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末代皇帝溥仪珍宝的去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0 19:3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2003年7月,乌克兰首都基辅举办了一个不起眼的收藏展。但展出的物品却让国人大吃一惊,因为有400多件珍宝全来自中国。

俄罗斯和乌克兰媒体纷纷进行报道,人们发现展品中的一把金剑,就是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的他最喜欢的那把剑,其他展品也大多出自清朝皇宫。

历史上,乌克兰与中国并无太多渊源,他们是从哪里搞来这么一大批中国宫廷珍宝的呢?国内文物专家分析后认为:这批文物的来路绝对不简单。

聊聊末代皇帝溥仪珍宝的去向

溥仪退位后皇宫内偷盗成灾

明朝建立了紫禁城,清军入关后据为己有。明清两个朝代共24位皇帝,从各地搜刮来的各种奇珍异宝,均存放于紫禁城内。近些年文物部门对故宫内的珍宝进行了统计,仅一级文物就有一百万多件。

辛亥革命后,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加上后来政局动荡,北洋政权更替频繁,满清皇室权威一落千丈。故宫内的珍宝开始大量外流,流出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王公大臣、太监奴仆们偷盗

树倒猢狲散,满清的遗老遗少们为了谋后路,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们首先就盯上了故宫内的珍宝。

据溥仪后来回忆,内务府内从上到下,从太监到大臣几乎人人都参与了偷盗,只要一有机会就偷。

太监们有的撬锁打开库房,有的是利用当差的便利偷。王公大臣们则利用帮清室办理抵押借款时偷一部分,有的干脆以借出的名义据为己有。

整个皇宫偷盗成灾,连溥仪刚买的大钻石也被偷了。由于此前从未清点过故宫内的珍宝,没有人说得清到底被偷了多少。

溥仪的外国老师庄士敦告诉他,地安门大街两旁陆续开了很多古董店,店内销售的都是故宫内的珍宝,而开这些店的人大多是太监或满清官员。

溥仪对于珍宝被盗毫无办法,他曾对太监动刑,还悬了重赏,但未获得任何线索。他决定清点宫内珍宝,不料太监们害怕暴露竟点了一把火,使建福宫附近的库房化为灰烬。

由于字画和珍宝都被烧毁,内务府进行招标。一个金店以50万元的价格买下灰烬的处置权,后来提炼出来的黄金竟多达17000多两,可见损毁珍宝之多。

聊聊末代皇帝溥仪珍宝的去向

溥仪(右一)在御花园内

第二、溥仪自己也盗

清朝灭亡后,北洋军阀们为了争权不时发生冲突。清室明白在皇宫里住不久,为了筹集资金谋划后路,他们也将目光投向故宫内的珍宝。

这批珍宝理论上属于国库,溥仪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拿,而是想了一个鬼点子。当时他的亲弟弟溥杰和堂弟溥佳在宫内陪读,他便以赏赐的名义让他们把珍宝带出宫。

赏赐活动从1922年7月开始,持续了将近半年,运出宫的珍宝是古书和名画。选这些的主要原因是便于隐藏,不会引起看守部队注意。这些宝贝每一件都是精心挑选,属于无价之宝。

而其他小件的金银珠宝,便于隐藏的,则直接带出,这部分更是不计其数。直到1924年11月,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皇宫,又公开带走了一批珍宝。

溥仪到底拿走了多少珍宝呢?专门替他管理珍宝的严振文解放后回忆,1925年溥仪在日本人护送下由北京迁往天津租界,带去了大部分珍宝,其中包括:

法书名画手卷1300多件;法书名画册页40件;挂轴21件;宋、元版书200多部。殿版书3箱,内装部册不详。大金库两个,内装两个皮匣、手提小金库30余个。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宝《曹娥碑》《二谢帖》,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第三、公开变卖

按照《清室优待条件》,国民政府每年拨400万元,供清室使用。但清室生活奢靡,领到这笔巨额拨款仍然入不敷出。加上后来北洋政府经常拖欠,清室只能靠变卖故宫珠宝维持奢靡生活。

1922年溥仪大婚,清室要求按照光绪皇帝大婚的规格举办,但根本拿不出钱。于是向北洋政府索取,无奈北洋政府也没钱。最后只能收集了42箱文物古玩和金银珠宝,拿到北京盐业银行低价抵押了40万元现钞票。

