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秦法以严苛著称,当时刘邦占领咸阳,第一件事情就是约法三章,废秦法,刘邦对咸阳父老说了这么一番话: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咸阳父老人人表示拥护。陈涉吴广起事的理由也是失期要被杀才起事,商鞅最后也死在自己制定的秦法上。他被通辑后逃到一家客栈,希望去投宿。结果老板说我必须要弄清你是谁,要实名认证,才可以让你住到客栈来,因为这是商君制定的法律。如果没有弄清就让你住,我们是要被杀头的。最终商鞅长叹了一句: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记.七十列传·商君列传》
这么严苛的秦法,人人都守法了?
一、秦始皇的遭遇
如此严苛的秦法,经过几代秦王的努力到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时应该执行的很好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秦始皇喜欢微服出巡,有一次他带着几个随从走在咸阳城,咸阳是秦之国都,治安肯定是最好的,秦法执行最严格的。但问题是秦始皇居然遇到了袭击。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
咸阳的治安都不能保证,那么可以想象其他地方的治安是什么情况了。
后来秦始皇到博浪沙东游显示秦国的武力,结果又一次差一点被刺杀身亡。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
皇帝出游,保安级别是顶级的,但却也没有任何作用,当时被铁椎击中了副车,如果击中秦始皇的坐车,那么估计历史真的要改写了。
秦始皇自然大怒,但抓到主谋了吗?当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主谋是张良,如果真被抓,那就没有后来的汉初三杰张子房了。张良干完这件事后,就跑到下邳去了。
皇帝遇刺这么大的事情,最后都搞不定。
后来有人诽谤秦始皇,写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在石头上,秦始皇暴跳如雷要求抓到元凶,结果根本找不到无凶。最终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就是把石头周围的居民全杀掉了事。二、犯法之后逍遥法外不在少数
如果你翻开历史,去看秦末推翻秦朝的参与者,你会发现很多人都犯过秦法。
先说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刘邦。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刘邦本来送人去郦山却服劳役,结果半道上很多人都跑了。刘邦也是一个挺想的开的人,所以想想算了,如果送去也是大罪,还不如逃命吧。然后自己带着其中愿意跟随自己的人一起隐藏在芒、砀山泽岩石之间。
但是《史记》也没有记载说派了谁来抓刘邦,死命追查。这是大罪,沛县或者秦高层居然没有一追到底,当时郡吏,比如沛令起码并没有视为头等大事。
项羽的叔父项梁杀了人,犯了秦法,逃到吴中。项梁杀人,与籍避仇於吴中——《史记·十二本纪·项羽本纪》
他不但没有隐藏,反而公开的露脸,吴中的繇役及丧都由他主办。一个杀人犯居然可以猖獗到如此地步。他还在训练吴中子弟,不但如此,秦末大乱的时候,会稽守通不但没有去抓他,而且还想招项梁当他的将军,不过反被项羽所杀。
刘邦的岳父为什么来到沛县,那是因为想躲避仇家。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这说明什么呢?
秦法中的规定人际之间有争执,不可以私斗,必须要在官府审判下。如果私下争斗,那都要受到处罚。吕公为什么选择迁家呢?显然这条法令是没有用的。
张苍作为李斯的同学,一个精通秦法之人,他在任御史的时候,因为犯了罪,他选择的方式是逃跑。一个知法者带头跑路,也没有被抓住,后来还跟随刘邦,最终成为西汉的丞相。
项伯曾经杀过人,逃跑时被张良收留,所以他听到项羽要打刘邦,就偷跑出来想救张良一命,还恩情。最终使得张良用计促成范增杀刘邦的计划流产。三、为什么有法但无法有效执行?
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秦始皇自己很懂法,他常常扮演大法官的角色,亲自参与判案,每天处理的案件大概有一石之重。他也接受李斯提出的不能以古非今,要以吏为师。
从上到下都这么重视法,而且配套的刑罚是很重的,其中列刑有夷三族、灭宗、坑、车裂、体解、磔、腰斩、弃市、戮、剖腹、绞、囊扑等恶刑,但为什么连咸阳的治安都搞不好呢?
秦始皇微服遇到袭击是公元前216年,这离秦始皇统一天下好几年了。咸阳重地,秦始皇已经统治三十年。这么长的时候,连个咸阳的治安都弄不好?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秦法严苛但执行力完全不够。
主要的原因是当时人的观念,比如韩非子提出的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有些人将义看的比法还要重。
其次天高皇帝远,虽然秦始皇统一六国,修筑驰道连通各地,但是原六国之地并没有实现有效的整合,还是各行其事。有些人犯了法跑到偏远的地方,法也无可奈何了。
再次秦国的律法严苛,但是执行秦法的力量远远不够。特别是秦法过于严苛,导致犯法之人过多,根本管不过来。当时秦朝有效控制力量仅仅只到县一级,根本无法在全国构建一张严密大网,所以法外之地还是很多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各地的宗族和豪客为犯法之人提供了停留的处所,这是滋养犯罪的温床,因为他们敢收留犯罪之人。这情况就算到东汉末年依旧存在。
比如刘备把督邮打了,这是犯罪,但他就带着张飞,关羽跑了。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被诬告是诽谤朝廷,他就跑到吴地一呆十二年,也没有见人来抓他。这种犯事就跑,跑了也没事似乎成了古代封建王朝的常见的事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01:46: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