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元朝为什么会灭亡?一起来看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1 21:0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除了皇帝的英明果敢,还有身边宰相大臣的赤胆忠心和足智多谋。皇帝只有善于利用人臣的智慧,依靠他人的力量,上下一心,才能更好达到治国安邦、长治久安的目的。

好鸟择良木而栖,贤臣择良君而佐。一个拥有足够治国才能的臣子往往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原则,他们一方面热衷效忠于朝廷和君主,一方面又有着自己的品格和气节。

元朝末年使昏暗的政治一度转为清明的丞相脱脱就是这样一位备受赞誉的大臣。

脱脱1314年出生在元朝一个官宦世家,伯父伯颜是元朝末期地位鼎盛一时的中书右丞相,曾牢牢掌握朝廷各种大权长达数年。

他从小在伯父伯颜家长大,自小聪慧异常,作为蒙古族人他接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写得一手好字,并且在少年时就显露出了过人的将领才能。

成年后脱脱成为元顺帝(元惠宗)的幕僚之一,他以一人之力使社会风貌改头换面,让元朝统治趋向稳定。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得力干将,在元顺帝的昏庸安排下,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脱脱的文治武功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从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时起到元顺帝仓皇北逃为止,元朝共存在98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比较短命的王朝。

元顺帝本名妥懽(欢)帖睦尔,是元朝第11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父亲为元明宗,弟弟为元宁宗。

1332年年仅7岁的元宁宗病逝,被流放海外的元顺帝得以回国继承大业,次年,在太后不答失里和伯颜的主持下,顺利登基称帝。

起初元顺帝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不仅拥有一匡天下的决心和意识,还希望能增强社会经济实力,从根本上解决元朝社会内部的冲突和纷争。

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变革措施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由于权臣伯颜的实力过于强大,并且经常运用强权滥施滥罚,元顺帝遂罢免伯颜的官职,启用年轻有为的脱脱,后来伯颜在流放途中因病去世。

脱脱受到重用后,一改伯父伯颜的旧政,在文化上恢复科举取士,主持编纂《辽史》、《宋史》、《金史》等史书典籍,在社会经济上减免赋税、教民耕种、任用贾鲁大力治理河患。

经过几年的内治外防,元朝社会元气已大力回升,一切都在逐渐恢复活力。

不过这中间也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在1344年时,脱脱曾因病辞官,远离朝廷五年。

在脱脱辞官期间,先后曾有几人担任丞相一职辅佐元顺帝,其中还包括脱脱的儿子朵儿只,但是他们都无力改变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直到脱脱再次出山。

临阵换帅

眼看社会生活逐步走向繁荣富足,时间转眼来到了元顺帝统治后期。至正中叶(1350年)后,元顺帝在治国理政上逐渐消极懈怠,在身边奸佞之臣的妖言惑众下,他渐渐痴迷藏传佛教密宗修行。

这一修行方式有一种独特的荒诞不经的男女双修气功法,自从元顺帝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就整日流连后宫,与妻妾、佞臣寻欢作乐。

对此,曾有史料记载“男女裸居,或君臣共被”,“君臣宣淫,而群僧出入禁中,无所禁止,丑声秽行,著闻于外,虽市井之人亦恶闻”,可见元顺帝宫廷生活的荒谬混乱。

由于元顺帝不务正业、沉湎享乐人尽皆知,加之社会矛盾尚处于恢复期,人民生活仍旧困顿贫乏,导致全国各地红巾军起义层出不穷。

为镇压南方汉人发动的红巾军起义,避免危及蒙古族统治政权,脱脱数次带领元朝军队亲自出征讨伐,而且屡次大胜而归。

1354年,江浙地区以贩盐出身的大周政权建立者张士诚,起兵攻破了江苏泰州和高邮地区,以高邮作为都城据点,自立为王。

元顺帝闻之赶紧派脱脱再次领军亲征,脱脱随后带领近百万官兵浩浩荡荡赶往高邮。

在高邮城外,脱脱与张士诚部队狭路相逢,经过数十个回合的大战,脱脱率领的蒙古铁骑战胜了张士诚的农民军,逼迫张士诚躲入城中,最终离胜利凯旋仅有一步之遥。

然而就在这时元顺帝却突然下诏撤销脱脱的用兵权,命令他前往淮安等候发落。脱脱只能一边安抚部下,把盔甲和战马赠送给身边的将领,一边将兵权交给月阔察儿、雪雪等人。

元顺帝前后这一系列的转变其实不是毫无缘由的。

早在脱脱初次担任中书右丞相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之时,就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此人便是母亲曾是元宁宗乳母的哈麻。

