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80后清华博士夫妇扎根青海15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26 16:2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梅

5月25日,青海省委组织部发布了10名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

其中:王晓英,女,汉族,1982年7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现任青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拟提任正厅级领导干部。

这意味着,2008年在清华博士毕业扎根青海的王晓英,15年后,拟任正厅级干部。

王晓英2008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工学博士学位。

80后清华博士夫妇扎根青海15年!

王晓英(资料图 来源:青海大学)

2008年8月,王晓英开始在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9年3月任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副主任,2013年6月任常务副主任(正处级)。

80后清华博士夫妇扎根青海15年!

2015年6月,王晓英任青海大学校长助理,2018年5月任青海大学副校长,后任青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至此番拟调整。

参与青海大学计算机系创建

据悉,青海大学计算机系于2007年建系。王晓英2008年来到计算机系时,系里只有一位从兰州招来的专业课老师,和其他五位同期来到系里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从硬件上讲,除了一座机房和40台计算机,大楼空空如也,从软件上讲,教学、科研都要从零开始。

王晓英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工作,科研方向为高性能计算、并行计算、绿色计算等。曾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其它横向课题5项,青海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批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专著1部,出版教材1部。先后获得青海省小岛奖励金、青海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创新教学科研骨干、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海省第十批自然科学工程学术带头人、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及奖项。

80后清华博士夫妇扎根青海15年!

向清华校友介绍自己科研项目(右一)

半年后,王晓英参加了青海省处级干部公开竞聘的考核,2009年3月任计算机系副主任,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她一边做着组织学生活动、查宿舍这样细致的工作,一边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青海大学计算机系第一届35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其中有5人被推选免试攻读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有一人成功应聘著名互联网企业,第一届毕业生开了个好头,对全系师生是巨大的鼓舞。

王晓英在青海大学计算机系教学和课程建设方面的功劳不亚于产出学术成果,但她依然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希望博士出身的自己在学术上还能更进一步,也希望计算机系的科研实力能够实现整体提升。来到计算机系之后,王晓英申请到了系里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

博士夫妇双双扎根青海

王晓英和爱人靳力,双双都是清华博士,2008年毕业时,他们俩在做出人生抉择的时候共同选择了“世界屋脊”的青海省。

靳力,重庆人,当年保送至清华,后留校做老师。

一个重庆人和一个内蒙古人在清华校园里相遇,并成为了一生的伴侣,而在走出清华校园大门的时刻,他们选择的并不是大城市的繁华,也不是自己的故乡,而是相对艰苦、充满挑战的青海省。

80后清华博士夫妇扎根青海15年!

靳力、王晓英夫妇(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靳力出生于1980年10月,到青海后的工作岗位在青海省信息中心,任副主任,2013年挂职任西宁市城西区常务副区长,2014年任青海省海北州任发改委主任、党组书记,2015年11月任海东市平安区委书记,

目前,他任青海省工信厅副厅长。

靳力对工作过一年多的海北自治州印象尤为深刻,在那里他迎来了近年来第一个大挑战。在海北州,靳力的工作领域集中在项目和宏观经济管理上,并编制了海北州“十三五”规划。因为种种原因,海北州彼时正在经历经济波动和产业转型,不再把工业当做支柱产业,而是转型发展旅游业,在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推动经济发展。海北州人口稀少,但是地貌丰富,坐拥祁连山和青海湖,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靳力说,发展旅游业是形势使然,放弃传统工业也是势在必行。

对靳力来说,他面临的第二个挑战就来自青海的地理环境。在藏区3000余米的海拔上,爬几层楼就会气喘吁吁,很多人晚上经常失眠,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是挑战也是机遇,靳力说,他最近也在思考怎样改善这种状况,包括推动便携式吸氧设备发展。

第三个挑战是来到平安区之后,面对新的工作领域,以前的经验没有用武之地,但是,不服输的尽头促使他勇往直前。

在平安区靳力的工作重点之一是精准扶贫。平安区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口稀少,气候干旱。平安区紧邻西宁机场,发展商贸物流、进出口产业潜力很大;平安特有的60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是非常少见的,这是发展高端农业产品难得的条件。

80后清华博士夫妇扎根青海15年!

靳力亲眼见到这里的交通越来越便利,也目睹了各方面事业一点一滴积累和发展。虽然,青海省在发展中还是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但青海地区的发展,特别是生态保护、民族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工作,都位于国家战略发展的要位。靳力说,这片土地承担着稳藏固疆的重要责任,国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因此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近年来,清华每年都有毕业生、选调生、支教团来到青海。靳力说,对青年学生来说,不能放弃对学业的追求,读完硕士或博士再来工作是更为明智的选择。更为实际的是,要尽快解决个人婚姻问题。

2008年,博士毕业那年,靳力和王晓英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要敢于挑战,但是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好,而是为了更多的人生活更好,这是我们的人生观,也是在将来的坎坷道路上让我们能够坚持理想的动力。”

