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不爱“说话”,往往深藏不露,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6 21:20: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穆罕默德说:“一天中我们说的话有用的不超过三句。”

真正有能力的人,其实,并不爱说话

不爱“说话”的人,看似不善交际,其实情商很高。因为,他们不会浪费多余的精力去经营无用的社交。

不爱“说话”的人,总是能一句话说到要点,不多言,但是却稳重,给人踏实靠谱的印象。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祸从口出的这个道理。

不会多言,不会在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对某件事情存疑时,就妄下结论。更不会,逞口舌之强,而多言。

不爱“说话”,往往深藏不露,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爱“说话”,能在心里把所有的一切都盘算进去。虽然,不多言,但是心中早有打算,早就计划好该怎样去做了。

不爱“说话”,往往深藏不露,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言多必失,不是智者之行

人与人之间相处,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定律:能力不高的人,很喜欢说话

看过古时候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小故事,一个人叫宋金,因为名字而得到诸多人的青睐。

很多富贵人家的老爷子过寿,都希望让他来参加。为的就是在他进门的时候,听他说一句我“送金”来了。

其寓意,就是为了添个好彩头。

不爱“说话”,往往深藏不露,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可是有一天,宋金因为有事耽搁了,去宴席的时候已经晚了。悄悄进去,或者说一句“我宋金来了”,主人家也不会着急。

可是他一个劲儿地道歉,一直说我宋“该死的”来了。这样几句话说下来,让主人家乱棍打了出来。

一个人,不懂得说话,往往是情商不高。

人与人之间相处,不管感情多好,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在特定的场合,不能随意乱说。因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真正有能力的人,话不多。因为,他们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

不爱“说话”,往往深藏不露,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沉默观全局

真正厉害的人,在人群中,不多言,但是却善于默默观察全局。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用智谋唱了一出“空城计”。当时的他只带了一个小童,坐在城楼上,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安然自若地在弹琴。

正是因为,越是不说话,敌人越是不知道他的虚实,反而不敢冒进。

那次交战,诸葛亮全程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敌人的心态,双方的战局,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诸葛亮没用一兵一卒,敌人却对他有很大的猜忌,害怕他后有伏兵,匆匆忙忙便退离了。

直到退回之后才惊觉,诸葛亮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以用了,然而,他们却丧失了最佳的战机。

不爱“说话”,往往深藏不露,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一个人,越是不“说话”,别人越是猜测不到在想什么,反而觉得高深莫测

不爱“说话”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强,不爱表现,做事非常低调。但是,善于一旦开口,就会很有分量。

不爱“说话”的人,善于旁观全局,常常能一言两语把控全局。

真正厉害的人,说话简要明了

真正有能力的人,说话总是能把握住要点,简单明了。

有很多人,最擅长的就是“多话”,喜欢辩解,或者纸上谈兵。

谈论起一件事情来,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一旦让他着手去做,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不爱“说话”,往往深藏不露,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说太多的话,而是会在紧要关头,临危不乱,掌控全局。

真正有能力的人,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对事情的前因后果非常了解,也能对未来的预判做出很详细的分析。

当需要去部署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往往言简意赅,三言两语就能够让周围的人明白其意图。

不爱“说话”的人,说话简单明了,做事干脆利落,非常有效率。

闻秋声寄语

人生路上,学会说话,是一种本事。

《鬼谷子》写道:“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

真正厉害的人,不会让别人注意到他在说什么,而是会用行动将事情落实到实处。话不多,但是做事却踏实。

不爱“说话”,往往深藏不露,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不爱“说话”的人,话说不多,但是说出来的话,往往很有道理。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不爱“说话”的人,洞察力非常强,能够透过事情的表象看到本质。并且,善于观察、倾听,思考。

不爱“说话”的人,心态沉稳,对一件事,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轻易去表达。

人生路上,别小瞧那些不爱“说话”的人。

因为,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争口舌之强,而是在冷静中,保持冷静,观察全局,把控全局的方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23: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延墓前跪着3个人,分别是谁
...小视他。然而,魏延却在蜀汉王朝之中,不受待见,首先诸葛亮会防着他,同事杨仪,也都跟他唱反调。能力不错的魏延为什么会受到上司、同事的另眼相看呢?很简单,早在魏延一出场时,他便被
2024-04-26 16:32:00
...阵,但在正史《三国志》当中他却是一个猛将,还看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在自己跟诸葛亮交手的让诸葛亮无功而返。我们今天要说的此人就是曹操的义子曹真,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在曹操起兵讨
2024-06-01 09:00:00
姜维与魏延的军事才能与领导风格比较
...原本位列第六的魏延一下成为了蜀汉的主要军力,同时,诸葛亮招降了姜维,姜维在后期也成为了蜀汉的大将。姜维和魏延可以说是蜀国后期最为强力的两位将领,但根据正史记载,两人根本不在同
2023-10-02 19:57:00
他是三国额空谈家,没什么真本事全靠名声吃饭
...阵脱逃的下属。刘备原本是不愿意任用许靖的。可法正和诸葛亮却劝说刘备,让他任用许靖。其实法正对于许靖的评价也不高,他曾说“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许靖就是那种徒有
2023-06-14 12:19:00
...带着兵败退到白帝城,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于是召见诸葛亮、李严为托孤大臣,除了上面两个人外,刘备为何在托孤的过程中,单独见赵云呢?让我们一块解读一下。刘备托孤诸葛亮,一部分为
2024-06-02 20:00:00
你的脾气,决定了你的福气,别不信
...己争气,愚蠢的人只会生气《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一世英明、足智多谋。他的“三气周瑜”,就是这样一个,因为脾气大而自伤己身的典故。周瑜是孙权的军师,虽计谋周全,但是心
2023-07-19 20:46:00
诸葛亮的本事,竟是他的妻子黄月英所授
说起诸葛亮,大家肯定不会陌生。素有卧龙先生称呼的诸葛亮,那是举世闻名。然而,你可知道,他的一身本领都是他的妻子所授。传说,卧龙先生的阵法,通仙之术,各种奇怪的发明,乃至三分天下的
2023-06-11 18:03:00
聊聊能展现诸葛亮的军事本事的七擒孟获
...将十人从之。这十个人,被称为武庙十哲,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便位列其中。很多人质疑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堪如此,但是,今天我们说到的这个故事,恰恰能证明,诸葛亮的军事本事,那就是
2024-06-03 14:56:00
魏延与姜维:蜀汉后期两大将领的实力对比
...这个时代就是三国时期。无论是江东猛虎孙策,还是卧龙诸葛亮,哪一个拿出来不是响当当的人物。随着东汉末年十常侍惑乱朝纲,由此开始的乱世到了赤壁之战之后,整个天下就逐渐趋于稳定,三
2023-10-26 15: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