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老人去世后,以下几件遗物,最好不要烧,留下来,就是福气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1-14 15:11: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人这一生,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

生也好,死也好,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认知,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

《荀子富国》里说:“俗,谓民之风俗也。”

一些大家普遍认同的仪式,流传下来,就变成了风俗习惯。

在很多农村,老人过世之后,会把老人生前用过的东西,进行烧毁。其理由比较单纯,就是避免睹物思人、衣物上有病菌、尊重传统习惯、留着也没有什么用。

也有人认为,烧了之后,就能让老人在天国收到。就像清明节、中元节烧纸钱一样的道理。

通常,烧得比较多的,是老人的衣物、床上用品、鞋子、小样生活用品等。这些东西,留给后人,用途不大,放在家里,还碍事。

其实,出于对老人的尊重、家庭的延续,还有家庭财物的保护等方面的原因,以下几件遗物,最好不要烧,留下来,就是福气。

老人去世后,以下几件遗物,最好不要烧,留下来,就是福气

01

第一,被子、送祭布,寓意温暖和美好。

被子,其谐音是“一辈子”。留下了,就是“一辈子有福气”。相对来说,被子的价格比较贵,棉絮也是可以反复利用的。

在我的老家,老人过世时,还有亲戚朋友送新被子,并且请人抬着,随着送葬的队伍,走一程。寓意着“一辈子走好”。这些新被子,烧掉的话,显然是很可惜的。

关于送祭布,也是老人过世时,亲戚朋友送来的。布上写着“某某赠送,寄托哀思”之类的话。相当于“花圈”。

布都是新的,用竹竿举起来,加入送葬的队伍。我的老家,人们喜欢用这些布做衣服裤子,寓意着吉祥。

任何年代,人最重要的,就是“吃穿”两件事。被子和布,都关乎“穿”的事情,需要我们加倍珍惜。

02

第二,书本和日记,传承了家风,留住了记忆。

很多老人,在退休或者五六十岁时,会开始写书、日记。把自己的一生,都记下来,展示工作的成果,人生的重要拐点,家庭的变迁。

虽然老人的文笔不太好,但是言语朴素。读一读老人的文字,常常令人泪流满面。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2020年6月,80岁的退休工人杨本芬,出版了一本以母亲为题材的纪实性小说《秋园》,获得了无数的赞誉。可见,家庭先辈的人生,对后辈的启迪有多大。

除了老人自己写的文字,我们还要保护好老人买的书籍。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百读不厌的。任何时代,多读书,肯定没有错。

老人去世后,以下几件遗物,最好不要烧,留下来,就是福气

03

第三,老人一生的奖励,是一股精神力量。

很多老人,一辈子默默无闻。但是你深入了解他之后,就会肃然起敬了。

老人习惯性低调做人,不喜欢张扬自己的功劳而已。

如果老人过世之后,你翻看他的遗物,发现有奖励的证明,就应该留下来。虽然证明很破旧了,但是见证了老人最辉煌的时候,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比方说,烈士证、士官证、奖杯、荣誉证。这些东西,是奋斗精神最好的体现。不仅不能烧毁,还要常常在家庭里提起,改变大家的精神面貌。

04

第四,家里的古玩、祖传秘方,是家庭的重要财富。

看过一个小故事。

清朝一位叫苏凌阿的官员,在参与乾隆皇帝组织的宴席上,不小心把和珅认为嘉庆皇帝,说:“恭祝皇上万万岁”。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和珅也因此很尴尬,还主动向乾隆和嘉庆请罪。

事后,苏凌阿非常害怕,把祖传的翡翠盆景,送给了和珅,希望得到谅解。

和珅收下盆景之后,苏凌阿就放心了。

虽然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是体现了“家传古玩”的价值。也可以说,这是无价之宝。

很多家庭,有祖祖辈辈留下的古玩、祖传秘方,虽然说不清到底能够卖多少钱,但是不能丢掉,也不要卖掉。这是家庭凝聚力的体现,也是在关键时候,改变家庭命运的东西。

一些祖传的东西,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丢了之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比方说,一个木头做的酒壶、一个可以防止冻伤的小药方。

