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夜间搜救准备就绪,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航天员将经历什么?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2-12-07 11:00:00 来源:以管窥豹

神舟十四号返回时间已经确定,暂定于北京时间12月4号19:52~20:22,不过最终还是要以返回当天的确切时间为准。

夜间搜救准备就绪,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航天员将经历什么?

其实从前几日的消息中就已经知道,神舟十四号将在夜间降落在东风着陆场,而且当前正值寒冷的冬季,着陆场夜间气温低至零下20℃左右,这给搜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不过搜救队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应对准备,截止12月1日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东风着陆场已经分阶段组织了多次训练演练,尤其是针对夜间搜救的演练,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比如直升机搜救分队通过14个场次的夜航训练和降落训练,突破了直升机夜间在戈壁软沙区降落的关键技术。

除此之外,地面搜救分队对着陆区也进行了地毯式勘察,详细记录和整理了车辆易通行轨迹,为夜间快速机动做好了准备。

夜间搜救准备就绪,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航天员将经历什么?

有人可能会问,神舟十四号为什么一定要在夜间返回呢,这岂不是加大了搜救难度?

事实上,返回舱什么时间返回并不是随心所欲,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返回的,想要航天员准确的落在指定区域,需要飞船达到合适的相位和角度才能脱离飞船,而这个最佳时机并不是随意确定的。

另外,对于返回舱返回地球而言,不存在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因为它不是靠肉眼识别的,而是靠追踪定位系统来确定返回舱的位置。

还有,选在夜间着陆也是在空间站工程任务阶段对搜救队伍夜间搜救的一次验证,未来我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之后,航天员往返空间站和地球的频次比较高,任何情况都可能会发生,我们的搜救团队也要进行夜间搜救的实战。

夜间搜救准备就绪,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航天员将经历什么?

不管怎样,关于神舟十四号返回的搜救工作已经准备就绪,正如载人航天工程着陆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说的那样:目前东风着陆场所有搜救力量和装备设备均处于良好状态,具备执行搜救任务的条件。

尽管如此,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始终是一个充满危险和挑战的过程,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从飞船脱离空间站到他们安全着陆,都要经历极其严酷的考验。

那么三位航天员要经历什么呢?

夜间搜救准备就绪,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航天员将经历什么?

超重

返回舱返回地球靠的是大气的摩擦作用来减速。返回舱从空间站脱离后,先是从393千米空间站位置的高度逐渐下降,当高度下降100公里时,会受到大气的阻力作用。

此时返回舱的速度约为7公里/秒,它要借助大气摩擦的阻力把速度快速降下来,就相当于一辆飞驰的汽车突然将刹车踩到底,航天员会受到一股强大的反推力,也就是超重。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降落时,要至少承受4g左右的超重作用力,这相当于3个成年人压在航天员身上。

好在航天员们都经过特殊的超重训练,能耐受8倍重力,返回时的这点超重对他们来说是小儿科,这要是换成普通人,早就头晕目眩,呼吸困难,甚至晕厥了。

夜间搜救准备就绪,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航天员将经历什么?

黑障

刚刚我们提到,返回舱在冲入大气层是的速度为7公里/秒左右,以如此高的速度与大气发生摩擦,会让返回舱周围产生等离子气体层,这会屏蔽电磁波,使得返回舱表面与大气层之间形成“黑障”。

在黑障期间,返回舱会完全失去与地面控制中心的联系,航天员会进入完全失联的状态,控制中心也捕捉不到返回舱的任何信号,这个过程会持续4~6分钟。

在此期间,航天员不仅要承受超重带来的身体不适,还要承受失联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惧,这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挑战都是极大的。

夜间搜救准备就绪,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航天员将经历什么?

撞击

返回舱从100公里高度进入黑障区后,直到40公里高度时才会重新被控制中心捕捉到信号,再往下降落到10公里高度时,航天员要承受一次巨大的“撞击”。

这个撞击并不是说返回舱撞到了什么东西,而是当它距离地面10公里高时。返回舱的伞舱盖会打开,巨大的减速伞会依次打开,这让返回舱的降落速度从200米/秒骤降到60~70米/秒。

而当主降落伞打开时,会把返回舱的速度再降到5~6米/秒,在降落伞打开的瞬间,返回舱内的航天员都会受到一股强烈的撞击。

当降落伞打开之后,返回舱会缓缓降落,直至距离地面约1米左右时,返回舱的反推系统会自动打开,让返回舱软着陆。

可即便如此,航天员还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撞击,几次撞击很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夜间搜救准备就绪,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航天员将经历什么?

