间建历下亭、为什么中式建筑能传

承至今。五年级的主题为“明湖·人记”,从与大明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入手,加

深对大明湖的了解。六年级的主题为“明湖·城记”,将关注视角由“湖”扩大为“城”。

而“明湖研学”课程共有“风物研学、人文研学、地理研学”三大课程体系。风物研学旨在让学生领略明湖的四季美景,激发学生对泉城的热爱之情,有“春看柳、夏观荷、秋赏湖、冬访桥”四大主题课程,贯穿全年。秋季学期主题是秋赏湖、冬访桥,春季学期主题是春看柳、夏观荷;地理研学旨在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大明湖的水域组成,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明湖的热情,包括“东路、中路、西路”三条研学线路;人文研学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大明湖承载的厚重文化,感悟名士品格,包括登楼阁、访名士两个内容。研学课程和分年级主题课程互为补充,交相呼应,是一个紧密的有机体。

遵循“物·器·道”理念

用问思辨方式

100余个导学单助力课程走深走实

“明湖·印象”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汇波小学遵循万物启蒙“物·器·道”的理念自主设计了课程的总体框架。

据杨京芹介绍,物、器、道是人认知世界的三重境界,三者之间是进阶关系。所谓“物”的学习,就是对物的科学属性进行问思辨,思辨一个“物”存在的定义、形式和变化;所谓“器”的学习,就是对“物”的使用功能以及由功能衍生出的原因、联结进行问思辨;“道”的学习,就是对在人与物互相磨合、互相创造、互相成就的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关系、表达方式进行问思辨,这一层的学习既是在研究物,也是在研究人、人与物的合一。

具体到“明湖·印象”课程的开展,“物”层面的课程探究,重在对大明湖的初步感知和探索,以“大明湖的水从哪里来,又流向哪里去?”为总问题,设计了明湖全景、明湖成因、明湖变迁、明湖探秘等四个板块的课程内容。“器”层面的课程探究,则以“假如没有大明湖,济南会是怎样的?”为驱动问题,设计了舌尖上的明湖、明湖环游记两个课程板块,并分为明湖美食我尽知、明湖美食我会做、明湖美食我来尝、明湖美食我推荐、济南绿肺、泉城明珠等6个主题的内容。“道”层面的课程浸润则以文化明湖、济南名士两个板块为主,并分为明湖牌匾、明湖诗词、追寻名士足迹、我做优秀市民等主题。

每一个板块下的主题项目之间存在着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的关系。而具体到每一个主题,则都遵循了学(导入知识,整合梳理)、问(审问质疑,引入核心)、思(慎思求证,反思归纳)、辨(明辨是非,激荡观点)、行(付诸行动,知行合一)的育人规律。

比如,在“明湖全景”这一主题下设置了初识明湖、亲临明湖、畅游明湖、诗意明湖等几个项目,让学生由知识的学习引入问题的思辨,再转化为行动。再比如,在日前开展的“春看柳”研学活动中,老师从自然之柳、功用之柳、文化之柳、柳的再创造等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样,桥的学习也遵循了自然之桥、桥的功用、桥的文化、桥的再创造这一思路开展。

在这一过程中,课程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和学习支架。比如,在“初识明湖”这一项目中,课程团队就设计了“我眼中的大明湖”“你都见过或听说过大明湖的哪些景观或建筑”“我最想探究的大明湖”“大明湖在济南的位置”“大明湖在学校的位置”“大明湖在你家的位置”等问题。在“亲临大明湖”项目中,学校仅在“感知”大明湖这一问题上,就设置了“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或多少步”“走上超然楼俯瞰大明湖感知湖的大小”等具体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在认知、情感、思想三方面实现突围,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成长。”杨京芹说。

聚焦核心素养让儿童走向C位

“泉水节”让课程滋养质量走向“高处”

2022年9月23日,汇波小学“波光稚子,‘汇’享成长”第一届泉水节的盛大开幕,对汇波小学的师生意义重大。

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课程团队致力于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来解决真实的问题,并最终以建校110周年为契机创设了第一届泉水节的真实情境,来全面展示“明湖·印象”课程的探究成果和暑期项目化作业的探究成果。

第一届泉水节能否体现素养导向,关键是课程设计。为此,课程组的老师们聚焦学科项目化作业的设计,反复斟酌,几易其稿,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暑期项目化核心任务。语文学科为三、四、五、六年级分别安排了“拍摄大明湖秀美风景,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摄影展”“鹊华桥是大明湖中最有名的桥,在泉水节上让你喜欢的桥像鹊华桥一样有名”“在泉水节上介绍济南名士”“创编诗歌”等任务。而数学学科给低、中、高年级分别设定了“向游客介绍汇入大明湖的名泉”“制作手账”“船游泉城,制作船闸”等任务。暑期,孩子们以任务单为抓手,展开了暑期项目化作业实践。

