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打开“时间账本”,记录美好生活升级“印迹”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10 08: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全国时间利用调查结束,记者走访本市三户参与调查居民——

打开“时间账本”,记录美好生活升级“印迹”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

通讯员 金炜 李函育

现在的日子甜不甜?让我们盘一盘家里的“时间账本”。5月31日,由国家统计局举行的全国时间利用调查结束,全市260个居民户被抽中参与调查。这项调查从居民时间分配和利用的角度,分析居民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质量,进而评价、监测人的全面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改善。近日,记者接连走访溧水区此次被抽中参与调查的三家人,感受他们“时间账本”背后的美好生活、幸福故事。

一本“追梦账”

“8点半到9点15分之间,我一般会做家务。”

蓝牙音箱中播放着喜欢的歌曲,41岁的张女士熟练地拖了几下地面,为家务工作收了尾。她叉着腰,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说:“‘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这句话说到了我的心里,这个家就是我们一年一年‘攒’出来的。”

早年张女士和丈夫在外地打拼,一直租房住。她盼望着有一个温暖的“小窝”,丈夫则盼望拥有一份专业对口、收入有保障的工作。人勤快,头脑活,夫妻俩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距离梦想也越来越近。

“丈夫在生命科技小镇上班,9点要到公司。”张女士指着丈夫填写的调查表说,南京生物医药产业腾飞,也带旺了家里的经济收入。

张女士和丈夫、儿子原本住在永阳镇的湾子口,2017年小女儿诞生后,一家四口住在90平方米的房子里就显得有些拥挤了。2019年,夫妻俩拿出多年存款,在更靠近主城区的位置买下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

“现在上初中的儿子、读小学的女儿离学校更近,也都有自己的独立学习空间。每天晚上8点全家人散步回来,孩子们‘各就各位’,看书学习。”带着记者参观儿子和女儿的房间时,张女士脸上带着笑意,“一儿一女凑成一个‘好’字,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一本“健康账”

上午10时45分,37岁的刘女士正忙着侍弄花草。

记者看到,小小的阳台上,无尽夏、长寿花、月季等花瓣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芬芳。

望着眼前的美景,刘女士脸上洋溢着笑容。“种花心情好。”在她眼中,既要认真工作,也要认真生活。一有空闲,她就会选择与花相伴,或者去逛花卉市场,购买一些新的品种。“花上30分钟或者一两个小时,相当于给自己心灵来一次按摩,这个时间不能省。”她说。

除了心理健康,南京市民也愿意为身体健康投入更多时间成本。

刘女士的丈夫热衷健身,每天晚饭之后,都会去健身房“撸铁”或者在附近的健身器材区锻炼,有时候也会约上朋友一起打球。

“运动让我的精力更加充沛,身体显著变化,也给我带来了愉悦与自信。”他说。

在夫妻俩生活的小区附近,一个个便民利民的“15分钟健身圈”“10分钟健身圈”正陆续建成,一大批惠民工程极大地提升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一批运动场馆和场地见缝插针地“嵌入”市民生活圈,城市空间的“边角料”正成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

一本“生态账”

车子一路前行,拐进了山里,高楼大厦被甩在了身后,入目是一片连着一片的农田。

“早几年,张阿姨老两口原本被抽中作样本户时还住在城区的社区,后来又搬回了村里。”一同前行的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工作人员介绍说。

可是,为啥呢?

记者一行到达张阿姨家时已经是上午8时,远远看到戴着宽檐草帽的张阿姨从自家小菜地出来,哼着小曲儿往家走。看到记者,74岁的她把手里的蔬菜一扬,笑眯眯地邀请道:“今早刚收的菜,鲜着嘞,要不要留下来吃顿饭?”

可不,菜畦里的莴苣、生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旁边的湖水在太阳照射下闪着粼粼波光,远处群山连绵,苍翠欲滴。

“早上6点半到8点,下午2点到4点,您都去菜地啊?”面对记者的提问,老人发出爽朗的笑声。“这块地是个宝,我天天种地,吃得健康,身体也好。”她说,原本她和老伴在城区住,可一段时间后,觉得楼房住得“不太敞亮”,又想念起村里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于是就搬回了村里,“以前都是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现在农村发展得好,路、电、网啥都不缺,风景也好,不比城里差。”

