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帝国第一名将被迫造反成一代明君,最后却被儿子活活吓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1 18:14:00 来源:戏说三国

两千年来,中国只出了数百位皇帝,这是一个高回报也有高风险的职位,无数人对它趋之若鹜。正因为皇帝宝座的炙手可热,许多人为了它争得头破血流,甚至发生了父子相杀,手足相残的惨剧。不过,也有不少人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坐上这个位置的,而且还做得很不错。

帝国第一名将被迫造反成一代明君,最后却被儿子活活吓死

五代中的后唐帝国,是由庄宗李存勖建立。不过在后唐的建立过程中,有一个人立下了不世之奇功。他就是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勖的义兄李嗣源。李嗣源同样来自沙陀族,本名邈佶烈,后被晋王李克用收为养子,改名李嗣源,成为李克用手下能征善战的猛将群体“十三太保”之一,17岁时就拼死救了李克用性命,受到重用。

李嗣源勇猛善战,骁勇无敌,在与晋军宿敌后梁军队的作战中屡建奇功,连契丹骑兵都是他的手下败将。923年,李存勖建立后唐,李嗣源被封为检校太傅,兼任侍中。在后唐灭梁之战中,李嗣源父子立下首功,后升任成德军节度使,成为后唐第一名将,位高权重。

帝国第一名将被迫造反成一代明君,最后却被儿子活活吓死

这样的辉煌战功,自然会功高震主。李存勖就对他产生了猜忌,命令亲信监视李嗣源的行踪,哪知道李嗣源威望颇高,连监视者都投靠了李嗣源,让他早做打算。不过此时的李嗣源对后唐仍然忠心耿耿,不愿意起兵反抗。他经常受到谗言诬陷,幸亏枢密使李绍宏拼死力保他,才没有被李存勖杀害。

不久后,李存勖的昏庸统治终于酿成了恶果,后唐将领赵在礼在邺都叛乱,本来平叛的最佳人选是李嗣源,李存勖却猜疑不用他,而是让自己的亲信将领元行钦率兵平叛。结果元行钦多次惨败于叛军之手。李存勖迫不得已之下,让李嗣源率领他的亲兵从马直增援元行钦。

帝国第一名将被迫造反成一代明君,最后却被儿子活活吓死

领兵到达邺都,李嗣源准备攻城,然而李存勖不得人心,连他的亲军从马直都出了岔子,于攻城前夕发生哗变,扬言要与邺都城中的叛军一起推翻李存勖,同时拥立李嗣源为皇帝。李嗣源自然不愿意,假意同意了叛军的主张,进入邺都,不久就找了个借口逃了出来,并将这件事通报了元行钦。

元行钦害怕李嗣源有诈,对朝廷上报说李嗣源图谋造反,同时扣押了李嗣源的儿子李从璟。迫不得已之下,李嗣源决定起兵反抗,正式站在了李存勖的对立面。凭借征战天下时积累的威望,各地反抗势力纷纷来投,李嗣源兵威大盛。李存勖见形势危急,决定亲自东征,后唐两大军事天才本有机会一决胜负,可是李存勖在途中遭遇反叛,身中流箭矢而亡,留下了一个遗憾。

帝国第一名将被迫造反成一代明君,最后却被儿子活活吓死

之后,李嗣源被拥立称帝。登基之后,李嗣源励精图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在动乱中大伤元气的后唐帝国从深渊中拉了回来,是后唐诸帝中在政治上最有作为的人,不失为一代明君。只是李嗣源登基之时已经60岁,在位七年后,就身染重病。儿子李从荣趁机发动叛乱,他在病中受到惊吓后驾崩,享年67岁。李嗣源死后,后唐也逐渐走向衰落,直至灭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后妃改嫁给一名乞丐,20年后这名乞丐成为一代明君
...,这名乞丐最后成为了皇帝,她用自己的智慧成就了一代明君。这位传奇女性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的妃子柴氏。柴氏出生在邢州龙岗,家里也是富贵世家。由于是大家闺秀,柴氏从小便满腹诗
2024-10-18 09:49:00
父亲建了一个帝国被儿子抢走,父亲:放过侄子
...广也是杀掉了自己的兄长杨勇才获得的太子之位。而一代明君李世民,也是如此,他除掉了自己的兄长才得以上位。这种事情在帝王家其实很常见,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够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2024-10-25 12:19:00
陈顼为什么偏偏选了一个最蠢的儿子继位
...勉力维持局面,非常不容易。他也因此被很多人称为一代明君。陈顼和哥哥陈蒨是武帝陈霸先的侄儿,他们的父亲陈道谭本为梁朝将军,后来参与平定“侯景之乱”,结果在一次战斗中不幸战死。当
2023-04-25 16:35:00
揭秘宣太后的逆袭之路与秦国统一天下的霸业
...的睿智与胆识传承给儿子。 她相信嬴稷终究会成为一代明君,带领秦国走向辉煌!而她自己,也早已心满意足。能够亲眼见证秦国由弱小到强大的全过程,是她此生最大的骄傲!“太后之后会安
2024-03-06 14:27:00
杨坚为何要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
...这个日渐衰弱的帝国的大业。我们不得不质问,作为一代明君的杨坚,难道看不出杨广的残暴本性?还是这又是权力游戏中的无奈之举?或许权力的游戏本就无法理解。当年信任杨广的杨坚,在看到
2024-02-28 11:25:00
杨坚要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背后却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原因
...这个日渐衰弱的帝国的大业。我们不得不质问,作为一代明君的杨坚,难道看不出杨广的残暴本性?还是这又是权力游戏中的无奈之举?或许权力的游戏本就无法理解。当年信任杨广的杨坚,在看到
2024-03-02 20:45:00
一代开国明君,却因晚年的一个决定成了千古罪人
...,秦始皇,汉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无不是雄才大略的明君圣主,但这群开国猛男里也有一个例外。他也曾成就帝业开创盛世,最终却犯下致命的错误成了千古罪人。那些开国的猛男们,终究被时
2023-01-08 16:40:00
汉朝的辉煌:十位明君铸就的盛世传奇
...5年,共经历14位皇帝,我们来看一下到底哪些皇帝称得上明君,当然了,刘备建立的“季汉”就不算了。何谓明君?简单的说,就是英明的皇帝;复杂的说,就是会用人、能治国、能辨别忠奸、
2024-04-03 14:15:00
汉朝明君中最重要的是刘秀,因为有他汉朝才能延续
...是大汉帝国,说起这个帝国来就非常厉害了,仅仅是出的明君就数不胜数,像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等等,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重
2022-12-18 21:1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武松·天伤星》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1 10:38: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很多人觉得他是通过弑兄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
2025-04-01 11:20:00
金陵"浮世绘"——徐建明《燕子矶》作品
徐建明《燕子矶》作品燕子矶景区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燕子矶老街内外山环水绕、街巷纵横的格局,区别于南京近郊其他街镇
2025-04-01 09:02:00
忍辱复仇的悲剧英雄: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留给后代最浓墨重彩地一笔,不是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而是他一朝被灭满门而后逃离他国
2025-04-01 09:14:00
董文运笔下的人物,用小平台营造了大天地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作品,人物众多,但毫不凌乱,主次有致,神态各异。居于C位的老者,白发苍苍,貌似是众人的先生
2025-04-01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