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言: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与魏国的司马懿大军对峙,日益操劳的诸葛亮一病不起,最终病逝在渭水之畔。临死前,诸葛亮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安排,一是如何把十万北伐大军安然撤回汉中,一是选定未来的蜀汉丞相接班人。那么很多人就会问了,为何诸葛亮推荐蒋琬在他死后接班当丞相,而不是选择姜维接班呢?
蒋琬有何才能?诸葛亮为何偏偏会选中蒋琬?
年轻时期的蒋琬好学,聪明过人,仪态轩昂,气度不凡,诸葛亮称赞他“讬志忠雅、社稷之器”,是可以嘱托后事的良臣,后世将蒋琬、费祎、董允与诸葛亮合称为“蜀汉四相”。
诸葛亮出兵汉中时,蒋琬与长史张裔一起管理丞相府的一切事务,诸葛亮北伐期间,蒋琬在后方负责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深得诸葛亮的栽培与信任,诸葛亮曾表示蒋琬应该与他一起承担起复兴汉室的重任。
蒋琬是当初跟随刘备一起入蜀的荆州派势力的,早先蒋琬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培养,并曾密表后主刘禅可以作为以后丞相的接班人。
诸葛亮死后,蒋琬接班,被任命为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主政期间曾想以水路进攻上庸等地,受到阻拦后,任命姜维经略凉州来消耗魏国的国策等,可惜壮志难酬,病重离世。
姜维忠于蜀汉,得诸葛亮赏识和重用
姜维与蒋琬一样,同样忠于汉室,也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姜维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投降的。诸葛亮辟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第二年诸葛亮后来给蒋琬写信,称姜维是凉州上士,有胆略,并让姜维统领五六千虎步军,后迁升姜维为中监军征西将军,姜维作为魏国的降将,诸葛亮如此重用,也可见对其的赏识。
蒋琬与姜维都是诸葛亮欣赏和重用的人,为何会选中蒋琬接班当丞相而不是姜维呢?这里面就是诸葛亮的治蜀国策和用人之策的高明之处了,我们来分析一下。
1.两者的身份不同。蒋琬和姜维的身份注定了诸葛亮对两人的安排。刘备和诸葛亮是荆州外来势力占据益州的,荆州派治蜀一直是诸葛亮的国策,蒋琬是跟随刘备入蜀的从龙之臣,而且颇具才干,在诸葛亮多年的悉心栽培下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姜维是公元228年投降的,到公元234年,也才6年的时间,姜维作为魏国降将的身份有对汉室的忠心,可以领一支偏师,但绝不可以担任军政一把手,要不然蜀汉在诸葛亮死后就会瞬间土崩瓦解,这个结果诸葛亮肯定早就预料过。
2.两人的长处不一样。诸葛亮也是十分懂得识人用人的(除了马谡),蒋琬擅长处理政务,前面讲到诸葛亮北伐时期,多有蒋琬处理国家的事务和保障后勤兵员供给,说白了蒋琬就是诸葛亮在成都的代言人。姜维不一样,姜维非常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作为统兵打仗,明显姜维更胜一筹。
3.诸葛亮死后复杂的形势。诸葛亮死后,军中就爆发了杨仪与魏延的内讧,差点导致北伐大军自相残杀,蜀汉需要一个能稳定局面的人物,蒋琬无疑是合适的,毕竟多年在朝中处理政务,深得诸葛亮与刘禅的信任,威望与关系可以压得住局面,杨仪日后虽然对蒋琬出任丞相颇有微词,但大局已定也无可奈何。
总结:诸葛亮死后选择蒋琬接班当丞相接班人,而不是姜维,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诸葛亮预料到死后的形势,蜀汉需要的是一个可以稳定局面能保境安民的接班人,加上诸葛亮荆州派治蜀的国策,颇具才能的蒋琬才是接班人的最佳人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8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