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三国中,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刘禅不再设置丞相一职,历来众说纷纭。更有甚者说诸葛专权欺压后主,以至于刘禅造成心理阴影,不敢再立丞相。这些想法既是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明的污辱,也是对后主刘禅名君的诽议。不设丞相原因有三。
原因一,出于对诸葛亮的敬重。诸葛亮死后,整个蜀汉朝堂,没有一个人的威望和功绩,有资格成为丞相这个官职的继任者。刘禅给诸葛亮上的谥号是“忠武”,在臣子这个身份里,“忠武”这个谥号的含金量绝对是最高的,没有之一。后世获得这个谥号的人仅有再造大唐的郭子仪,民族英雄岳飞,明朝开国功臣之首常遇春。
原因二,丞相这个官职的权力实在太大了。蜀汉的官制非常复古,比如诸葛亮这个丞相职位,他是集决策,执行,审议三大权力于一身,而且还是覆盖了军政两个方面。另外,这个丞相职位还有开府的权力,等于说,谁做了这个丞相,谁就可以在自己家里另设一个独立的小朝廷。毫不夸张的说,连皇帝后宫选妃这种私事,丞相都是有权干涉的。如果说刘禅即位之初,因为年龄小,加上有刘备遗言,所以他愿意被诸葛亮丞相管着。那诸葛亮去世时,已经27岁,在位12年的刘禅,肯定是不会愿意再出现一个诸葛亮这样的人来管着他。不怕有诸葛亮的权力,就怕有诸葛亮的权力,但没诸葛亮的能力。
原因三,丞相一职兼职太多。诸葛亮去世时,他的身上不止有丞相这一个官职,他还另外兼着录尚书事,司隶校尉,益州牧这三个位子。录尚书事的意思是能总管朝廷内外的大小事务。司隶校尉的意思是能监督朝中一切官员。益州牧的意思是能总领益州的一切权力,包括治安,民政,军事等。问题是当时蜀汉的基本盘就只有一个益州,没别的州了。所以当时的刘禅还面临一个问题,如果继续保留丞相这个官职,万一后面有人真的当上了,那像诸葛亮之前兼着的那三个位子,要不要继续给这个人兼职?如果给他兼,那就等于搞出来一个二代诸葛亮,如果不给他兼,朝中大臣又会说闲话。与其前后不是人,不如直接去掉这个丞相这个官职,这样既可以分化权力,还可以用敬重跟怀念诸葛亮的理由来拉一波好感,赚大了!
所以诸葛亮去世,刘禅不设丞相,既是出于对诸葛亮的敬重,也是为了蜀汉政权的稳固。但有一点我们要铭记,这样做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否定千古名臣诸葛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