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09 12:17:00 来源:康之道

王阿姨患有糖尿病已经十多年,是一个老病号了。刚得上糖尿病的时候,还是口服的降糖药。后来随着岁数越来越大了,身体内的胰岛功能越来越差,胰岛素分泌的越来越少,血糖控制愈发不稳定,近一年不得已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

一开始学习使用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就令王阿姨十分头大,这些什么注射笔啊,社区医生教了她很多次才会用。还好王阿姨还会用手机,每天都需要设好闹钟定时注射胰岛素才不会忘记。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平时都是王阿姨自己一个人住,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伴已经走了很多年。所以社区医生特意叮嘱王阿姨一定要随身装着糖或者饼干,如果什么时候感觉头晕、无力等不舒服,一定赶紧坐下,补充糖分,避免出现低血糖

这一天周末,王阿姨的子女趁休息来探望王阿姨,王阿姨正要注射胰岛素,听见门铃响起,王阿姨着急去开门,匆匆安装上注射笔,快速的扎到肚皮上,便赶忙去开门。

没过多久,不过是一家人在沙发上坐下来聊会儿家长里短的时间,王阿姨看时间差不多了,刚要起身去厨房做饭,还没迈出第一步,便感觉一阵天旋地转,一瞬间两腿发软。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好在身边坐着人,后面就是沙发,大儿子赶紧扶住王阿姨,看她脸色苍白,满头是汗。觉得王阿姨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四下寻找高糖食物,赶紧让王阿姨服下。

缓了好一会儿,王阿姨的面色才红润起来,感觉力气恢复了一些。仔细一看,原来是把胰岛素的剂量注射了,加上匆匆忙忙的,可能进针也深了一些,才导致王阿姨发生了低血糖。

这可把子女们吓坏了,多亏这是旁边还有人在,如果平时家里只有王阿姨自己一个人,一旦低血糖发作,很可能都无力呼救,这种情况就十分危险了,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多,病人年龄愈发年轻化,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病,一旦开启药物治疗往往便需要终身治疗。

糖尿病的核心在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不足这两点。随着糖尿病的缓慢进展,很多患者的胰岛功能还会进一步损伤,健存的胰岛β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形成胰岛素的绝对不足,需要补充外源胰岛素或者开启胰岛素替代治疗

胰岛素替代治疗也是一项长期的治疗,甚至有一些患者需要一天注射几次才能使血糖波动较为平稳。目前我国常用的胰岛素类型包括速效、短效、中效、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等,后者由于变异性更小和安全性较高的优点,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基础胰岛素。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由于注射胰岛素大多数由患者本人或者其家人以及陪护人员完成,对于胰岛素注射的操作,需要一个培训和学习的过程。患者本人或家人要对相应的操作要点、操作注意事项熟记于心,并对常见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有初步识别的能力。

所以糖尿病患者对于胰岛素的使用应该小心谨慎,规范且规律用药,这样才能够保持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一、危害1:出现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注射的胰岛素都是经过人工提取合成的外源性胰岛素,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体内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基础胰岛素。

外源性胰岛素与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具有相似的特性,能够发挥与其类似的效果与作用。都能够促进外周组织细胞转运并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以达到稳定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作用。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是由于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时间、部位以及注射后进食过少或进食不当导致的。往往多见与初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或者老年患者。

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使用胰岛素。应重点关注每次注射的胰岛素剂量和频次,以及注射时间。注射剂量的准确是疗效的最基本保证。

注射前一定要核对好胰岛素使用剂量,剂量过小导致降血糖效果不尽如人意,剂量过大则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药物剂量不可随意调整,否则会影响药物降糖疗效。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再者,患者一定要熟知自己使用的胰岛素剂型是属于哪一类,剂型决定了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和频次,长期规律用药也是保证药物疗效的很重要方面。

比如速效、短效和预混胰岛素这三种类型都是在餐前注射的,因为作用时间较短,起效快,所以往往每日三次于餐前注射。而长效胰岛素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起效平稳,往往每日仅需注射一次。