寒冷

相比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时的夏季白天,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返回的时间是冬季夜间,届时东风着陆场的气温将低至零下20℃左右,这不仅给搜救工作带来困难,刚刚返回的航天员也会遭遇挑战。

在开舱手打开返回舱之前,返回舱内的气温相对稳定和暖和,可一旦返回舱的舱门被打开,三名航天员马上就会进入非常寒冷的环境中。

当然了,搜救队伍已经准备好了御寒物资,会第一时间将三名航天员保护起来,以免他们遭受风寒,但这依旧是个很大的挑战。

夜间搜救准备就绪,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航天员将经历什么?

适应

在空间站生活了6个月之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已经适应了太空失重的环境,他们的肌肉组织已经萎缩,骨骼也部分流失,尤其是他们的血液已经减少了。

这在空间站内失重的环境下没有什么问题,但返回地球重新回到重力环境之后,航天员的身体无法快速适应,这会让他们感到非常不适。

尤其是他们的血压比较低,会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再加上刚刚经历了从太空返回地面时的生死时速,航天员需要一个过程才能适应地球环境。

夜间搜救准备就绪,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航天员将经历什么?

返回后的任务

和其他刚返回的航天员们一样,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出舱后会在着陆点进行短暂的休息和适应,随后会被转运至机场,再乘坐专机返回北京,而转运过程,航天员会一直保持坐卧位,由工作人员抬着走。

这并非航天员耍大牌,而是他们的身体一时半会儿无法适应地球重力环境,根本没力气站起来,而且站起来的危险性很高。

返回地球后,航天员们并不能马上回家,他们还要进行为期至少两周的医学隔离。航天员隔离并非因为新冠,也不是担心他们从太空带回未知生物。

夜间搜救准备就绪,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航天员将经历什么?

而是他们刚从太空返回,身体的免洗系统十分薄弱,我们很普通的感冒,都可能让他们大病一场。为了避免航天员感染疾病,也为了他们能在不受打扰的情况下尽快适应地球环境,才对他们进行隔离。

隔离结束后,3位航天员很可能会被转运至航天中心的疗养院,进行为期至少一个月的医学疗养。在此期间,专业的医生会对他们的身体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医学治疗。

之后,他们还要进行至少3个月的康复训练,逐渐恢复体能训练,并进行阶段性的医学检查。直至经过评估后恢复到了执行太空任务之前的状态,他们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和日常训练,为执行下一次太空任务做准备。

夜间搜救准备就绪,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航天员将经历什么?