不用时,无用;要用时,大用。我们不能单纯从“当下”来看问题,要考虑长远。

老人去世后,以下几件遗物,最好不要烧,留下来,就是福气

05

第五,老人用过的工具箱,是谋生的技艺。

我的父亲,大半生都在做木工。因而他留下了很多木工工具。有锯子、斧头、锉刀、墨斗等。

大部分的工具,放在科技化的今天,就显然已经过时了,属于淘汰品。但是留下来,在家里修修补补的时候,还是用得着。

如果有可能,在老人过世之前,就应该学习他的技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加以改进,就是现在的谋生技能,赚钱的门路,就不发愁了。

作为女人,也有一些做针线活的工具。这是勤劳简朴的象征,需要我们去保护。

有一位作家,写了“姥姥的笸箩”。笸箩虽小,但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并且笸箩里,还有姥姥的绣花,怎么舍得烧掉呢?

06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动不动就烧掉这样,丢掉那样。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一个家庭,需要生生不息,就要一直勤俭节约,一直有精气神。

把老人用过的东西留下来,把祖辈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们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我们相信,老人在天有灵,知道我们在爱惜东西,一定会特别欣慰。

愿逝去的人,安宁;愿活着的人,兴旺。这才是风俗发展的方向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遗物四不烧,子孙代代富”,老人去世后,哪4样东西不能烧?
遗物四不烧?人死如灯灭,人死了以后,爱恨情仇都一笔勾销。剩下来的东西也只能成为活着的人的念想,每当自己怀念亲人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除了留作纪念以外,还有些人会把死者生前最喜欢的东
2024-05-24 21:11:00
“遗物4不烧,子孙代代富”,老人去世后,哪4样东西不能烧?
...财、房子都妥善处理了。但是对于王爷爷生前留下的其他遗物主要包括床褥、衣服、奖状、日记、照片等的处理子女们却争执不下。经过一番争执后子女们决定把王爷爷生前的这些东西都烧掉,因为
2024-05-17 10:40:00
老人走后,这三件东西不能烧,留下就是福气!
老祖宗说:老人走后,这三件东西不能烧,留下就是福气!-1-书籍和日记曾国藩在离世后,他的后代将他的信件编辑成《曾国藩家书》。时至今日,《曾国藩家书》不仅成为了曾家后人传习家业的组
2023-05-11 11:22:00
\
...人过六十六,四地绕着走”,这4个地方少去,老人更有福气。1、少去各种娱乐场所 人老了,千万不要整天混迹各种娱乐产所,像酒吧、夜店、KTV、沐足店,这种地方人多混杂,老人去了,
2024-11-24 21:18:00
只有一个孩子的老人,在60岁之后,最好提前安排好这三件事
...实都是想着养儿防老,当自己老了,有孩子养,就是享受福气的时候。但其实,生活压力很大,孩子有时候也是无能为力,连自己的生活也顾不了,那么对于父母来说,老了,依然要出来找点活干,
2024-05-05 11:18:00
人到70岁,若有这8个特征,你会越老越有福气
人到70岁,有以下8个特征,说明你越老越有福气。1、存款 人到70岁,手里有余粮,余生不慌。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生活没有钱万万不能。人老了,也不需要太多的钱,能够维持生活,有钱看
2024-12-05 03:24:00
且试天下:丰兰息恢复内力,白风夕起死回生,多亏太阴老人的遗物
...下》丰兰息恢复内力,白风夕起死回生,多亏太阴老人的遗物《且试天下》是由杨洋、赵露思领衔主演,张丰毅、李若彤、宣璐、赖艺、刘芮麟、张天阳、张昊唯等联合主演的古装言情剧,讲述了丰
2023-04-23 20:28:00
如果你60-75岁,依旧符合以下这5条,你就是有福气的人,太厉害了
...天就来讲讲,60-75岁的人,如果你符合以下这5条,你是有福气的人,真的太厉害了。1、不再抠抠搜搜,舍得为自己花钱,是晚年的清醒与通透 很多老人一辈子都在省吃俭用,不舍得买肉
2025-05-28 17:23:00
退休后,拥有这三个条件,才能真正安心养老!
...对我的爱,也是对我的呵护。在我看来,50岁退休是一种福气,更是一种运气。没有职场里的压力,但生活上的压力一点也没有减少。我家老伴还有五年退休,我家女儿虽年过30岁,但还未成家
2024-06-01 11:4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