而且,餐前注射胰岛素之后,一定要按照时间进食,使胰岛素向细胞内转移葡萄糖的作用高峰与进食后的糖分吸收入血的高峰及血糖波动峰值相重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胰岛素的作用来达到稳定血糖的作用。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除了按时进食以外,还要注意饮食类型和热量。胰岛素注射后进食不当也会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所谓进食不当就是指,饮食量过少或者摄入的糖分偏少,相比之下,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强于食物的升糖作用,从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尤其是对于像王阿姨这样的独居中老年人来说,很容易因为胰岛素的使用不当而出现低血糖,一旦头晕无力发生跌倒或摔伤,常常难以自救或呼救,而延误诊治,出现生命危险。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因此,教导这样的患者熟练掌握注射技巧和要求,并学会尽早识别低血糖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低血糖外,皮下脂肪增生也是胰岛素注射常见的危害之一。二、危害2:导致皮下脂肪增生

随着胰岛素剂型和注射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发生皮下脂肪萎缩或者淀粉样变的现象现在已经相对少见。相比之下,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导致的皮下脂肪增生越来越常见。

皮下脂肪增生是与胰岛素注射有关的,发生在局部注射部位的一种不良反应。患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皮肤上鼓了个包,这便是皮下脂肪增厚,由软变硬,出现硬结或肿胀。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那么如何知道有没有发生皮下脂肪增生呢?大部分的皮下脂肪增生都可以通过外观的视诊或触诊来进行评估和判断。如果视诊和触诊不能明确的皮下脂肪增生,还可以通过B超来判断,临床将此种增生称为亚临床皮下脂肪增生

综合我国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发现,我国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的概率平均为38-59%【1】。使用时间越长,患病时间越长的患者,出现该不良反应的风险也就越高。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研究者发现,在年龄大于65岁且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时间超过1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的患者比例将增至79%【1】。

出现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增生后,会影响同等剂量胰岛素的吸收,从而不得不调整胰岛素用量,导致药物对于血糖的控制作用下降,出现血糖水平的异常波动,使得血糖长期稳定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目前研究认为,多种因素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皮下脂肪增生,不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是其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可以通过患者宣教等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将大大降低胰岛素使用者的健康威胁。

不规范注射的最常见错误在于没有按照要求轮换注射部位。综合可操作性和皮下组织状况等因素,人体推荐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是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注射胰岛素时,应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比如可以将等分为不同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下一周按照顺时针方向改变注射区域

长时间在同一区域或者相对局限的区域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影响局部脂肪的合成,造成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皮下脂肪增生。

研究显示,在一张信用卡大小的皮肤区域连续进行3个月以上的胰岛素注射,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的比例超过4/5;然而将注射区域扩大至明信片大小时,这个比例将下降至不到1/5【1】。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再者便是重复使用针头以及针头的长度。研究显示,重复使用次数越多,针头长度越长,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的概率越高。针头长度超过8mm时,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率超过一半【1】。

最后,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还与胰岛素剂型和使用时间相关。胰岛素注射治疗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脂肪增生。而且,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比胰岛素类似物发生该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

以上这些因素中,大部分都是患者通过增加对于胰岛素注射技术的了解便能自行控制及避免的因素,因此广大的胰岛素应用者应该注意规范胰岛素注射方法。小结:

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有效且常见的一种药物治疗,很多像王阿姨那样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血糖达到理想水平的患者,往往需要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

但是胰岛素注射治疗是一项有着技术门槛的治疗方式,如果长时间注射胰岛素,低血糖和皮下脂肪增生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重者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