清室陆续向盐业银行低价抵押了三批珍宝,包括瓷、玉、铜、雕器等共1997件,共借款129万银元。其中最昂贵的当数16只金编钟,这是为了祝贺乾隆80大寿而制,用了13647.2两黄金铸造而成,价值连城。

清室自然还不上这笔钱,盐业银行将大部分盗运出国,售与英、美、法等国的商人。

聊聊末代皇帝溥仪珍宝的去向

溥仪与裕隆太后在建福宫前

在天津搞复辟被坑无数珍宝

到溥仪被赶出皇宫后,优待费也被降为50万元,但他为了维持皇帝的排场,仍要过奢靡的生活。他先是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后在日本人挟持下住进了天津租界,在天津7年间,从北京带来的珍宝仍在不断外流。

第一、维持奢靡生活,开支巨大

溥仪刚到天津便买了三辆汽车:一辆专供兜风使用、一辆供冬、春两季使用、一辆供夏季迎宾使用。

另外还购买了钻石、钢琴、钟表、西装、皮鞋等大量高档消费品。受外国老师庄士敦影响,溥仪把自己打扮成外国贵族模样,穿着极为考究。

每次外出都要穿最讲究的英国料子西装,领带和袖子上都别着钻石饰品。戴着德国蔡司公司制作的眼镜,手持文明杖,喷着各种名贵香水,还养了三条德国猎犬。

皇后婉容本来就是在天津长大的大小姐,她消费门道比溥仪更多。皇妃文绣与婉容争风吃醋,婉容买的东西,她也一定要买一份。而文绣买的东西,婉容也一定要买一份。于是形成了竞争性消费局面。

尽管溥仪已经搬到天津,但他在北京、辽宁等地设立的诸多机构,比如“留京办事处”“驻辽宁办事处”“宗人府”“东、西陵守护大臣”等仍然要固定支出,大概15000多元,此外在天津每月还需要开支大约10000元。

聊聊末代皇帝溥仪珍宝的去向

溥仪与婉容

第二、秘密开展复辟运动

溥仪迁往天津名义上是为出国留洋,但心心念念的仍然是“恢复祖业”。

这段时间,他不仅找来了许多遗老遗少,与各国使馆往来密切。还频繁与一些失意政客、旧军阀联络。要笼络台面上的人物,必要要付出一定的花费。

大富豪往往不担心儿子没能力没志气,因为即便儿子整天吃喝玩乐,老子赚的钱也够他花几辈子。大富豪怕的是儿子既没能力又想来接班,最后把企业整黄了,还欠下一屁股债。

很不幸,溥仪就属于后者。

溥仪与奉系军阀关系密切,见过张作霖、张学良、张宗昌等人,为了维持与奉系的联络,他认识了一个叫刘凤池的中间人。

此人由张勋的手下许兰州介绍,一开始溥仪对他很信任。刘凤池也不绕弯子,挑明了说:“你想联络大人物就要拿古玩字画,写那福寿字、春条,别人看不上。”

溥仪很慷慨一批一批地给他送去值钱的东西,后来竟发展到刘凤池指定要某种宝物。比如借口拉拢奉系的荣臻、马占山、张作相等人,指明要10颗朝珠。为了拉拢一个姓穆的人,指明要珠顶冠上的那颗珠子。

刘凤池擅长PUA,每隔三五天就要给溥仪写信,安抚他说:“成大事不拘小节,要真才就得多花钱。”

至于给了刘凤池多少,溥仪自己也说不清,后来他回忆:如果刘凤池报告的笼络对象属实的话,差不多奉系旅长以上人物、拥有40万众的红枪会首领、占山为王的草莽英雄都拿了溥仪的珍宝。

像刘凤池这样的人物,溥仪可以说出一大串。这让溥仪产生了幻觉,总认为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就可以举事了。

