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AI 文博新顶流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6 04: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AI  文博新顶流

现场展示AI赋能智能电网。

AI  文博新顶流

体验AI人机交互。

聚焦20届文博会

再现古迹创作音乐智能家居……AI正走向千行百业

在本届文博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厅内,一只被高高挂起的深蓝色眼球,格外引人注目,它既深邃又让人捉摸不透,似乎总在凝视着来到文博会上所有的芸芸众生,又似乎在自顾自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它代表了本届文博会上最为核心的文化科技符号——AI。

经过2023年的“百模大战”,本届文博会上AI成了绝对的顶流,无论是在主会场,还是在分会场;无论是展厅,还是各类论坛,它都是绝对的主角。除大模型进行了集体性的“阅兵”外,AI正走向千行百业,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柯学东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轩慧(除署名外)

AI与文旅

复活“商朝女战神”

在本届文博会11号展馆,河南馆门前的“商朝女战神”妇好引人注目。她能与观众对话,还能解答大家的问题——原来,这是由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唐际根教授研究团队基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各类文物,植入大量文化史料知识图谱,通过神经网络,打造的国内首个专家型考古数智人。

数字(智)人只是AI在文旅上应用的场景之一,AI对文旅的贡献远远不止如此。在文博会北京展厅,AI再现了圆明园四十景图,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让观众身临其境。在上海展厅,AI可以让观众根据自己喜好,留下前段时间热播的《人世间》剧照。在江苏展厅,作为一站式云游南京各大博物馆的综合服务云平台,南京文投把“揽博南京”带到深圳,让观众能够现场“翻阅”数字化的南京博物馆地图,跟着“宁好”数字人玩转南京博物馆。

AI与传媒

人工智能撰写文博会新闻

5月22日,在本届文博会开幕前一天,安徽新媒体集团的AI数字人主播就来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进行探馆。该AI主播,介绍了安徽馆的每个角落,从文化赋能高科技,到宣纸制作技艺、剪纸等传统非遗项目,再到胡兴堂糕点、万花田中药奶茶、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冰淇淋等老百姓喜爱的特产,AI主播面面俱到,详尽地进行了介绍。

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厅,到上海、浙江、湖北、四川等展厅,记者都能看到AI对传媒行业在新闻制作、编辑等全领域的影响。不少媒体还推出了AI写稿、AI制作标题,AI审读等新闻制作全流程的模型。

除了内容生产之外,传媒行业还利用大模型,在数字人、数字音乐、AI短视频制作、AI互动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探索。

AI与影视

首个AI城市形象片诞生

在本届文博会开幕前夕,深圳市南山区作为AI技术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推出了深圳首部文化主题AI大片《千面南山》,制作团队用了近30天时间,利用AIGC技术深度学习了大量历史文献与图像资料,“复活”了有着近1700年历史的文化南山,献礼文博会。

据制作团队介绍,从公元331年东官郡治的古朴城池,到唐朝时期赤湾港的熙攘街市,再到改革开放“开山第一炮”以及文化灯塔卓然而立的当代南山,每一个时代、每一处细节都经过无数次的模拟与调整,力求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能够打动人心。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展示了“爱芒”。“爱芒”以大模型、AIGC为代表的新技术引领内容生产变革与创新。“爱芒导演”是国内首个综艺节目AI导演,具备剧本分析、选角、互动策划、视频剪辑等能力。

AI与生活

覆盖从泡茶到居家康养

AI已经大踏步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大到智能家居,中到体检寻医,小到厨艺与泡茶,它都无处不在。

在本届文博会10号馆文创中国展区内,一位名为清昼的“智能茶艺师”令人侧目。这位“不见、不闻、不言”的“茶艺师”,身形与咖啡机相似。品牌负责人刘荣秋将一颗“胶囊”置入机器内,不到1分钟,一杯芳香四溢的清茶就泡好了。

与此类似,在文博会每个展厅的门口,都有一个咖啡机器人,它能向每位进出者提供一杯自己喜爱的咖啡,咖啡特有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展厅。

在13号馆,广东广电与科大讯飞联合推出了一款针对老年人“AI居家康养”的智能产品。通过机顶盒遥控器中的智能触摸按键,老年人可以把自己的脉搏、血氧等身体数据传送到平台,一旦遇到相关数据的超标,还可进行更深入的AI检查。

建好人工智能“底座”

针对人工智能全面深入到老百姓生活这一状况,文博会上各路专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晓如表示,AI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大模型能力依然存在缺陷;二是版权问题还未解决;三是伦理问题。但他依然相信AI的未来,“星火大模型有句口号叫做‘解放生产力,释放想象力’,我想接下来,仍然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拥抱大模型、用好大模型,让我们共同用通用人工智能建设文化强国。”

清华大学教授韩美林认为:“科技再进步,AI也取代不了人的位置、文化的位置。”

更多的专家表示,现在的AI,就像二十多年前的互联网、十几年前的移动互联网,一定会对绝大多数的产业领域造成颠覆性的影响,建立好人工智能的“底座”是必然选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东“大模型”赋能文化产业落地发展
...交互领域的创新实力。透过文博会这扇窗口,不仅展示出人工智能企业的前沿技术,也反映了大模型在文化产业落地的美好图景。23日下午,记者步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场馆最中心
2024-05-25 07:21:00
...直播间里实现24小时直播。这些数字人主播背后还接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与消费者互动,甚至可以回应弹幕,模拟得非常逼真。数字人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据基地运营方数智
2024-11-14 13:21:00
“三新”领衔这个展“吸睛”指数高
...、绿色、安全、高效。帆软此次发布了基于AI模型技术的人工智能数据分析软件。帆软的BI软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他们从“打工人”要处理复杂报表这样一个痛点入手
2023-10-21 06:33:00
民进代表团一行赴APUS参观调研
...副主任、APUS董事长兼CEO李涛陪同参加活动,并介绍APUS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展和成果。 在APUS北京总部
2024-04-01 12:00:00
大模型成了“服装设计师”
...,需要数人的团队紧密配合,夙兴夜寐一周有余。而服装人工智能大模型“衣影”设计一件衣服,从输入文字到生成图样仅用3秒。杭州嘉溢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溢制衣”)是瑞典知名服装
2024-03-15 12:30:00
世优科技启动了“世优波塔超级合伙人计划”
...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世优科技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推出了世优波塔AI数字人一体机,为传统政府服务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通过自研专利技术,世优科技为党建展
2024-10-01 00:21:00
文博会观察:大模型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带来互动性强的场景和产品。蔡敏婕 摄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焦点和技术热点。以Sora为代表的视频生成技术把智能化生产范围从文字扩大至视频,而这些
2024-05-26 20:39:00
...领域新质生产力前景广阔科技感为本届文博会增色不少。人工智能大模型、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等带有前沿科技元素的产品刷新了观众的认知。当你对着大屏幕提问“请推荐西安三日游
2024-05-28 00:58:00
...与后端互动,获得实时内容更新及在线服务;2023年,把人工智能技术植入讲解服务,最新研制的导览系统主打“3A”技术,即AI(人工智能)、AOA(精准定位)、AR(增强现实)结
2024-07-28 09:5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