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多想”出智慧
■吴之保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华报》题词“多想”,鼓励报社工作人员多动脑、多分析。他还在《学习和时局》一文中强调:“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多想出智慧。”
“多想”出智慧,一个人的智慧离不开多想苦想;而一个人是否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决定着他能否在事业上有所作为。革命前辈谢觉哉曾这样剖析事务主义者,“东拉拉,西扯扯,从早忙到晚,劳作时间侵占了想的时间,看来做了不少的事,实则事事像乱麻,‘日计有余,月计不足’,原因是没去想”。实践告诉我们,思想一勤快,头脑就活跃,工作就风生水起。不愿开动脑筋,脑中就不可能有想法,手中就不可能有办法,干工作就不可能有主动性创造性。
载人航天领域始终坚持一种制度叫“双想”。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军工行业大型试验的质量管理实践,是一种查漏补缺、排查隐患的重要方法。其中,“预想”是预防,是对即将开展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隐患及故障处理预案等进行预先分析;“回想”是补漏,是对已完成的工作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薄弱环节和是否需进一步确认环节等进行分析和重新审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与科学严谨的“双想”制度是分不开的。
思考出智慧,思考出方法,思考出能力。陈云同志在谈到领导方法时说,“要拿出一定时间‘踱方步’,考虑战略性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踱方步”,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意思是指领导干部要开动脑筋、善于思考,更多地考虑和谋划一些关系全局的大事。特别是在工作遇到困难时或者事业发展的关口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想前因后果,多掂量轻重缓急,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全局、减少失误、获得主动。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并批评说,“我们的思想懒汉不少,讲现话、空话的多”。然而,今天“思想懒汉”仍不乏其人,他们常以“工作忙、静不下心思考”“事情多、顾不过来研究”为借口,不愿动脑、不善思考,陷入事务主义的泥淖:有的只顾“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工作没有长远规划,缺乏思考谋划能力;有的干工作不分轻重缓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眉毛胡子一把抓;还有的习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这样的“思想懒汉”,只会按部就班,不会开拓创新;只会人云亦云,没有真知灼见。长此以往,既不利于个人成长进步,也会影响单位建设发展。
《荀子·劝学》中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思考是学习的灵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只读书不思考,读过的书就如过眼烟云,不甚了了。毛泽东同志指出:“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我们要想不当这种蠢人,就必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阿基米德说过:“我只有一个嗜好,那就是不停地思考。”有位领导干部在谈及自己的心得时说:当领导的应该做到白天坚持“走干讲”,即走下去、干起来、讲出水平;晚上不懈“读写想”,即耐心读、勤于写、创造性地想。坚持“走干讲”,才能读得透、写得深、想得远;不懈“读写想”,才能走得实、干得好、讲得准。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就是思想懒惰。”置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我们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以及“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这样才能在“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
(作者单位:战略支援部队某研究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