开学后,课程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后,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展示理念,将策划和展示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教师则负责协助指导。在8月31日学生报到当天,学校策划组、宣传组、场地组、艺术组的老师们发布了招募令。9月2日,4个组的老师分别通过学生现场述职组建团队,分配任务;9月9日,策划组提交策划方案;9月14日,策划组召开第一次筹备会;9月23日,活动顺利开展。

在展示区,三年级学生制作了一本本各具特色的折叠书,每一张都是学生打卡泉城的足迹;四年级学生在校园内再现了“七桥风月”盛景,创意设计了“彩虹桥”“一诺桥”;五年级学生绘制了《泉城历代名人图谱》,以思维导图展示探究成果,自编戏剧演绎名士故事,探寻名士精神;六年级学生则用泉水诗会、文创书签、书法、泉城老照片、闸门模型展示等形式,表达对泉城的热爱之情。“为了制作闸门,我乘船实地查看了大明湖的水闸,并查阅了大量资料,精心搜集了制作材料,花费了三四天的时间才完成了作品创作。看见我的作品被那么多人喜欢,我觉得这些努力都值了。”六年级二班学生蒋壵说。

在杨京芹看来,这场泉水节举办最大的意义是让老师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孩子们的巨大潜力,开始真正把学生放到了教育的C位。而这一

理念的深化对日常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泉水节过后,我从多个渠道了解到,老师们都在思考

孩子为什么对泉水节、对‘明湖·印象’课程有这么大的兴趣,如何将这种喜欢迁移到自己的课堂上。我们的教研团队也正基于这样的思考在组织老师们进行深入的讨论。这种将教师置于真实情境中生发的感悟,一定能够激发教师改革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汇波小学副校长韩冰说。

进一步探索区域、学校、学生的共生之路

培育才济天下、“汇”享成长的汇波学子

“明湖·印象”课程的开展激发了孩子们无尽的创作灵感。以曾巩建北水门为线索、展现大明湖前世今生的《老时光·新时代》舞台剧的出现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清晰印记。

学校音乐教师董鑫全程见证了舞台剧从无到有、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后,会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有的孩子趁机提出了想要演一演北水门故事的想法,并与小组同学进行了简单的剧本创作。一开始的剧本非常简单,后来孩子们提出想要加入穿越情节的想法,并不断丰富。就这样,剧本在碰撞中不断迭代、不断丰富。”

在剧情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丰富的成长体验。他们自己制作道具,主动去探索大明湖的历史,不断摸索更好的表现形式。“你能清晰地感受到孩子们由模仿到自主创作的过程,这是很多课本知识的学习所给不到的。演曾巩的那个孩子告诉我,一辈子也忘不掉这个体验。”董鑫说。

同样,在语文教师王小燕看来,“明湖·印象”课程对师生的浸润是自然的、无声的。课程启动以后,全校教师人人参与课程开发,很多老师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去感受明湖、研究明湖。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和方向,教师团队的合作更加紧密,师生关系也更加愉悦。今年春天,她有感而发写出了《卜算子·明湖早春》一词,音乐教师帮忙谱曲,教给班内学生在艺术节进行展演,为班级增添了许多乐趣。

让王小燕印象深刻的是,在“夏观荷”研学活动后,班里的孩子们自发创作了诗歌,并将之写在团扇、书签、灯笼、挂画上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荷花巧粉妆,飞鸟自翱翔。波纹层层涌,心似微风畅。”“荷花盛夏浓妆成,湖面清澈如镜映。泺水北流出明湖,乘坐小船观全景。”等优美的句子引人赞叹。

杨京芹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把“明湖·印象”升级为“汇波向海,‘河’你同行”,聚焦黄河文化,进一步探索区域优秀文化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共生之路。

其实,“明湖·印象”课程只是“汇·成长”课程体系下的课程之一。在“和合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汇·排队”“汇·悦读”等课程已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其中,“汇·排队”成为把德育工作做实的样板,2023年5月获得济南市第四届中小学德育品牌荣誉称号。

