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1日讯 作为国家首批EOD试点之一,武汉的东湖高新区EOD项目把片区排污整治、入湖水质提升、海绵化改造等生态需求,与空中轨道基建工程、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生态旅游等产业项目结合,以“水生态”推动“水经济”。江夏区EOD项目将流域湖泊治理与生态农业、大健康旅游度假结合。
11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工作座谈会上,东湖高新区和江夏区分享了这2个实例。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工作座谈会现场。记者金文兵 摄
据了解,武汉连续两批均有项目入选国家EOD试点,分别是:东湖高新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江夏区环鲁湖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
形象地说,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EOD)模式,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实践模式。通过“肥瘦搭配”,把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通过生态环境治理,直接推动“区域增值”。
在国家层面,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等相关部门,对入库国家级EOD项目库的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
在严格把控申报项目内容的同时,相应“放宽”了申报流程。座谈会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瑾介绍,2022年4月,EOD项目不再一年一评,开始实施常态化入库管理,“成熟一个,申报一个”。
今年的武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既要“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5%以上”的经济发展目标,也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个生态目标。而EOD模式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产业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反哺”,推动经济与生态双增长、双提升。这与武汉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
因此,武汉生态环境局将支持各区和各企业单位积极谋划、申报EOD项目,实现环境治理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质量打造我市“两山”转化的样板。
(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孙艳 于海涛)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