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薛收呼应李渊起兵,为何被李世民视为中书令人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0 14:01:00 来源:戏说三国

薛收出生河东薛氏。

河东三凤之一。

英年早逝,李世民登基后,回忆薛收时,对房玄龄说到,薛收不死,可以做中书令。

薛收家世出身

出自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父亲隋朝内侍郎薛道衡,儿子是李治朝的宰相薛元超。

薛收是河东薛氏三凤之一,号“长雏”,另外两个都是出自河东薛氏,其中薛收堂侄子薛元敬为“鵷雏”,薛收族兄薛德音为“鹜鷟”。

薛收一出生就过继给薛孺了,薛孺是薛父亲薛道衡的族弟,两人关系很亲近,从此薛收就算是薛孺的儿子了,因为薛孺经史方面不错,所以薛收经受熏陶,自然也精通经史,为后来出仕秦王李世民打下了基础。

薛收呼应李渊起兵,为何被李世民视为中书令人才?

十二岁时,就很有学识了,隋朝大业末年,时值郡中举秀才,因此举荐他,坚决推测不去,这里面有原因的,隋炀帝杨广杀了他的亲生父亲薛孝通,所以他立志不出仕隋朝。

《新唐书·卷九十八·列传第二十三》

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阴人。隋内史侍郎道衡子也,出继从父孺。年十二,能属文。以父不得死于隋,不肯仕。郡举秀才,不应。

薛收投靠唐朝

隋末,义军四起,薛收就跑到首阳山躲起来了,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后,他在首阳山聚集人马,呼应李渊,想要帮助李渊,可惜被当时的蒲州通守尧君素知道了。

尧君素做人很不地道,知道薛收是孝子,就把薛收的生母囚禁起,要挟薛收以次达到招为己用的目的,薛收无法被迫回城。

事情有了转机,不久以后,尧君素想投靠洛阳的王世充,薛收不愿意随从,就偷偷的逃出来了,转而投奔了李渊。

薛收被房玄龄赏识,推荐给了秦王李世民。

薛收出仕秦王府,出谋划策,劝谏李世民

李世民问策薛收,薛收对于天下大势分析的很合李世民的胃口,被授予秦王府主簿、判陕东大行台金部郎中,自此薛收展露出非凡的才华。

在文书方面,李世民的一些民政,军事方面的檄文,布告等,大部分都是出自薛收之手,而且薛收对于这些方面,可以说是胸有成竹,手到擒来,基本上不怎么需要改动,这跟他养父的教诲离不开。此时的薛收也才仅仅二十多岁。

出谋划策方面,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第二次讨伐洛阳王世充,而王世充也找到了帮手窦建德,局势对李世民很不利,当时秦王府成员,都劝李世民退军,认为没法打。

薛收站出来,力排众议,分析局势,认为窦建德一来,和王世充形成联军,再也不好打了,只能占据险要,等待窦建德,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干掉疲惫之师窦建德,窦建德一破,那么王世充自然也就轻松被拿下,李世民听了建议,果然很快平定东都洛阳。

薛收呼应李渊起兵,为何被李世民视为中书令人才?

规劝李世民方面,进入洛阳后,李世民感叹宫殿建造的豪华,薛收怕李世民被晃瞎了眼,迷失了方向,就引经据典规劝李世民,薛收后被授予秦王府记室参军。后来又跟随李世民讨伐刘黑闼,之后被封汾阴县男。在武德六年,薛收和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受到李世民特殊礼遇,成为秦王府心腹

《旧唐书》:从平刘黑闼,封汾阴县男。武德六年,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与房玄龄、杜如晦特蒙殊礼,受心腹之寄。

薛收可惜的是在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较量最激烈的时候,已经去世了,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

武德七年,薛收重病,李世民命人用轿子,把薛收抬到秦王府,亲自为薛收披衣服,回忆往事,感慨良多!薛收591年去生,去世时年仅三十三周岁,英年早逝!

李世民登基后,曾回忆薛收的功绩,对房玄龄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薛收还在世,我会把中书令的职位给他啊!显然李世民对薛收功绩的认可,感叹失去了一位相才。

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李世民追赠薛收为定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因为儿子薛元超的缘故,又被追赠太常卿,陪葬昭陵。

河东薛氏在隋末,可不仅仅只有薛收出仕了,而且还有别的家族成员,隋末乱世,家族成员有的外王世充那边,有的跟随李渊起兵南下,有的占山为王呼应协助李渊(薛收),这也是大家族的安身立命之道,自古以来都是如此,鸡蛋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

薛收呼应李渊起兵,为何被李世民视为中书令人才?

其他家族成员情况

薛收有个堂侄河东三凤之一的薛元敬,应该是跟随李渊起兵南下了,建国之初618年,曾任职秘书郎,后被李世民任命为天策府参军兼值记室,杜如晦称他为“小记室”。李世民为皇太子时(没多长时间),任太子舍人。掌军府书檄和朝廷诰令,深得唐太宗的赏识

和薛收都是秦王府十八学士。

另一位河东三凤薛德音出仕王世充,后被李世民杀了。

薛收的姐姐(或妹妹)为李渊后宫薛婕妤,帮助李建成一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15: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高祖李渊的十大文臣,个个都官至宰相
说起唐朝初年的历史,大家很容易想到唐太宗李世民及他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将,反而会忘掉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以及武德朝的那些文臣武将,的确李世民及他麾下的哪些人在历史上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李
2023-06-05 19:30:00
李世民说谁不死,我定用之为相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重要臣子,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在这二十四人中,排名前列的大都是李世民的谋臣,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魏徵。这四人的名字可谓是
2024-06-15 15:13:00
唐朝名门望族河东裴氏,出了十七位宰相,他们分别都是谁?
...了河东裴氏在唐朝的第一位宰相。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逼降王世充、生擒窦建德,此前在窦建德麾下担任尚书右仆射的裴矩随即前往长安表示归顺,并被封为殿中侍御史
2023-02-26 19:39:00
李渊、李建成与李世民:唐朝初年的权力斗争与玄武门之变
...人们不禁对李渊的治国理政方式产生了疑问。相较之下,李世民在晋阳起兵到定都长安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将才,成功地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获得了彪炳全唐的功勋战绩。他担负起除大唐以
2023-12-22 05:41:00
...的太子,党,主要成员有魏征、李纲、窦轨等人,三是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党,主要成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宇文士及等人。三股政治势力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李渊晋阳起兵
2024-07-17 16:36:00
从史书来看,李渊建立唐朝,功劳最大的是李世民,你可以说:是李世民帮助李渊建立唐朝的。1、晋阳起兵晋阳(太原)起兵的主谋是李世民,早在晋阳起兵之前,李世民已经在不断结交士人,供养门
2024-07-17 16:02:00
...布衣之交,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投效,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颇有功勋,受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右仆射,迁
2024-06-06 06:44:00
...(今山西太原)县令,刘文静与晋阳宫监裴寂、李渊次子李世民极力拥护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唐朝建立后,刘文静就起晋阳起兵的三大元从功臣之一,在协助李渊起兵的过程中,刘文静能文能武,既
2024-07-17 16:49:00
李元吉的女婿,为何深受三代帝王重用
...,老爹是太常卿薛收,为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一。姑姑是李世民的侧妃,这样的家族就是门阀,就是士族,所以薛元超得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迁黄门侍郎,出任饶简二州
2024-06-30 21: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