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网
第二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将于2023年2月25日—28日在广州举行。
本届大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同举办,广州市技师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承办,作为我国工业设计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一类大赛,含金量十足,呈现出“参赛人数多、社会影响大、产业推动力强、竞赛内容新颖、办赛水平和办赛规格高”的特点。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承办院校高度重视大赛筹备工作
据大赛组委会介绍,自大赛举办消息发出日起,各地高度重视,立足地区在本届赛项中的优势产业和教育、人才资源,积极开展省内选拔赛。截至目前,全国24个省(区、市)的大赛选拔、评审、推荐工作已全部完成,加上由行业协会、承办单位、合作单位多方推荐组成的轻工行业队,将有25个代表队,600余名选手齐聚广州,拼设计创新综合实力,赛专业操作技能技巧,展技能人才英姿风范。
2021年首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在工业设计领域掀起了学技能、比技艺的热烈氛围。与上一届大赛相比,本届大赛领域更加广泛、赛项更加丰富、内容更加新颖。本届大赛共设玩具设计师(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包装设计师(“设计+工程”)、灯具设计师(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师(漆器设计与制作)、室内装饰设计师(室内陈设与空间设计)、宝石琢磨工(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6大赛项,每个赛项又分设职工组和学生组。通过“设计+制作”的赛程设置,展示工业设计共性技术在玩具设计、包装设计、灯具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和宝石琢型设计中的应用,对推动服务设计人才队伍建设及工业产品设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参赛选手在相应行业工业设计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为充分对接工业设计发展需求,培养工业设计复合型人才,在“技能强国,设计先行”主题引领下,大赛组委会精细统筹、精心组织,完成了专家队伍组建、规则制定、赛程命题、裁判培训、赛场设计、设备协调、企业展示和设备交流等筹备工作。截至目前,大赛组委会从各省级代表队、相关行业协会、专家组推荐的裁判员和轻工裁判员库中严格审核、选拔,最终确定120余名裁判组成大赛裁判员队伍;组织相关行业专家、技术支持单位等共同完成了场地考察、评估,赛场设计,赛用设备及赛用设计软件的选配、安装、调试,以及部分设备、软件的验收等前期准备工作;组织20余场选手赛前技术说明会及培训会,全面落实决赛技术保障。
决赛现场随处可见宣传海报
近年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积极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将人才培育作为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八大手段之一,全面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能力评价、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标准制定等各项工作,推动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在轻工3500万从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已经超过1000万,高技能人才超过300万。
截至目前,在人社部指导下,在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的支持下,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有关行业协会成功举办了首届国家一类大赛,累计举办国家二类大赛93届次,覆盖轻工19个行业、61个工种,参训参选参赛人员超过50万人,预赛选手超过16万人,决赛选手近2万人。产生全国技术能手440名、轻工技术能手1771名。28名选手荣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
2022年3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制定了《轻工行业职业能力赛评结合管理办法》,明确了国赛、省赛、轻工行业赛以及其他相关赛事总决赛选手直接申报轻工职业能力评价证书的条件。通过赛评结合,让高规格、高质量的轻工大赛赋能轻工,让以赛促评、以评强赛的机制成为轻工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强大引擎。据统计,首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共有196人获得轻工职业能力评价证书。
文|本报记者 王薛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