但现实给他泼了一盆大冷水,1928年春孙殿英把慈禧的墓盗了,溥仪大怒要求严惩,却没一个人响应。此时他才彻底醒悟,军阀是靠不住的。

这种挥霍无度,毫无边际的开支,再多收入也难以支撑,溥仪只能靠变卖珍宝维持。

但天津文玩店知道溥仪卖珍宝后联合起来坑他,溥仪曾拿出一批珍宝跑了好几个店,报价都是6万元左右。其实这些店早已经串通好了,统一报价,收到货后利润平均分。

溥仪知道卖亏了,后来拿差不多的东西卖给外国人则卖出了60万元的高价。

聊聊末代皇帝溥仪珍宝的去向

溥仪居住过的天津张园

一件珍宝只能换一个馒头

1931年11月,溥仪在日本人威逼利诱之下前往东北,他派人将从宫内偷出来的文物分批运到东北。这批珠宝存放在长春伪皇宫一栋白色的小楼内,总共装了30多箱。

好景不长,1945年8月9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苏军进入东北。日本关东军司令匆忙要求溥仪迁往通化大栗子沟。通化地区地势险峻,此前日本已经在此修筑了坚固工事,准备对抗苏军。

溥仪自然是想把所有珠宝都带走,但情况紧急,现实不允许。

溥仪精挑细选,选出120件手卷、字画,共装了4箱。其中包括王羲之、柳宗元、韩愈、怀素、欧阳修等名家的作品。

此外,原存在溥仪客厅的18个手提金库、溥仪寝宫内的手提小匣子全部带走。其中装的大多是明清两朝皇宫的旧物,件件都是珍宝。

溥仪走后,留在伪满皇宫中的珍宝遭宫内人员哄抢,大量物品损坏或流落民间。

几天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打算把溥仪送去日本,由于飞机小,能带的人有限。溥仪挑选了几个近亲、侍卫及一些珠宝。

由于原先的箱子上都印有伪满国花兰花,溥仪不敢再用,随手抓了一只装电影放映机的箱子装了整整一大箱。

溥仪乘飞机走后,日军也撤离了通化,只剩下溥仪的亲属和随行人员群龙无首,处于混乱之中。从长春带来的物品还有40多箱,有的侍从趁夜间潜入,挑贵重易携带物品装入私囊,随后一哄而散。

由于伪满钱币已经作废,逃离伪满的人员在回家路上没有钱,只能变卖珍宝,有时候一件珍宝只能换一餐饭甚至一个馒头。在东北的大栗子沟、临江、通化、长春、沈阳等地的旧货铺、废品堆里常有故宫珍宝出现。

直到东北民主联军进入通化后,才将剩下的珍宝接管。

聊聊末代皇帝溥仪珍宝的去向

伪满官员

溥仪原本要去日本,不料在在沈阳东塔机场换机时被苏军俘虏,后被押往苏联。

一路溥仪都遭到看押军官的勒索。根据溥仪身边的人回忆,他在苏联期间“送”出去的金怀表、戒指约12支、金手镯2只、金链1条,大小宝石数十块、金笔四五支,金柄剪刀5件左右,此外还有金别针、金烟盒和汉玉。

这些只不过是小头。溥仪与其他伪满官员关押在一起,但各自的心态完全不同。伪满官员大多希望回国,溥仪则希望留在苏联,他认为自己回国必死无疑。

溥仪并非喜欢苏联,他只是希望保住一条命,将来再转往其他国家。因此一到苏联,他就不断写信向各级看押人员表明心迹,这种心态完全被拿捏。

伯力州内务局局长一次特意宴请溥仪,席间对他说:“现在苏联虽然胜利了,但战后创伤很严重,又遇上大旱签收,困难很多。希望能大力支援。”

溥仪自然明白不能“敬酒不吃吃罚酒”,他决定将自己携带的宝贝捐出,并借此机会再次提出留在苏联的申请。

考虑到以后还打算转到别国生活,他又不肯全部交出。侍卫李国雄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好办法。我们前文提到过溥仪的宝贝装在一个装电影放映机的箱子里,这个箱子很深,在里面做一个夹层,根本看不出来。

溥仪精选出来的珠宝、首饰等物品总468件,藏在夹层中。实在装不下的宝贝,就分散给自己几个亲属和侍卫保管。随从们想法设法藏宝贝,连肥皂里都塞满了金首饰。

那些体积较大、不易收藏的金瓶、金碗等珍宝则交给了苏联政府。

聊聊末代皇帝溥仪珍宝的去向

溥仪被俘

不过身上藏着大量宝贝总归是不方便的,溥仪害怕被看守人员发现,那样就显得自己诚意不足,留在苏联的申请可能会被驳回。于是,溥仪产生了弃宝的念头,他下令随从毁弃了大量珍宝。

