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产业+就业” 走稳共富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4-17 05: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阳泉日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就业” 走稳共富路

——市教育局持续帮扶羊泉村拓展脱贫成果

日前,由帮扶单位市教育局争取资金建设的蓄水池在盂县西潘乡羊泉村落成。看看眼前容量2500立方米、用青石块砌成的蓄水池,想想以前容量500立方米、用黄土围成的“土坑子”,羊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学明眼眶有些湿润。

拍拍高学明的肩膀,市教育局派驻羊泉村的第一书记杨乐说:“有了这个蓄水池,不仅能满足村里人的种植需求,还能满足养鸡场和养牛场的用水量。大伙儿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

羊泉村曾是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141户298人中,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员56户107人。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脱贫攻坚以来,市教育局协调相关部门,全力筹措资金,帮助村里硬化道路5.4公里,既让人们告别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窘境,也给后续养殖项目落地创造了条件。2016年,羊泉村引进1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村民入股该项目,可以在年底拿到分红;在养殖场打工,可以赚取固定工资。

蛋鸡养殖让羊泉村实现整村脱贫。不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后的羊泉人没有放松,接续奋斗奔小康。市教育局也没“撒手”,持续帮扶羊泉村拓展脱贫成果。2019年,羊泉村发展起肉牛养殖产业,进一步走稳共富路。

“牛场建成初期,由于电压不稳,供暖出现困难。眼瞅着气温一天比一天低,肉牛过冬成了难题。”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高学明依然印象深刻,正当大伙儿发愁的时候,他接到一个电话——市教育局正在组织干部职工捐款筹集资金,并联系供电公司更换老旧线路。高学明多日来悬着的心,在那一刻放了下来。“有了市教育局的帮助,肉牛过上了‘暖冬’,俺们渡过了难关。牛场发展越来越好,目前有存栏肉牛73头。”高学明说。

正所谓“一项产业带动一方就业”。不断壮大的养鸡场和养牛场,给羊泉人务工提供了保障,还带动周边村的人就业增收。70岁的李润虎是土生土长的羊泉人。多年前,因为妻子生病花销大,全家成了贫困户。“如今,我在鸡场打工负责捡鸡蛋,营生不算重,收入挺满意。更重要的是,养鸡场离家不远,我每天到点上下班,不耽误回家照顾老伴儿。”李润虎说。

羊泉村的养牛场里,一头头西门塔尔牛低头咀嚼着食槽里的饲料,50岁的张喜文在一旁切割草料。张喜文并非羊泉人,而是盂县上社镇肖家汇村北教场人。羊泉村牛场建成后,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仅靠本村人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于是,羊泉村把“目光”放到周边乡镇、村庄,让大家可以就近就业。“来这边两年多了,每年工资能有3万多块钱。”张喜文笑着说。

第一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市教育局一张蓝图绘到底。8年多的结队帮扶过程中,市教育局认真落实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危房改造、小额信贷等各项扶贫政策。羊泉村从一个“空壳村”发展成“产业村”,村集体产业项目收入一年比一年多:2019年18.1万元、2020年19.2万元、2021年22.1万元、2022年23.5万元。

“羊泉村的成绩来之不易。现在,接力棒交到我手中,我一定带领大家跑好乡村振兴的‘接力赛’。”杨乐语气坚定地说,“产业上扩规模、就业上增岗位,让村集体和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张泉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07: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户均增收20多万元。同时,小庄窝村养殖小公鸡,上立羊泉村养殖蛋鸡、发展林下经济,去年2个村收入5.31万元。该乡还拓展产业链条,去年9月,在口子梁村建成小杂粮公司,6种“旺
2023-02-09 06:06:00
思南:兴乡村稳就业促增收 肉牛产业促振兴
...”发展模式,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强实体、兴乡村、稳就业、促增收。据悉,目前思南县存栏牛15.6万头,年出栏5.6万头,实现年综合产值15亿元以上。现有养牛户2.9万户,培育1
2023-08-01 14:49:00
宁夏隆德:分类施策,助推移民致富奔康
...21个移民安置点按照区域优势、自然禀赋精准划分为务工就业、肉牛产业、冷凉蔬菜、特色种植+帮扶车间四种发展形态,明确目标任务,制定1份管理清单,编制1张挂图作战图,对账销号。务
2023-09-13 15:01:00
...进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让当地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目前,君龙服装厂已吸纳120余名妇女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我在黄堽镇辖区有4家服装加工厂,在企业建设和
2023-03-14 09:52:00
村里建起产业园
...贵州日报养殖场、制鞋厂、建材厂、加工厂……村民就近就业,增收稳定,这些都得益于——村里建起产业园朱国有正在给肉牛投放饲料。集达鞋业有限公司大坝场分厂工人正赶制订单。思南县融媒
2024-05-09 06:19:00
广元昭化:优化完善产业链 推动肉牛羊产业持续发展
...养、集中寄养等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务工增收,实现就近就业。“我家在养殖基地附近,每天工作结束后可以回家照顾老人,非常方便。”四川亿鹏农业有限公司驾驶员蔡弘恣笑着说。为实现肉牛羊
2023-09-06 16:15:00
...汽车工程,3+4中本一体化的班级,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吴小健介绍,接下来会进一步尝试推出中高职、中高本一体化的3+2+2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培
2024-01-16 07:23:00
...现导致农民工劳务输出逐年减少的现象,四平市人社局、就业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技能引领、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体系化建设、品牌化经营等举措,以优势产业建
2025-09-29 22:15:00
...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漯河五高获佳绩近日,由市教育局主办的漯河市第八届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漯河五高学生陈钰萱获演讲比赛特等奖、肖俊希获知识竞赛高
2023-10-20 08:2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
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一)近日航拍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10月的塞罕坝
2025-10-05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