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成语“纨绔子弟”经常被读错,纨绔到底是什么意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24 17:2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纨绔子弟”是指,旧时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这是一个贬义词。

作为一个非常容易读错的词汇,很多人经常将“纨绔”读成“zhíkuà”,不知闹了多少的笑话,其实,它的正确读音是“wánkù”,一定要切记。

那么,“纨绔”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先来说说绔(kù)。

绔又写作袴,即后来的“裤”字。但上古所谓“绔”,与今天的裤并不一样。

《说文解字》中说:“绔,胫衣也。”

《释名》:“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

可见,古代的绔很像后世的套裤,只有两只裤筒,而没有前后裆,穿在腿上后,再用丝绳系于腰际。

1982年,湖北荆州马山一号楚墓中,就发现了一条女主人穿在裳内的绔。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北方一带农村有时还能见到这种绔,不过只是春秋两季供老年人穿罢了。

绔的作用主要是御寒,比如《高士传》说:“孙略冬日见贫士,脱袴遗之。”

同时也证明了,古代的绔是没有裆的,若像今天的裤,脱起来怕没有这么容易了。

古代有钱人所穿的绔是很讲究的,其衣料用纨(wán),即织造较为细致的生绢。

所以,世人称富贵者为“纨绔”,并称其子弟为“纨绔子弟”。

再后来,“纨绔”又被用来指那些富贵而不务正业者。

比如:杜甫诗“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意思是,这世道艰难,腰缠万贯的纨绔子弟,整日里不愁温饱冷暖,而那些满腹经纶的儒学之士,却大多贫困潦倒。

又如,陆游在诗中说:“布衣儒生例骨立,纨绔市儿皆瓠肥”。

意思是,穷苦儒生骨瘦如柴,而纨绔子弟则胖得像葫芦一样圆滚滚。诗人对社会的不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关于“纨绔”的讨论,依然没有结束。

民间有一句俗语,叫“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没有任何人是不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就成功的。“爱之,适足以害之。”古今一理。

如今大多数家长的心态,就是富养孩子,不让孩子穷在起跑线上。

独生子女的一代,家庭环境优越,父母把孩子捧在手心里,要天上的月亮不会给星星,即使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也会创造条件,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

但是,一个孩子,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如果物质太过丰厚,要什么有什么,必然会产生惰性,从而没有幸福感,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人和动物都一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假若一只老虎,生下来就天天有肉吃,它还能在森林中奔跑、捕猎、觅食吗?它还能生存下去吗?它还能会成为兽中之王吗?

人也是一样,如果孩子一生下来就浸泡在富裕的生活中,孩子还能找到生活的方向吗?让孩子自己去认识这个世界,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那天在小区里,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指着一辆车对另外一个孩子说:“我爸爸的车比你爸爸的车好!”

我听了,心中很悲凉,本应天真、纯净、包容的孩子,却过早地学会了炫富与攀比。

而盲目的炫富与攀比,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更会助长他们过分贪图吃喝玩乐、不思进取的不良风气。

有一种教育理念值得借鉴: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不管你有多少钱,不管你有多少东西,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培养孩子勤俭、朴素、克制、忍耐的品质,告诉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大富大贵之家也好,小康世家也罢,富在起跑线上不可取,能使孩子受用一生的东西才是正确的人生观,是让孩子立足于世的本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父母爱情》中的“纨绔子弟”王海洋为何能逆袭成为大学教授?
《父母爱情》是由刘静编剧,孔笙执导、实力派演员郭涛、梅婷、刘琳、任帅、刘天池等主演的家庭情感剧,以上世纪五十年代直至新世纪之初时代沧桑巨变下“我的父母”的爱情为主线,演绎了几个家
2023-01-14 15:44:00
古代的“富二代”们究竟是如何生活的呢
在中国古代社会,纨绔子弟通常指的是那些出身富贵之家,过着优越生活的年轻人。他们往往不思进取,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与勤勉朴实的百姓有着显著不同。那么,这些古代的“富
2024-10-05 21:18:00
八旗制度:满族荣誉与纨绔子弟的起源
...,常常被后人借指为倚仗祖上有功于国而自己游手好闲的纨绔流氓子弟。汉人子弟要入仕当官都需要参加科举考试,但科举难度很大,有的人可能到白头都没能中榜。而八旗子弟则不同,可世袭官职
2023-10-22 07:16:00
《似锦》隐藏爽点:郡主才是渣男克星!
...突然开了个脑洞:要是她不和女主姜似为敌,去收拾那些纨绔子弟和渣男,那剧情得多爽!郡主权势碾压,渣男秒怂郡主可是长公主的掌上明珠,那权势滔天的劲儿,在剧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挥鞭
2025-05-02 01:03:00
韦应物:从纨绔子弟到文学巨匠的华丽转身
...他的年少时期很“任性”来着,完全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作为一个官宦子弟,还备受唐玄宗的“宠爱”,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典型的“官二代”。这样的出身和殊荣,造就了他目中无
2023-11-10 14:46:00
他是历史有名的“活阎王”,专杀纨绔子弟
...,愣是给自己弄了一个“杀阎王”的名号,成为了一个个纨绔子弟的克星。如此一想彭玉麟真的是给曾国荃情面了,至少他只是让曾国藩杀了曾国荃而不是自己动手。四、“杀尽”权贵家纨绔子弟,
2023-06-11 13:51:00
首播将至!新一部古偶剧定档,贴身丫鬟×纨绔少爷,冤家逗趣
...、马睿、耿一正等联袂出演。讲述的是贴身丫鬟单单单与纨绔少爷裴沛欢喜冤家斗智斗勇的爱情故事。古灵精怪的“生意精”单单单,一心想要成为荐玉师,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接下招聘告
2024-06-26 11:42:00
秦朝铁血名臣彭玉麟,专杀纨绔子弟被称为“活阎王”
...阎王”的历史人物,更是一道耀眼的风景线。他专门追捕纨绔子弟,让人闻风丧胆,但却因其强大的势力和独特的地位,安享晚年,无人敢动。这个身影深深地镶嵌在历史的画卷中,他的故事仿佛是
2024-02-04 21:36:00
不看后悔!顾九思的勇气和责任感震撼人心!
...剧情超级吸睛,男主角顾九思也超级帅气,而且他从一个纨绔子弟变成了一个有责任的丈夫,简直是大家梦想💭中的完美男友。说起顾九思,一开始真的是个王八蛋😠。他为了刁难柳玉茹,还想着威
2023-07-14 06: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