哈麻由于与脱脱之间的些许矛盾以及嫉恨脱脱的才能和受宠,于是极尽阿谀谄媚之能事,联合其妹夫秃鲁帖木耳、其弟雪雪等人频繁在元顺帝身边吹耳边风,污蔑脱脱的言行举止。

就这样在哈麻的鼓吹诬陷下长期深居后宫不明事理的元顺帝信以为真,毫无顾忌地将脱脱革职查办。

此时元顺帝不会想到他轻而易举的人事变动,会使元朝陷入灭亡的境地。

元朝灭亡

由于脱脱的文治武功有目共睹,在元军中拥有崇高威望,他离开军队之时也就是军心涣散之时。

据说脱脱被罢免后,围困高邮城的百万元军一时间六神无主,大部分都投靠了红巾军,使得元军不战自溃。

脱脱到达淮安后,随即就被流放到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区,但是利欲熏心的哈麻感觉还不放心,因此他再次请奏元顺帝要求对脱脱严加惩处。于是元顺帝又将脱脱流放到云南腾冲地区,并且脱脱的弟弟儿子也多遭流放。

1356年,哈麻不满脱脱在云南风平浪静的生活,伪造诏令千里迢迢派遣使者送达云南,命令脱脱饮鸩自尽。

就这样对朝廷披肝沥胆的脱脱结束了时年42岁年富力强的生命。但伴随脱脱而去的还有大元王朝的命数。

不久红巾军势力更加强劲,加之元朝政府的腐败堕落,很快统治阶级陷入无力回天的地步,元顺帝只得带着家眷狼狈逃往北方。

脱脱作为大元王朝最后的中流砥柱,本有望辅佐君主在中原大地上多呆些时日,然而造化弄人。

王朝灭亡会有多种原因,其中大部分是统治者自身昏聩所致,元朝灭亡看似是一次不经意的人事变动,其实背后的起因还是统治阶级自身的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脱脱是元朝名臣,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元统二年(1334),任知枢密院事,后拜中书右丞相。在脱脱的主持下,元王朝复科举、开马禁、减盐额、选拔有学问的儒士为朝廷办事,当时的人们称他为“贤
2023-02-24 16:23:00
元朝名臣脱脱:兴国功臣还是帝国崩溃的推手?
说到元朝的名臣,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元顺帝时期的宰相脱脱了。对于这个人,史书上自然是把他吹捧得很厉害,说他没有通过四处征讨却为国家立下大功,位极人臣却没有一丝骄纵,清正廉明,任
2023-11-15 15:53:00
在介绍本文主角前,先简单说一下他的父亲元顺帝。顺帝生平很像明世宗,13岁被召入大都登基称帝,这位傀儡皇帝与权臣、外戚斗争到20岁才坐稳江山。其后又励精图治了几年,不过大元刚有起色
2024-04-22 09:21:00
驰骋欧亚所向无敌的蒙元朝,兴盛局面为何没有保持多久?
...从武宗开始,仁宗、英宗、泰定帝、明宗、文宗、宁宗、顺帝,这是元朝由衰败走向崩溃的时期。首先是政治混乱。武宗就是利用宫廷政变上台的。后来英宗被臣下杀死。泰定帝死后大都、上都各立
2024-08-23 11:23:00
红巾军大起义揭开元朝的丧钟
公元1351~1368年元末农民大起义和元朝灭亡元顺帝虽然在1340年亲政之后,实施了一些力图挽救王朝没落的措施,但其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以及包括顺帝在内整个统治集团的日益腐朽只能使
2023-11-04 22:07:00
...他连战连捷,先攻破高邮的外城,眼看就要拿下内城。元顺帝突然听信谗言,解除了脱脱兵权。脱脱被押解到吐蕃,半路上被元顺帝赐死。不得不说,张士诚运气特别好,若不是脱脱突然出事,张士
2024-06-24 13:29:00
元朝右丞相脱脱率领大军围困高邮,张士诚毫无办法
...外城摧毁,城内的张士诚毫无办法。正在绝望的时候,元顺帝听信谗言,解掉了脱脱兵权,由其他的人取而代之。张士诚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趁着元军换帅,军心涣散之际,集结兵力,奋起反击,
2023-06-19 05:27:00
历史的牌桌上,哪些人赌运,赌气,赌命
...头,大元朝廷的一纸诏令,却彻底打乱了脱脱的计划。元顺帝怕脱脱在外头领着百万大军反叛自己,让他先别剿匪了,赶紧回来吧。摆明了,皇帝根本就不信任脱脱。诏书传到军营之中,可以说是一
2023-07-15 17:37:00
元顺帝在位时,奸臣哈麻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元顺帝在位时,重用贤相脱脱改革朝政:修三史、恢复科举、平反冤狱、减轻税负、选拔人才,一度缓和了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朝廷政治为之一新,朝野上下对脱脱都十分佩服,大家都称脱脱为“贤相
2023-06-01 10: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