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2920天,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30 15:2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徐驭尧

“我在这里已经2920天了”余立憨憨地笑着,手摸了摸了头,眼神却无比坚定。

余立,西藏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的获得者、拥有10年党龄的90后、一名国网西藏超高压公司拉萨换流站的电力人。

2920天,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我的初心就是感恩

“从选择工作的那一刻,我脑海里就坚定着一个想法,‘人这一辈子,要懂得感恩。’你可能会觉得我这个人比较怪,但是说实话,我是真的热爱这片土地”

余立口中的土地,指的就是他现在生活了12年的西藏,作为一名陕西人,上高中时的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和“天上的西藏”有如此密切的关联。

“我是个农村小伙儿,当时家里条件也差,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发现农牧学院政策好,就来到这儿读书了。”当时19岁的余立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选择了不用学费和住宿费,甚至是每月还有150元补贴的西藏农牧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对他而言,学校不仅解决了他生活难题,还教授了许多知识,用他的话来说,这片土地就是他的故乡,不只是一个生活过的城市,所以非常感恩。

2015年的毕业季,余立在面对“回家工作”和“继续留在这里”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于是同年7月,他正式成为国网西藏超高压公司拉萨换流站的一员,开启了他与换流站同奋斗、共甘苦的日子。

工作就要专心专注,倾心倾力

从拉萨出发经561国道,到达拉萨换流站至少2个小时的路程,车子盘旋于峻岭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上,在绚烂耀眼的春光里,远远的就能看见位于朗塘村的拉萨换流站。

拉萨换流站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的受端换流站,位于拉萨市林周县境内,海拔3825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环境最艰苦的换流站。

2920天,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虽然艰苦,但技术研究和改进仍有很多空白,这对我来说是个机会。”作为换流站的“常驻户”,余立参加工作至今都是在换流站度过的。

回忆起刚进换流站的那年,余立记得自己的师傅说过,别看换流站只是一个在乡村的小小站,要知道,它可是承担着冬季枯水期,整个拉萨城百分之30到50 的电能。“因此,我在上班的第一天就知道自己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余立很坦诚地说道。

“我觉得就是精益求精、仔细琢磨,要专心专注,倾心倾力,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工作上“爱较真”是余立快速掌握技术的一大法宝。照他话说,到现场不自己动手去做试验,不把问题彻底弄清楚问明白,就会一直浮在表面,那样永远学不好。

余立对工作的热情超乎人想象,“刚开始我在检修时,我一天超过10个小时都‘宅’在控保小室里研究装置、翻看图纸、专研软件程序,当时随身还带着学习‘神器’。”说着他从包里掏出一瓶眼药水“你看,就是它,眼睛看花了滴一滴眯一会继续看图纸。”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在这几年的学习积累中,余立也在一次次的挑战中迎来证明自己的机会。2018年5月,余立带领直流检修班首次自主完成直流控制保护核心设备检修,在高海拔换流站自主检修技术和管理层面实现重大突破;2020年,国网西藏电力计划安装西藏首台调相机工程,余立带领6名技术骨干成立调相机检修班,了解调相机各类情况;2021年底,余立和他的团队顺利完成调相机设备的验收、调试工作,累计发现缺陷5000多条,确保调相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诸如此类的经历和成就还有很多,8年来,余立所在的班组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违章事故,他也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技术主力,而依旧不变的是那颗充满干劲儿、坚韧、果敢的心。

没有个人的英雄,只有英雄的团队

在换流站待了8年,余立说的最多的,就是他收获了一帮很好的兄弟姐妹。拉萨换流站53名员工,平均年龄不过26岁,92年的余立对年青员工来说不仅是师傅,还是站中兄长。他常说“换流站运维不能靠一个人,只有大家相互配合才能圆满完成任务。”

2920天,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说起团队的力量,余立缓缓谈起一次记忆深刻的故事。那是一年冬季,站内突发大故障,导致整个直流系统闭锁,无法供电。那天余立带着站内的所有人紧急处理,他们裹着厚厚的军大衣,在室外熬了一个通宵后,解决了当下的问题。

“一个小小的问题,也会愈演愈烈。”余立回到宿舍,翻来覆去思索着,辗转反侧久久未能入眠,于是他决定,要彻底找出问题所在。在公司和换流站“战友”的支持下,余立和他的团队开始认真巡检站内设备隐患,开展站内技改工作。“那段时间,我们每个人头发都乱糟糟的,心里真的就只有工作。”最终,在大家一天17个小时、为期10天的协心勠力和孜孜不倦下,圆满完成整个技改工作,并实现了技改后零故障。

身为高电压等级站所的工作人员,需要常年坚守在站里,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要有人值班值守,每逢节假日大家都会自觉地把值班放在心上,每个人都牺牲很多、舍弃很多。余立也总是把回家团聚的机会让给一些同事,自己留在现场坚守。“你已经好久没回家了,你先回,这里有我,没问题!”。