“在南京人的‘时间账本’中,时间留下了美好生活升级的‘印迹’。”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结束后,相关部门将通过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向社会公众发布主要调查结果,更为详细的分类调查结果将通过《中国时间利用调查年鉴》等资料进行发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金沙县桂花村:温泉上的华丽转身
葱茏夏日,走进金沙县安底镇桂花村,仿佛走进了一幅会呼吸的水墨画:绿水青山缠绵相依,阡陌田野生机勃勃,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我们村今年刚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看着诗情画意的家乡,桂花
2025-06-20 04:04:00
小账本里的大经济 | 互联网小哥旅游健身两不误
...蓝新闻讯 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账本里的点点滴滴,是小家小户的温情,更折射经济大势。2023年,钱都花哪了?2023即将结束,在这一年里,有哪些特
2023-12-24 13:20:00
55年,高淳古柏七旬老人记了24本家庭账册
55年,高淳古柏七旬老人记了24本家庭账册“小账本”见证生活“节节高”杭万达展示自己的“家庭账本”。 通讯员 韦东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全民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
2025-04-30 07:40:00
...活的日益改善,他们就是住户调查记账户……一本普通的账本,一份简单的生活,记录的不止是日常的点滴,更是社会变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一起来了解沙子口街
2024-01-19 01:27:00
从一个家庭账本看政策民生导向(财经眼·政策更给力,经济有活力)
...近日,家住山东济南的郭婷(化名)翻开细心记录的消费账本,回顾过去一年的支出:总支出13万元,比前年增加1万多元。郭婷说:“家庭开支增加了一些,但消费体验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更为明
2025-03-31 05:59:00
...审核。一家一户小账本,经济发展大数据。你在认真记录美好生活,国家也因你的尽责而变得更加美好。
2022-12-22 06:03:00
...转自:杭州日报一收一支记录人间烟火,一点一滴折射出美好生活的靓丽底色。家庭小账本,企业大账本,小到个人的一分钱支出,大到企业的上亿元收入,一笔笔的记录,见证着社会发展,时代变
2023-01-27 06:04:00
光大银行首届“财富发光节”闪亮开启 手机银行11.0版本同步上线
...热情,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福利满满“财富发光节”让美好生活闪闪发光光大银行“财富发光节”活动包括“重磅启新,蓄势发光”主会场、“财富生辉,自在发光”财富分会场以及“惠民生活,
2023-11-20 11:43:00
12万“候鸟”正涌入,桐梓九坝成环成渝避暑康养热门目的地
...空间,更成为了一种融合生态、乡愁、文化、品质服务的美好生活方式。“一条清晰的路径正在显现:从最初朴素的‘卖温度’,到如今精心‘卖体验’‘卖服务’‘卖生活’,九坝的康养避暑经济
2025-06-12 16: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0月20日,新疆察布查尔投资发展集团一行人赴美锦醋业考察。考察团深入美锦醋业生产车间,实地观摩企业生产流程与运营实况
2025-10-22 08:05:00
雄安新区展厅亮相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未来之城亮出数字建设硬核成果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郝金钰)10月17日,雄安新区展厅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2号馆亮相
2025-10-22 08:09: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数字河北建设加快推进
数字产业活力迸发 数实融合动能澎湃数字河北建设加快推进10月18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河北综合算力指数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2025-10-22 08:18:00
邮储银行烟台分行:爱心陪“办”暖人心,金融服务显担当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妈年纪大、走不动路,本以为办挂失补卡会很麻烦,没想到你们既帮忙找轮椅,又有专人陪着办业务,省了我们好多事
2025-10-22 08:23:00
新技术护航,毓璜顶医院泌尿外二科开启膀胱癌“无痕”治疗新篇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一根纤细的腹腔镜,四个小切口,历时5个小时,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泌尿外二科林春华团队成功为一名女性膀胱癌患者完成了膀胱根治性全切回肠膀胱术杂交手术
2025-10-22 08:23:00
“太突然了!娃要升中班了,结果今天幼儿园开家长会说要关停了。平时看着学生也不少,到底是什么情况太费解了。”西安市莲湖区某民办幼儿园学生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大吐苦水
2025-10-22 08:29:00
重阳将至,我市一些社区围绕今年敬老月“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主题,分别开展走访慰问、智慧助老、健康守护等系列活动
2025-10-22 08: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厦门又将迎来一场艺术盛宴!记者昨日从艺术厦门国际博览会组委会获悉,10月23日至26日
2025-10-22 08:57:00
全国首部雄安题材杂技剧,以地面杂技、高空杂技、魔术、滑稽和驯鸟等多种技巧,讲述了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在雄安新区创业追梦的故事。
2025-10-22 08:57:00
68岁读者林伟志:在读报传统中 坚守闽南文化
林伟志展示收藏的《厦门日报》原件。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 图/厦门日报记者 卢剑豪)“我出生时,家里就已订阅《厦门日报》
2025-10-22 08:57:00
退休教师陈平:从新闻报道里挖掘教学灵感
读报是陈平从小养成的习惯。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16岁那年,陈平第一次读《厦门日报》。那时的他刚经历高考落榜的失落
2025-10-22 08:57:00
10月23日起报名!烟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27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10月21日,从烟台市教育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市直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
2025-10-22 08:58:00
梨游学29期:一场寻声之旅,开启银发“第二人生”
那些被岁月淬炼过的声音,曾在田间、在工厂、在无数岗位上沉寂多年,如今却在深圳的电视台演播厅里重新苏醒。10月20日,第29期梨游学的舞台上
2025-10-22 09:05:00
孙广煦:在画布上构筑自然与人文的对话
图:孙广煦与其作品《高峡出平湖之二》布面油画 80x120cm“当我描绘城市中的建筑与自然界的大型水利工程时,我描绘的更是它们的创造者
2025-10-22 09:05:00
青春华章|在红歌飞扬中激扬青春担当
歌声飞越大别山,嘹亮不变的初心。10月21日,青春华章 黄冈市弘扬大别山精神音乐党课在黄冈师范学院成功举办。循着《董必武回黄安》《发动歌》等9首歌的优美旋律
2025-10-22 0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