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老照片里的贵州故事 | 杨七洲:用影像见证时代,摄影作品集《夕阳光影》出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14 17:1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老照片里的贵州故事 | 杨七洲:用影像见证时代,摄影作品集《夕阳光影》出版

老照片里的贵州故事 | 杨七洲:用影像见证时代,摄影作品集《夕阳光影》出版

“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成为摄影记者,我的命运也因为摄影被改变。”在贵阳市宝山北路368号贵州日报报刊社宿舍区,83岁的老人杨七洲将自己50余年来拍摄的照片予以整理,其中既有在《贵州日报》做摄影记者时记录的贵州重大历史事件,也有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影像,还有退休以后与夫人生活的美好瞬间。

老照片里的贵州故事 | 杨七洲:用影像见证时代,摄影作品集《夕阳光影》出版

提到杨七洲,许多《贵州日报》老报人都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他为贵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同时,他谦逊和善的性格让人倍感亲切。

老照片里的贵州故事 | 杨七洲:用影像见证时代,摄影作品集《夕阳光影》出版

赤水河畔。杨七洲 摄

贵州习水与四川古蔺隔河相望,这条河便是赤水河。

1940年,杨七洲在赤水河畔出生,时而平静时而奔腾的赤水河给幼小的他留下“这条河究竟流到哪里”的诸多疑问。

古蔺河交汇处的古蔺县太平镇有个码头叫太平渡,虽然住在赤水河边,但杨七洲读书却要到太平渡。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经济水平普遍较低的当时,杨七洲的父母生活贫苦,父亲在赤水河做纤夫,从事拉船、放排等工作,一家老小靠着父亲一膀子力气生活,每当听到船工号子,杨七洲便不由得想起父亲。

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从生下杨七洲以后便许愿开始吃素,目的是为修德,希望修来的这些“德”可以福报到孩子身上,健康成长。

为了孩子好养活,母亲还请来一个乞丐,请他给杨七洲取个差一点的名字。

乞丐为他取名叫“保全”。

老照片里的贵州故事 | 杨七洲:用影像见证时代,摄影作品集《夕阳光影》出版

做记者时的杨七洲。

那个时代,生活在河边的人大多过得很苦,既没有土地,又没有好的营生,只能是找一碗吃一碗,“保全”这一名字寄托了母亲对他的爱。

六七岁时,母亲送杨七洲去读私学,教学用书就是一本《人之初》。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杨七洲开始读新学,在太平渡读到小学4年级。1953年,学校房子被水淹,他才转到贵州来读书,一直到高中毕业。

“我之所以怀念母亲,就是因为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母亲还要供我读书。”谈到母亲,杨七洲眼角湿润,声音颤巍。

1962年,杨七洲高中毕业,那个年代考上大学实属不易,能读到高中毕业已经很不错了。

次年,杨七洲参加工作,工作地点是赤水县农业局,因为有些文化,他被当成培养对象,被派到遵义四清工作队工作,后被推荐到贵州日报社。1966年,贵州日报记者赵世熙到遵义调取杨七洲的档案。

“党的光辉照我心,这句话很贴切,如果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的成立,我很难想象在那么苦的环境下能成长起来。”到贵州日报工作,杨七洲觉得像做梦一样。到报社后他被分到摄影组,高兴得不得了。

从此便与新闻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初到报社,杨七洲被分配跟随丁长瑞老师学习,恰好赶上丁老师外出采访。同事让他先等一下,杨七洲心里想早点见到他。

眼看时间快要下班了,杨七洲觉得他快回来了,于是就到街上等待,心想应该能够碰到他,果不其然,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挂着相机的人,和他想象的记者形象是一样的。

杨七洲上前大胆地问,“你是不是丁长瑞老师?”