“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学生和全省十多个城市的教师,如众泉汇聚于这所百年老校,学校似明湖悦纳包容,波光潋滟。根生‘和合’、才济天下、‘汇’享成长,这是‘汇·成长’课程的最终目标。学校将以‘和合教育’办学理念为指引,构建更加成熟完善的‘汇·成长’课程融汇贯通,让每名师生沐浴着‘和合’文化,‘汇’享成长。”杨京芹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13: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读懂济南|免费开放七年,大明湖为济南带来了什么
李梦瑶 石晟绮 济南报道大明湖,“泉城明珠”,于济南人而言,大明湖就是像身体发肤一样的存在;于济南城来说,它就是“济南的样子”。从城外湖走向城中湖,从收费公园走向城湖一体,这些年
2024-06-10 20:32:00
据说大明湖的青蛙不会叫是怎么回事
一说到大明湖,很多人一定会想起夏雨荷,当年被《还珠格格》吸引的大有人在,而在电视剧里,乾隆正是在大明湖畔遇到了夏雨荷。而关于大明湖,有一些传说,据说大明湖的青蛙都是不会叫的,而且
2023-08-03 21:19:00
航拍济南地铁6号线大明湖站和大明湖东站最新进展
周青先 济南报道端午假日,航拍济南大明湖东南角的济南地铁6号线大明湖东站工地。 十几台大型机械正在施工,半年前还很安静的东湖大厦旧址一片繁忙。 6号线大明湖东站毗邻大明湖景
2024-06-10 15:36:00
春节期间济南大明湖路部分路段限行,7路公交车将进行路线调整
...1月29日至2月4日(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每日10:00-22:00,大明湖路(县西巷-贡院墙根街)实行明湖市集,禁止所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
2025-01-28 16:01:00
让大明湖景观与济南古城联动,济南市政协围绕大明湖改造开展商量
...学者、部门代表和市民代表,围绕“明湖路上见明湖——大明湖南岸及西护城河改造提升”主题,赴大明湖南岸项目标准段开展现场商量。市政协副主席姜明参加活动。调研组察看了大明湖南岸项目
2024-04-18 10:06:00
一步一景!济南大明湖“一湖一环”绿道项目示范段竣工
李梦瑶 济南报道日前,在济南大明湖南门牌坊以东路段,新近改造完成的绿道项目已拆除围挡向游人开放。截至目前,大明湖南岸玉斌府至南门牌坊近800米路段已基本完成“一湖一环”绿道项目改
2024-06-02 09:57:00
忍不了“清风不识字”的大清,为何对“大明湖”却不闻不问?
我们知道,济南有一个大明湖,很多朋友就讲了,清朝对于文字方面的管控那么严,怎么“大明湖”这个名字,不但带“明”还有“大明”,这么大逆不道的名字,为什么居然没被改掉?甚至,还基于乾
2024-09-02 11:42:00
济南 “一湖一环”绿道工程渐近尾声,大明湖美景华丽呈现
7月盛夏,济南大明湖南岸的“一湖一环”绿道连通工程接近尾声。游客行走在大明湖路人行道,绿地鲜花和红荷湖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济南“一湖一环”绿道连通项目今春以来在济南大明湖景
2024-07-16 12:38:00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市政协考察大明湖南岸改造提升成效“一步一景,让人眼前一亮”本报讯(记者王希涛通讯员杨琼)日前,在济南大明湖南门牌坊以东路段,新近改造完成的绿道项目已拆除围挡向游
2024-06-02 11:3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多措并举多线出击,打好招生服务“组合拳”
为持续提升生源质量,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在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招生办公室主动作为、积极谋划,通过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举措
2025-10-17 10:33:00
莱山区实验小学开展家庭科学实验活动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孔令超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14日,莱山区实验小学三年级开展了以“甘蓝的魔法厨房”为主题的趣味家庭科学实验活动
2025-10-17 11:19:00
为人生装上“最强发动机”!“荆楚工匠”王毅在武交院开讲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穆雨)10月14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学院“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第一期在南苑三楼报告厅顺利举行
2025-10-17 12:42:00
济南高新一实验教师赵文琪:十二载教育路,以琉璃之心育新花
“高新教育浪淘沙,丹心热血沃新花。我愿我心似琉璃,清明仁爱自光华。”这是高新区教师赵文琪对自己十二载教育生涯的深情注解
2025-10-17 13:24:00
“六位一体 多元协同”—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开学第一课育人新模式
大河网讯 新学期伊始,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系列化、主题化的“开学第一课”,超越传统课堂的局限,系统构建起“价值引领、实践强化
2025-10-17 13:49:00
巧手生妙物 绿色传童心 济南历下一幼开展第十二届月饼盒手工展示活动
鲁网10月17日讯中秋的甜香还萦绕鼻尖,创意的美好已在一幼绽放。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第十二届月饼盒亲子创意展温暖启幕
2025-10-17 16:10:00
淄博市周村区人民检察院普法宣讲走进齐鲁医药学院
鲁网10月17日讯10月16日下午,淄博市周村区人民检察院普法宣讲活动在齐鲁医药学院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周村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
2025-10-17 16:13:00
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 “300 米儿童友好路” 家校轮值守护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翟元昊为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精心规划“300米儿童友好道路”家校协同执勤机制。上下学时段
2025-10-17 16:49:00
大河网讯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生李东兴向评审专家展示的“武术+法治”教育创新模式
2025-10-17 16:54:00
大河网讯 近年来,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在全国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025-10-17 16:55:00
空气炮“轰”开科学门 黄陵小学公开课玩转物理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杉 通讯员 程子赟)环形气浪破空而出,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近日,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陵小学的科技节上
2025-10-17 17:53:00
笔尖下的教育情怀: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开设专栏讲述教育者的成长故事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王志辉实习编辑 单煜媛)近日,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组织开展主题征文活动,面向全体师生征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成长故事与暖心片段
2025-10-18 04:03:00
全国科创竞赛赛场传捷报 烟台二中学子展风采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郐雅跃 实习编辑 单煜媛)烟台二中学生在多项全国性科技创新竞赛中斩获佳绩。赛事结果显示,该校学子在创新思维运用与实践操作能力上表现突出
2025-10-18 04: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