他先是挑选出质量稍差的500粒珍珠,让李国雄放在火炉中焚毁。后又命令李国雄用铁锤砸碎一批钻石,但钻石太硬,只能扔到烟囱里,或埋在花盆中。一些嵌有宝石的金手镯被扔到河内。

让溥仪失望的是,他未能留在苏联,于1950年8月被移送回国。他上交给苏联的一批珠宝同时也被移送给中国,但据接收人员回忆,数量不多,显然有部分被留下了。

当年被关押的其他伪满官员随身也携带着大量珠宝,尤其是伪满总理张景惠,想必他们也与溥仪有同样的遭遇。

抗美援朝期间,溥仪主动将原先藏在箱子夹层内的468件珍宝上交给政府。

溥仪特赦后,政府给予了他很大的优待。尤其是他结婚后,专门拨给一座小院子,工资涨到200元每月。那是60年代初,这个工资水平足以让绝大多数人羡慕。但溥仪对钱没什么概念,常常不到月底就花光了。

留在苏联的部分被划归给苏联国家特别档案馆,藏在伯力一间仓库内。但这批珍宝数十年都没人动过,直到苏联解体。

苏联军,队和政府中有不少乌克兰人,解体时极为混乱,连武器库都都无人管理。这批珍宝也许就是在混乱期间被人卖了或者据为私有,并被带到乌克兰,后来又出现在私人收藏展上。

曾有国内文物专家专程前往乌克兰想一睹珍宝真容,却再也打听不到这批珍宝的消息。

聊聊末代皇帝溥仪珍宝的去向

回国改造的溥仪

尾声:

溥仪退位后,虽然失去了权力,但守着故宫内的稀世珍宝,几代人也吃不完。

但他为了“恢复祖业”,违背历史潮流,到处寻找复辟机会,甚至不惜投靠日本人当汉奸,最终身败名裂。他一路奔走,期间随身携带的无数珍宝损坏或者流失国外,最终孑然一身。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国家的灾难,让人痛惜不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比孙殿英和温韬还要可恨的“盗卖国宝”的皇帝是谁
...己家的东西吗?1908年光绪和慈禧先后驾崩,年仅三岁的溥仪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这宝座还没坐热,就被迫退位了,因为清朝灭亡了,而这也意味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终结。但是国
2024-03-26 17:06:00
清朝灭亡后,溥仪有多少私有资产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按照习惯我们更喜欢叫他溥仪。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其他的皇帝相比他是一个亡国之君,而在亡国的时候溥仪刚满六岁,所以很难将亡国的原因归结到他的头上,但是他却
2024-03-19 15:51:00
众所周知,溥仪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清末民初南京临时政府与清政府议和代表商定的有关清帝退位的条件。经过南北
2023-03-15 21:28:00
清朝惊天巨案,紫禁城“失窃案”,几乎搬空了整个皇城
...说到这件惊天巨案,那还要从这位孩子说起。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
2023-01-06 20:14:00
你知道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还有多少钱吗
...,有一个皇帝却是例外,他就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不过,由于清帝是主动宣布退位,所以得到了《
2023-01-11 14:28:00
末代皇帝溥仪也有挨饿的时候?他的巨额财产哪去了?
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他在北京城短暂停留后,携带家眷到天津日租界定居。在离开紫禁城之前,溥仪已经把皇宫里珍藏的大量古玩珍宝转移到了宫外。这些东西,都是价值
2022-12-14 14:58:00
溥仪被赶出皇宫时,将此物缝在衣服里26年
有清朝延国祚296年,共传12帝,其中末代皇帝溥仪可谓是最为"悲催"的一位;辛亥革命爆发后,全国各地争相竖起反清大旗,溥仪皇帝被迫在1912年2月22日宣布退位,清朝就此覆灭;溥
2022-12-21 21:38:00
溥仪为什么会捐出陪伴出逃26年的国宝
不知不觉中,原来今年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不情不愿兼不知不觉下,宣布退位110周年了。1912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于武昌爆发的气势下,以及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的逼迫下,由大清帝
2023-03-02 12:11:00
清朝灭亡后,那些妃子宫女都去哪里了呢
...子宫女都去哪里了呢?1924年,冯玉祥派人进入紫禁城。溥仪收拾了一些金银财宝,无奈之下离开了皇宫。临走时回望巍峨宏伟的宫殿,心中万分酸楚,我曾经拥有这一切,转瞬却飘散如烟。其
2024-06-15 16: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