来人不知道杨七洲,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迟疑了一下走开了。但他走出几步后又返回来,两人就这样相识。

在随后的学习中,为了尽快掌握拍摄技巧,杨七洲把光圈、快门参数贴在床头,背诵得滚瓜烂熟。

在工作中,出身贫寒的杨七洲尤其能吃苦。作为摄影记者,他总是不自觉地把镜头聚焦农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全省88个县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因为工作能力突出,他很快便在许多重大的新闻报道中承担主要拍摄任务。

老照片里的贵州故事 | 杨七洲:用影像见证时代,摄影作品集《夕阳光影》出版

第十一届亚运会火炬传到贵阳。杨七洲 摄

采访中,他感触最深刻的是贵州的发展变迁,尤其是交通和产业发展,《贵阳新机场通航》《铁路电气化建设》《内昆铁路全线铺通》《瓮福磷矿奠基动工》等重大历史事件被记录。

事实上,在长达40余年的拍摄中,贵州的交通变迁、文化事业、现代化建设、体育活动等都是他关注的对象,不少贵州的珍贵影像被他记录。

回望走过的岁月,在赤水河畔出生,从旧社会走向新时代,从食不果腹到生活富足,面对记者采访,杨七洲最想说的话是“感恩”。他说,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很难想象他一个在大山里的穷孩子能够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交通的发展为我的退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退休以后,杨七洲开启了和老伴一起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浪漫旅程,山东、北京、陕西等省市的旅游景点他们玩了个遍,从飞机到高铁的无缝转换带来的高效出行,让他在享受新时代贵州便捷交通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贵州的发展速度。

如今,虽已退休多年,但他依然钟爱摄影,只要条件允许,他仍会义无反顾的背上相机,踏上行程,用摄影记录和表达他眼中的世界。

闲暇时光,翻阅自己拍摄的历史影像,回忆起年轻时的激情岁月。他说:“影像是时代发展的最佳记录方式,更是历史的见证。”作为记录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下更多美好的瞬间,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贵州的发展变化。

老照片里的贵州故事 | 杨七洲:用影像见证时代,摄影作品集《夕阳光影》出版

近年来,他把自己拍摄的摄影作品汇集成册,结集出版成杨七洲摄影作品集《艺境烟云》《夕阳光影》。《艺境烟云》讲述了他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的历史见证;《夕阳光影》则以他游历祖国名山大川拍摄的纪实影像为主,讲述了一个耄耋老人对祖国热爱,该书已于近日在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编辑/陈江南

