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 前 言 ≻
尼日尔军政府欠下四亿美元贷款不打算偿还,还下令驱逐中方三位高管,甚至对中石油在当地价值360亿的资产虎视眈眈。
为了帮助尼日尔开发石油资源,中国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时间,历经22年的努力却换来这样的结局。尼日尔军政府为何突然对中国企业采取如此强硬的态度?
≺ 驱逐出境 ≻
3月13日,根据路透社报道,尼日尔军政府领导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奇亚尼发布了一项紧急行政命令,要求三家中国企业高管在48小时内离开尼日尔。这三家企业分别是中石油、津德尔炼油厂以及西非石油管道公司。
同时,一家主要接待中国员工的中资酒店也被吊销了营业执照,官方给出的理由是所谓的“歧视性经营”和“工作进度争议”。但事情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23年的一场政变。
自2003年起,中石油便开始与尼日尔展开合作。在中国的支持下,尼日尔的石油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然而,谁也没想到,一笔好心借出的贷款竟然成为这次矛盾的导火索。
2023年,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新上台的军政府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控制,但国家经济却因此陷入困境。到了2024年3月,尼日尔军政府向中国申请了一笔4亿美元的贷款,并承诺用等额石油收入在一年后偿还。
如今期限已到,但尼日尔国内局势依旧动荡不安,财政状况每况愈下,这笔贷款显然已经无力偿还。更过分的是,尼日尔军政府不仅拒绝还款,还向中石油提出再次借款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便采取了驱逐行动。
不少人认为,尼日尔驱逐中企高管的背后,其实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威胁中石油妥协。毕竟4亿美元不是小数目,但中石油自然不会轻易让步,这才导致了当前的局面。
被驱逐的中石油高管离开后,尼日尔军政府甚至可能直接接管中石油在当地的价值数百亿资产。这种行为无疑是典型的过河拆桥,令人唏嘘不已。
≺ 过河拆桥 ≻
早在2003年,当时的尼日尔还是一个极度落后的国家,许多西方石油公司因为恶劣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差而选择放弃。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疟疾和脑膜炎肆虐,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中国的石油勘探队却毅然决定留下来,这一留就是整整22年。
在这段时间里,中石油累计投资了46亿美元,用于开发阿加德姆油田、毕尔玛油田、尼日尔-贝宁原油外输管道以及津德尔炼油厂等多个项目。
在中石油的帮助下,尼日尔的石油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2011年,阿加德姆油田可采储量达到3.24亿桶,津德尔炼油厂每天能够加工2万桶原油。过去完全依赖进口的成品油,现在可以通过国内生产满足需求,油价也因此下降了一半。
此外,为了构建完整的石油产业链,中国还协助修建了一条贯穿沙漠的462公里输油管道。2008年,双方签署了一份总投资5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涵盖油田开发和输油管道建设,每年为尼日尔贡献10%的GDP。
除了石油领域,中石油还在尼日尔的一些贫困地区修建学校和水井,并在恐怖袭击发生时提供物资援助,救助受灾民众。
2019年,为了开拓海外市场,中石油斥资40亿美元修建了一条长达2000公里的新管道——尼日尔-贝宁原油外输管道。这条管道对于尼日尔至关重要,设计日输送能力达9万桶,几乎承载了该国90%的石油出口任务。
≺ 结 语 ≻
可以说,正是中石油的帮助才让尼日尔的石油产业得以蓬勃发展。然而,面对无法偿还的债务,尼日尔军政府不仅没有寻求协商解决,反而采取了极端手段试图施压,这种做法显然缺乏理智。
这也提醒了其他海外投资者,在进行国际投资时必须充分评估风险,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
信息源:
凤凰网财经 《外媒:尼日尔要求三位中国石油高管离境 关闭中资酒店》2025-03-18
新浪财经 《无耻讹诈!尼日尔悍然驱逐中石油等中企高管》 2025-03-19
/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