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洋港村位于江西省上高县泗溪镇东南部,距集镇3公里,距县城19公里,全村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00余亩,山林面积3100余亩,地处漳河流域,是一个“五分田、四分林、一分水”的传统农业村,是地地道道的赣鄱乡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和洋港村村“两委”干部立足“三农”问题,以“美丽洋港”“富裕洋港”“幸福洋港”为建设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闲置稻田“盘”起来,为农业稳住“基本盘”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洋港村户籍人口2300余人,人均耕地面积却不足1.7亩,小农户生产及适度规模经营长期存在,村民种植水稻的抗风险能力薄弱,技术、金融、信息等服务比较欠缺,农户种田的意愿不强,因此造成闲置农田较多。
洋港村以党支部为引领,在2022年初探索出“央企+龙头企业+高校+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党企社联建,抱团发展,成立了2000亩“乡村振兴”现代化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由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实现精准化种植、精细化管理,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可追溯体系,降低种植风险,帮助节本增效,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既盘活了闲置农田,又能带动农业发展,还解决了大量就业,同时还能增加村民收入。仅2023年的早稻,每亩田就为种植户增收了100余元,洋港村走上了乡村振兴新“稻”路,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村庄环境“靓”起来,为农村穿上“新衣裳”
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百姓出行条件等是洋港村近年来重点推进的工作。洋港村在“美丽洋港”的建设过程中,其中一项就是利用5年的时间,力争全村组组户户通路灯。到今年10月上旬,全村已安装路灯300余盏,亮化里程达16公里。一盏盏崭新的路灯,改善了村容村貌,方便了村民夜晚出行,点亮了“回家路”,也照亮了村民夜晚的新生活。
今年4月,洋港村结合县“三比三争三赛”活动要求,将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把院墙作为宣传文化的有效载体,打造栩栩如生的彩绘文化墙。手绘墙与乡村景观融为一体,随处都能感受到美丽乡村的浓郁气息。
水泥路“户户通”、路灯“组组通”、新建休闲广场、灌溉渠翻修……洋港村一项又一项“为民”举措,实现村庄颜值和人居环境“双提升”,让“美丽洋港”不再是一句口号。
优势资源“强”起来,为农民充实“钱袋子”
洋港村属丘陵地带,残次林、低产林较多,为改变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洋港村以党支部为引领,带领村民打响了果业开发攻坚战,投资120万元兴办汇银果园,种植蜜桔、红心柚、沃柑、脐橙、猕猴桃等果树共200余亩,带动就业60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人。同时探索出“党建+红色旅游+产业帮扶”新路径,如今,这里的果园已打造成观赏采摘的风景区,成为近郊游的“爆款”景点,为洋港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蜜桔采摘分红一项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余元。同时村里的柳军种养合作社在洋港村部开设“跳蚤市场”,帮助农户尤其是脱贫户销售花生、大豆、土鸡蛋、茶油等农副产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村民收入。
近年来,泗溪镇坚持以粮油协调发展为基础,鼓励和支持农户实行“稻油轮作”种植模式,全镇种植油菜近万亩。驻村工作队利用全镇盛产菜籽这一资源优势发展了榨油产业项目,把闲置的老厂房修缮后新建成了榨油坊。年榨菜籽油量可达2万余斤,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同时还解决了许多散油菜种植户或年纪偏大的农户“榨油难、卖油难”的问题。
此外,驻村工作队在走村入户中发现村里有很多赋闲在家的妇女,她们中部分是要照顾家庭不能去外面打工,部分是身体原因做不了重活。经过多方咨询、多地调研之后,利用村里闲置礼堂成立了一个袜业加工厂,带动30余位赋闲在家的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黄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