二审/曹雯

三审/陈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当3D打印遇见“记忆银行”:认知障碍治疗实现“时空穿越”
...型模式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先选取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的老照片做为关键节点,将其智能转化为3D光影浮雕相片,强化视觉效果并增加触感;提前在聊天机器人后台搭建患者基本记忆框架和3D相
2025-05-23 21:22:00
...不知不觉花费了很多打磨乐曲的时间。例如首张古典器乐作品集《晨雾》,就经过这样三年零七个月长而持久的“触摸”,才最终打磨成作品与听众们见面。而谈到自己初见陈萨演奏的画面,韩红表
2024-05-27 11:49:00
日本摄影师竹田武史:贵州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前为他们拍摄的照片,笑容满面地与竹田武史再次合影。老照片中的他们,青涩而纯真,现在的他们,虽然脸上多了几分岁月的留痕,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从未改变。这份跨越时空的重逢,让
2024-08-17 02:49:00
齐鲁·菏评|单县新“文旅人”:在文字和光影的世界里书写新篇章
...的宣传内容。2024年《单县首届文化旅游摄影微视频大赛作品集》就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单县旅游宣传册,她既有绝伦的摄影作品展示单县的美景和人文,又有精彩的文字介绍单县的文化和旅游特
2025-07-14 19:15:00
一宴一味 美轮美奂 茅台喜宴美遇津门
...园的合照、茅台职工王熙玲一家的全家福、职工文体活动老照片等一幕幕茅台回忆,体会家国情怀、家之记忆,充分展现出品牌对于贵州茅台酒(喜宴)幸福、喜乐场景的进一步深耕。让消费者直观
2023-11-16 17:46:00
...和钢铁记忆馆陈列着不少珍贵的历史照片,驻立在一张张老照片前,大家感到分外亲切,就像见到了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抚往追昔,为企业的嬗变深感欣慰、自豪。行走在“高铁”参观通道,透过“
2023-10-26 08:05:00
优质文艺资源惠民生到基层|贵州文艺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巨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全国美术家写生创作作品集》《万桥飞架越山河——贵州桥梁艺术摄影作品集锦》《杜鹃花开——贵州省优秀曲艺作品选》等一批作品,电视剧《沸腾的群山》在
2025-02-21 20:16:00
...曾经拍摄过的牧民家庭,把照片送给他们,并拍摄他们与老照片的合影,形成时空的对照和情感的呼应。评委认为,这组作品因“诚恳简单”得以脱颖而出,提醒人们摄影的核心本质是“人与人之间
2024-12-04 08:30:00
见证——光影里的新中国丨济南黄河五桥同框,共绘城市发展蓝图
...作品。我们渴望通过您的镜头,捕捉那些珍贵的瞬间,让老照片讲述新故事,将我们共同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那份源自心底的自豪与感动。投稿邮箱:dzpic@qq.com济南城区
2024-10-05 10:4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通讯员王璐记者姜静)9月6日,南京农业大学迎新现场,上演了一场最美的双向奔赴。来自贵州的新生赵宁靖来报到了。而这一刻
2025-09-07 08:47:00
“外五县瑜伽裤”,怎么就成捞女标签了?
当穿瑜伽裤骑车、爬山、健身成为烙在女性身上的一种不文明、不检点的标签时,原本没有属性的瑜伽裤被迫成为“性暗示”的载体。作者 | 邢亚琪编辑 | 宋爽题图 | 《好事成双》一个身穿
2025-09-07 12:1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9月3日交通晚高峰,网约车司机郑师傅送一名脑出血女孩进岛就医,路遇警车,试着求助。“警车上的警务人员一听到求助
2025-09-07 08:49:00
大众网记者 苏鑫 菏泽报道9月6日,2025鄄城首届发制品博览会开幕式在菏泽鄄城县第三发制品产业园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凝心聚力
2025-09-07 16:12:00
近日,共青团娄烦县委在“青年之家”开展了“绳彩飞扬,‘青’传非遗”主题活动。活动将绳结技艺与自然美学巧妙融合,用一根根彩绳编织非遗故事
2025-09-07 18:08:00
涞曲高速灵山南收费站暖心帮助54名彝族务工人员
河北新闻网讯(赵浩业)9月6日中午,一辆四川凉山至河北张家口的大巴车行至涞曲高速突发故障,随后在灵山南收费站下道维修车辆
2025-09-07 18:16:00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迎新:为新生开启特别入学之旅
近日,在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迎新工作站点前,一本“立体书”吸引大家关注,“立体书”由学院院史图书为原型而搭建
2025-09-07 18:16:00
陕西省育儿补贴申领通道开启 快去“秦务员”办理
家有不满3周岁宝宝的家长注意,陕西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开通育儿补贴线上申领通道,家长们快去“秦务员”办理吧。补贴对象补贴对象为从2025年1月1日起
2025-09-07 18:17:00
拓展城市文化新空间,潍坊市奎文区图书馆新华新阅分馆正式开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通讯员 董晓慧 李晓涵9月6日,潍坊市奎文区图书馆新华新阅分馆开馆暨“非遗传承·阅享成长”主题活动在新华新阅广场举行
2025-09-07 18:57:00
汉江2025年第1号洪水形成 郧阳区多举措确保洪峰安全过境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周贤林)9月5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发布信息:“汉江2025年第1号洪水”在汉江上游形成
2025-09-07 19:00:00
2岁患儿罹患恶性肿瘤,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多学科保驾护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偶然因扁桃体发炎就医,却发现腹部“包藏”一枚肿瘤。7月底,2岁的小峰(化名)因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当地医院就诊
2025-09-07 20:04:00
鲁东大学7000余名2025级新生开学报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9月6日,来自五湖四海的7000余名2025级新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踏入鲁东大学的校门
2025-09-07 20:04:00
“跟着名家去旅行·蒙山文化高峰论坛”在蒙山成功举办
2025年9月6日至7日,由蒙山旅游集团主办,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蒙山康谷温泉承办的“探索蒙山诗意仙境的历史文化魅力——跟着名家去旅行·蒙山文化高峰论坛”在蒙山蒙童胜境
2025-09-07 22:18:00
浙江诺特健康杭州第一分公司被没收违规产品并罚款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浙江政务服务网获悉,浙江诺特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第一分公司因未通过安全性评估,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
2025-09-07 21:43:00
一纸家书,再续“丝路情缘
当地时间8月25日至31日,广州市侨联一行访问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多家侨社侨企,在此期间重点推介了十五运会并为“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广州茶居”揭牌
2025-09-07 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