2920天,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作为站内的一份子,我感觉很骄傲,能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我更是自豪!”余立说。无论是直流年检、调相机运行、班组创新,他始终认为没有英雄的个人,只有英雄的团队。

谈起换流站对余立的意义,他说:“我们站旁边的那座山背后就是拉萨城,每当夜晚降临,虽然看不见拉萨的全貌,但是总能看到星星点点的灯光。”如果说换流站是余立梦开始的地方,那么现在的他站在梦的中央,继续奔波忙碌、继续一路向上……(次旦卓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17: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网河南电力:高质量服务西藏电网建设
...网讯 8月26日,在位于拉萨市林周县甘曲镇的拉萨±400千伏换流站扩建工程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河南送变电公司施工人员克服高原缺氧、气候环境恶劣等困难,正在进行电气构架基础、阀厅
2024-08-28 15:07:00
青藏联网工程扩容 输送电容量将翻倍
...核准,工程总投资26.03亿元(人民币),包含格尔木±400千伏换流站扩建、拉萨±400千伏换流站扩建、拉萨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等共9个单项工程。近年来,西藏电网用电需求
2024-05-15 14:29:00
....01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约50%;内容包括扩建青海格尔木换流站、西藏拉萨换流站,建设藏中200兆乏调相机工程,配套新建22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建成投产后,青藏直流输电能力从
2024-04-08 10:55:00
“电力天路”智能化水平再提升
...青藏联网工程是第一条通往西藏的“电力天路”,柴达木换流站至拉萨换流站直流线路平均海拔4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里程最长的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于2011年11月投
2024-09-29 15:40:00
...由南方电网贵州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参建的卡麦±400千伏换流站工程综合楼主体结构圆满完成封顶目标节点,综合楼正式由结构施工阶段转入建筑装饰装修等环节,标志着卡麦±400千伏换流
2024-07-04 17:21:00
“黔送铁军”克服高原建设困难 卡麦±400千伏换流站工程复工复产
...道日前,由南方电网贵州送变电公司参建的卡麦±400千伏换流站工程土建主体工程复工仪式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竹巴龙乡西松贡村举行。复工仪式。卡麦换流站是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
2024-04-07 16:55:00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喝藏式特调、体验“旱地拔葱” 西藏旅游玩法上新
...新时代的西藏,美在方方面面,有些还藏在一些不经意的地方,一起去遇见魅力新西藏。总台记者 黄珊:这里是拉萨市中心的一家甜茶馆,整个茶馆坐满了客人。我也提前做了攻略,来到这里只要
2025-08-20 21:33:00
山东“铁腚大巴”火出圈,公司回应:晚上住酒店,有时一天只坐车三四小时
...得时间过得太快了。”汤先生说,他退休后自驾去过不少地方,也很想去西藏,但想到西藏的高海拔和复杂路况就有点担心,害怕自己的身体吃不消。他在网上搜索偶然发现了大巴游西藏项目。“我
2024-06-06 16:48:00
清政府处理西藏地方事务的权威机构——驻藏大臣衙门旧址管见
...臣衙门”。清朝建立以后,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命令马喇、僧格赴藏办理西藏事务,这被认为是清代驻藏大臣正式设置的标志。由此,驻藏大
2023-09-27 09:3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九旬老人腰椎骨折获新生 家属赠锦旗赞仁心仁术
鲁网10月17日讯日前,荣成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病房内上演了温馨一幕:92岁的王奶奶及家属将鲜花和一面绣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
2025-10-17 16:12:00
60余次团圆的背后:祝清儒以无人机为援,让失联不再成遗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别人曾伸手帮过我,我就该把这份暖传递下去。”面对全网对“夜寻老人”视频的刷屏点赞,菏泽单县青年志愿者祝清儒的回应朴实无华
2025-10-17 14:00:00
损失难以统计!居民藏于铁盒的现金被老鼠咬成碎片,已无法兑换
大皖新闻讯 日前,有安徽亳州的网民发视频称,家中老人将现金和存折放在楼上,不料被一窝老鼠咬成碎片,引发关注。10月17日
2025-10-17 13:03:00
泰山港华燃气开展燃气壁挂炉“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将安全与温暖送上门
随着冬季采暖期临近,燃气壁挂炉使用安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为切实解决广大燃气用户“专业换新渠道少、费用成本顾虑多”等痛点问题
2025-10-17 12:51:00
辽宁朝阳警方通报:失踪4岁女童已被找到,生命体征平稳
中国网10月17日讯 辽宁朝阳市公安局10月17日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15日14时16分许,朝阳市建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名4岁女童在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山地附近走失
2025-10-17 12:43:00
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建造
9月29日,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仪式在北海造船举行,标志着项目船舶正式进入实质建造阶段。巴西淡水河谷
2025-10-17 10:33:00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