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用好数字技术 赋能“双碳”管理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30 04: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余 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上指出,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推动数据共享、加强数字化技术创新应用、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等措施,可实现对碳数据的高效采集、存储和传输,为碳减排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从而加速“双碳”目标实现。

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

数字化技术发展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实时化数据采集和处理,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数据质量的影响。通过数字化监测和传感器技术,可大幅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确保核算、核查基础数据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二是数字化技术提供了更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使得对碳排放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更加精细化、实时化。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碳排放过程的全链路监测和随时掌握,有助于发现排放异常,并有助于挖掘节能减排潜力。

三是数字化技术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模型,它们能够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帮助评估碳减排措施的实施效果和经济性。通过优化碳减排策略以及措施的选择与调整,提高碳减排效果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碳排放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数字化助力面临挑战

近年来,我国新一代数字化技术产业规模效益日益凸显,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提升,行业应用持续深入,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整体规划和指导。虽然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在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但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数据难以共享和集成,导致数据利用效率不高,影响了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此外,标准和规范缺乏给数字化技术与“双碳”目标结合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对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持续发展提出挑战。

二是碳排放数据的全面性、时效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不足。监测设备的完善程度和监测范围的限制会直接影响碳排放数据的全面性。如果监测设备不够先进或者未覆盖所有潜在的排放源,就会导致部分排放未被记录,造成整体碳排放情况难以准确把握。监测碳排放要收集各种数据,经过整理、审核、分析等程序,最终形成完整的碳排放数据报告。由于整个过程耗时较长,导致碳排放数据时效性滞后,无法及时反映当前情况。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境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由于碳排放数据通常是由相关企业或组织提供的,因此不排除会有数据错漏和造假的可能。

三是“双碳”的数字化管理中产业链协同有待提升。“双碳”数字化管理需要涵盖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但不同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尚不通畅。信息共享不充分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影响协同决策和行动。产业链上的企业和机构使用不同的数据系统和技术平台,数据集成的困难阻碍了产业链中数据的流动和共享,使跨企业合作和决策变得复杂。

三方面发力加强数字化管理

针对“双碳”的数字化管理存在的挑战,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制定全面的数字化技术与“双碳”目标结合的顶层设计方案和指导文件,明确各方责任和合作方式,确保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建设跨部门、跨企业的数据共享平台,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和可溯源,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同时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数据共享合作机制,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可信度和安全性。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明确数字化技术在“双碳”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指导原则。建立数字化技术与“双碳”目标结合的评估体系,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参考框架和规划支撑。

二是充分借助物联网、算力网络、区块链等解决碳排放数据的全面性、时效性、真实性和可靠性问题。通过给潜在排放源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和设备,实现对碳排放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收集,并通过5G技术将数据传输至中心数据库,以支持更全面准确的碳排放数据记录。利用电信运营商的算力网络,加速碳排放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整理、审核和分析,从而提高数据报告的时效性,确保数据更及时地反映当前情况,有助于环境政策制定和调整。建立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和安全共享。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数据自动验证,降低数据伪造可能性,从而提高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是加强产业链各方协同,推动数字化技术整合,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规则。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将产业链上的各方连接起来,提供及时、准确的双碳管理信息。通过数据标准化和技术接口的制定,实现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的数据集成和共享,促进信息的流通与协同。促进产业链上企业和机构的数字化技术整合与共建,形成统一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共同研发和应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提高数据处理和决策能力,加强产业链上企业和机构的协同行动和决策。建立产业链上各方利益协调机制,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不同利益诉求和压力。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规则,确保各方在“双碳”管理中获得公平回报,增强协同管理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作者系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维谛技术Vertiv助力天津朝亚数据中心开启数字化运维之路
在AIGC引领的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算力需求的爆发,数据中心的高效精益运维管理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维谛技术(Vertiv,NYSE:VRT)基于丰富的
2024-02-28 21:30:00
本文旨在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和案例分析,本文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包括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
2023-07-08 05:47:00
...歆趋势一:数智技术生态协同、业务精简敏捷迭代、推进数字化业务网络构建。能源数字化转型在业务数据化、流程数字化、规则数字化等方面完成数字化基础建设。数智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2024-05-27 10:2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5G矿井、智慧防汛、数字乡村……近年来,“数字赋能+N”模式持续产出新成果,为高质量发展安装上了“智慧大脑”。在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网络化、数字化
2023-05-29 10:02:00
...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本文旨在探讨企业数字化管理中智能化决策与运营优化的重要性和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2023-09-16 04:53:00
...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在立足当前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尚存的问题,实现数字技术与文旅行业全面、有效、有机融合。一、
2023-10-04 06:54:00
...转自:中国医药报动态模拟助力医疗器械研发和监管——数字孪生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及展望数字孪生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模型模拟技术,采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创建虚拟模
2023-08-03 07:17:00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引领驱动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推进国家治
2023-03-17 00:20:00
发挥人工智能优势 提升数字产业集群竞争力
...中心内巡检。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渐扩大。进一步壮大数字经济规模、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扎实推进数实融合
2024-06-19 03:2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