神舟十四号返回在即,搜救工作已经准备就绪,我们在地面上等着他们凯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3 18:19: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神舟,航天员,航天,准备的资讯:
再次飞天要重新选拔!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多久才能执行任务?
...防护,为车辆加装了低温启动装置等。为了让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着陆后免收低温的侵袭,搜救队伍对医监医保医疗救护车也进行了升级,可以在极寒的条件下为航天员提供温度适宜的医监医保场所。
2022-12-07 11:00:00
神舟十八号将出征!3名航天员确定,状态良好,神十七4.30回
...看,一切都准备就绪了,火箭、飞船完成加电性能测试,航天员及发射场各系统进行全流程发射演练,均状态良好。所以,就等待下一步点火发射了,那下面就详细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神
2024-04-23 17:33:00
神舟二十号蓄势待发,女指令长悬念待解,王亚平亮相引猜测
...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三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正在太空中持续执行任务,与此同时,神舟二十号的准备工作也已悄然就绪。这一连串的航天活动引发了公众
2024-12-10 17:33:00
汤洪波创造不止一个历史!神舟十七号4月返回,十八号航天员确定
汤洪波创造历史了!中国第一位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不得不说,航天员汤洪波创造的历史非常多了,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了。同时,对于整个神舟十七号任务来说,也是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那下面就来
2024-02-28 10:03:00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航天员整装待发
...作非常顺利,已经全部就绪。 据了解,神舟十七号三名航天员抵达发射场后,在航天员公寓开展了适当的体育活动、心理放松和调适,学习了飞行文件和发射预案,进行了各项操作的复训,圆满
2023-10-24 20:10:00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召开,乘组特点“全”“新”“多”
...时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先后参加过神舟七号、九号、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朱杨柱
2023-05-29 11:24:00
神舟十七号将出征,杨利伟将现身发射场,印日本等17国加入空间站
...试验。所以,这个变化的情况不大。不过,对于这一次的航天员的情况,其实还是接下来的重点任务,那到底会带来如何的改变过程,下面就一步一步地看看,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一次任务还有不
2023-10-18 17:10:00
我国计划于10月下旬发射神舟十九号飞船
...将从遥远的太空传来。今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乘组三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进驻中国空间站,到这个月,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将满半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今天,神舟十
2024-10-01 11:09:00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将于今日返回东风着陆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做好全面准备,全力以赴保障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平安回家。在神舟十六号搜救回收任务中
2023-10-31 10:1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新闻纵深·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下半场”
阅读提示数字浪潮,奔涌而至。10月17日至19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举办。这场综合性数字经济大会,不仅搭建起国际数字经济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
2025-10-20 07:35:00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数字“加料”,生活可以这么“潮”
10月17日,观众和下棋机器人对弈。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数字让生活更美好。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众多数智技术闪亮登场
2025-10-20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10月19日,2025京津冀AI赋能教育新生态大会在石家庄举办。来自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与会嘉宾
2025-10-20 07:42:00
青春华章丨制造业“数智化”,“脑力”岗位需求旺
南航双选会上来了237家制造业单位制造业“数智化”,“脑力”岗位需求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实习生黄佳琪杨久久400多家用人单位中
2025-10-20 07:43:00
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闭幕我省9支队伍获奖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10月19日,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中国机器人大赛赛区)在石家庄闭幕
2025-10-20 07:44:00
青春华章丨向“新”而行“模范生”,“智造”南钢获央视关注
转型实践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优秀范例向“新”而行“模范生”,“智造”南钢获央视关注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邵启明)“南京钢铁的转型实践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优秀范例
2025-10-20 07:44:00
没有冗长的开幕致辞,减少繁琐的办会流程,10月17日至19日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持续改进办会模式,更加务实高效
2025-10-20 07:44:00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记者观察|培育数据生态,构筑数字产业发展新优势
培育数据生态,构筑数字产业发展新优势——二〇二五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探新之三10月17日,观众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参观
2025-10-20 07:47:00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丨人机协同,赛场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你见过“机器人总动员”吗?10月18日,记者走进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6、7号馆,科技感扑面而来。一场场不同类别的机器人赛事激烈角逐
2025-10-19 08:23:00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记者观察|释放数据价值,“乘”出产业转型新动能
释放数据价值,“乘”出产业转型新动能——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探新之二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
2025-10-19 08:27:00
青春华章丨江苏南京:“宁工品推”,“推”出产业发展新空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实习生黄倩通讯员李晓晨陈欣苇俞堃在南京,“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共谋发展”的生动实践持续结出硕果
2025-10-19 09:54:00
二〇二五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出炉在宁企业斩获二金奖一银奖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10月18日,2025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CF奖)颁奖仪式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2025-10-19 09:55:00
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研讨会举办,与会嘉宾建议——找准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发展路径河北日报讯(记者马彦铭)10月17日
2025-10-19 09:57:00
DCF AI智能商城:智能技术重塑购物新范式
DCF AI智能商城作为一款新兴的电商平台,其核心在于将智能化技术融入购物全程,为用户带来更合规、更真实、更便捷的消费体验
2025-10-19 13:21:00
DCF智能商城商业愿景
DCF智能商城面向农产品场景上线一组功能与体验升级,核心目标很直接:把产地和特点说清楚,把来路和批次摆出来,把配送和售后讲明白
2025-10-19 1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