15年过去了,这对平凡又不凡的夫妻始终在践行着“挑战”与“坚持”,没有豪言壮语和催人泪下,但是回首过往,每一步都是一个坚实的脚印。

如今,他们在青海付出了青春和才华,青藏高原也给于了他们回报。

奉献者,从来都不会“吃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6 17: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8年起在青海大学工作,曾任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常务副主任(正处级),青海大学校长助理等职,2018年任青海大学副校长,后任
2023-06-11 12:42:00
清华大学对口援青:二十二年,浇灌青海“格桑花”
...有着别样的“硕果累累”。“教育援青成绩来之不易。”青海大学党委常委、组织人事部部长陆嘉感慨地说,近年来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在“组团式”教育对口帮扶下,青海大学不仅在人才培养、
2023-09-15 17:57:00
“75后”熊义志,跨省履新山西省吕梁市代理市长
...015年5月,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2016年1月,担任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副厅级),后出任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2021年7月,担任青海省海西州委
2024-12-12 09:39:00
七个点面推动高原医学结出硕果
...生物等方面取得较多研究成果。拥有5个教学科研团队的青海大学医学部致力于高原相关疾病发病机制、高原特色中藏药基础研究和青藏高原盐湖微生物资源的医学应用以及新药开发工作,建成了青
2024-06-12 02:17:00
广聚院士专家智慧力量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广聚院士专家智慧力量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第四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院士专家在青海”座谈会综述黎晓刚摄7月21日上午,精心筹备、备受关注的
2023-07-22 03:44:00
中国六所高校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科研能力持续提升
...网中新网西宁9月17日电(刘洋)16日,2022-2023年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工作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据悉,2001年
2023-09-17 13:19:00
...院院士孙友宏及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各高校负责同志。陈刚、吴晓军对各高校多年来对青海大学的帮助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曾在青海辛勤耕耘过的各高校教师致以亲
2023-09-16 02:54:00
...虫癌,跟肝癌一样浸润性地生长,10年病死率高达94%。”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樊海宁介绍。此次他带队护送危重患者,一同来到北京。前往病房的电梯里,藏族少年索南仁青向身边的人热心
2023-12-05 22:11:00
让藏毯在世界舞台更出彩
...不绝于耳,剪花工人细心“雕刻”立体图案……1月25日,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景象。“国外游轮市场是2023年企业实现产值突破的增长点之一,目前订单已排至2
2024-01-30 18: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深河桥:天翻地覆盛景兴
站在修葺一新的深河桥边放眼望去,满目苍翠,流水潺潺。80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去,这座饱经风霜的石桥依然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2025-09-07 14:01:00
从“中山干部”到“水城战友”|陈淑梅的双重使命与山海情
从中山到水城,跨越山海,六盘水市水城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六盘水工作组水城小组组长陈淑梅的身上有着双重使命
2025-09-07 14:01:00
7年,205倍!一位粤黔“链上”企业家的选择与答卷
2004年,贵州青年何显平从贵州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现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南下佛山,成为一名材料研发工程师
2025-09-07 14:01:00
三明:光荣退役 再启新程
武警福建总队三明支队开展退役士兵欢送仪式。东南网9月7日讯(通讯员 钟炜俊文/图)近日,武警福建总队三明支队开展退役士兵欢送仪式
2025-09-07 09:43:00
近日,西安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老年人优待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8位委员
2025-09-07 08:02:00
千名舞者汇聚长春 2025中国·吉林省体育舞蹈公开赛暨街舞国际邀请赛开赛
9月6日,由吉林省体育局主办、长春市体育局承办的2025中国·吉林省体育舞蹈公开赛暨街舞国际邀请赛开幕式在长春体育中心五环体育馆举行
2025-09-07 07:10:00
地方师范高校与民族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联盟在承德成立让更多青年学子成为非遗传承者和传播者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建成)9月6日
2025-09-07 07:42:00
深入实施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五大环境提升工程河北“十四五”营商环境优化成效显著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
2025-09-07 07:4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韩莉 见习记者崔玉洁)9月6日,记者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将于9月28日至10月8日在沧州市吴桥县和石家庄市举办
2025-09-07 07:47:00
1—7月,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于去年同期2.6个百分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活力涌动河北日报讯(记者潘文静)今年以来
2025-09-07 07:49:00
河北省第十六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正式启动河北日报讯(记者崔丛丛)日前,河北省第十六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正式启动。本次宣传月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2025-09-07 07:52:00
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创新党建“四融”路径 绘就街区“善治”图景
鲁网9月6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范雪迎)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发展需求,以街区党建为切入口
2025-09-06 14:39:00
以新闻寻找初心,“新传学子延安行”实践团队开展沉浸式新闻活动
2025年9月3日,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新传学子延安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王皮湾新华广播电台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
2025-09-06 15:13:00
乡村焕新途,笃行再启程:青年团队因势而动,以文创绘山海、承泥艺,助力海胆产业与旅游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核心在于激发乡村自身发展动力,促使自然优势、文化特色与产业进步协同共进。近期,广东财经大学“捷胜远航”实践团怀着对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捷胜镇的长久关注
2025-09-06 15:47:00
党建联建聚合力 政企携手促发展——中建五局烟台韩华项目党支部联动地方财政、税务部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鲁网9月6日讯为搭建互利共赢桥梁,共绘协同发展蓝图,近日,中建五局山东公司烟台韩华项目党支部联合烟台黄渤海新区财政局、烟台开发区税务局
2025-09-06 1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