这两种不良反应的出现往往与胰岛素用药不规范相关,相关的因素包括括胰岛素剂量和剂型、不规范注射、使用时间、针头不合理使用等。

长期使用胰岛素,也要警惕出现以下最常见的两种风险

广大的胰岛素使用者在日常血糖管理中一定要熟知胰岛素注射的相关技术要求,并具备早期识别不良反应发生的意识,以降低胰岛素注射对身体的危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胰岛素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分享给你~
胰岛素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胰岛素也不例外。虽然它能有效帮助糖友管理病情,但长时间注射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今天,世颐堂带你深入了
2024-12-12 10:43:00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咋回事?有那么神奇吗?能治愈糖尿病吗?
在糖代谢异常管理的世界里,胰岛素强化治疗像一道曙光,照亮了那些长期与血糖不稳定作斗争的人们的希望。不同于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关注血糖数值的控制,而是深入到糖代谢
2024-01-23 12:23:00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脏病,应该如何选择降糖药?医生提醒:要慎重
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2型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会对动脉血管造成持续性的损害,可能引发心脏病、脑梗死、肾功衰竭、脑出血、失明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2023-07-09 22:52:00
当胰岛素水平过高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胰腺癌
...症类型,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相关。对于那些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警示。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
2024-01-18 09:42:00
医生警示: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两大不良影响
胰岛素,作为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在糖尿病治疗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注射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然而,就像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
2024-01-24 12:31:00
从血糖达标到优质达标!新手段助力,探索实现糖尿病全面管理
...味地追求血糖达标,可能会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因此,胰岛素治疗不仅仅是血糖控制达标,还要保持血糖达标和低血糖发生风险之间的平衡。”中国是预混胰岛素大国,目前仍有不少2型糖尿病患
2023-02-02 18:09:00
身体缺什么会引发糖尿病?如何补充?详细了解下
...病呢?今天我们来详细一、缺乏什么会引发糖尿病1.缺乏胰岛素: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健康状况,这是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产生,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所致。如果没有胰岛素,身体无法正确
2023-01-28 22:05:00
为了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早餐?
...“糖分调节器”,时刻监测着血糖水平,并根据需要分泌胰岛素,然而,不良的饮食习惯,特别是早餐的选择,却可能对胰岛造成难以察觉的损害。01胰岛:糖尿病背后的隐形守卫在人体内部,胰
2024-01-20 06:05:00
停用厨房“2种调料”,警告:不要让嘴“腐蚀”胰岛
...调料,如糖浆、果酱和糖粉等。大量摄入高糖调料会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加重胰岛的负担,长期而言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并对全身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二、高盐调料对胰岛的危害1.盐分
2024-11-17 09: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王伟明:别让眼睛变成“沙漠”——聊聊干眼症
王伟明:东城中医医院儿科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出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日上午。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青少年近视、弱视
2025-10-15 16:11:00
达巢达精等亮相浙江省中医领域会议,产学研融合绘就发展新图景
9月20日,为期两天的2025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学术年会在温州圆满落幕。本次会议汇聚了20余位权威专家,以“中医药守护生殖健康”为核心
2025-10-15 11:5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韩峰:别让“小腰板”悄悄变形!青少年脊柱健康保卫指南
韩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针灸推拿学硕士,脊骨神经医学认证医师。从事针灸整脊工作10余年。通过陈朝晖教授脊骨神经医学教育脊柱及四肢关节技术认证
2025-10-15 10:39:00
《心灵导航》| 别让“心累”拖垮你!专家教你4步走出职场情绪内耗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阮晓燕)“没干重活却累到瘫倒,写方案纠结标题两小时,领导没回消息就脑补出错”——你是不是也在经历职场情绪内耗
2025-10-14 17:54:00
东城中医医院儿科职业医师柴雨欣:反复呼吸道感染,孩子成长路上的“健康绊脚石”
柴雨欣,东城中医医院儿科职业医师,每周二、周三全天和周日下午出诊。擅长针药、推拿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及相关情绪问题,小儿咳嗽
2025-10-14 09:58:00
稳血压 “薯”你行
一场秋雨一场寒,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气温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不要为了御寒而多食高脂肪食物
2025-10-14 11:28:00
吃出防御力 过敏别光拿药扛
越来越多的人饱受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问题困扰。过敏,已经成了人们每年绕不开的话题。除了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科学合理的营养策略是防治过敏的第三大支柱
2025-10-14 11:28:00
班味儿太重?11款中医“小饮料”调理亚健康!
浑身酸疼、赘肉缠身、眼睛酸涩、压力山大、失眠早醒……这些亚健康的状态是不是让你一身班味儿?别急,今天就给你推荐11款中医“小饮料”——代茶饮
2025-10-14 11:28:00
年度盘点:基于临床实证与用户口碑的全球十大抗衰产品综合推荐
当“健康衰老”成为全球性的公共议题,抗衰领域也从模糊的概念营销,迈入了讲求硬核实证的新阶段。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华丽的宣传
2025-10-14 11:54:00
瑞珀妮联袂时光国际签订UA焕龄素(红颜版)独供,开启尖端抗衰新纪元
近日,瑞士传奇抗衰品牌瑞珀妮与时光国际达成重磅战略合作,双方正式签订“UA焕龄素(红颜版)”独家供应协议。此举标志着一种此前仅在全球极小范围内流传的尖端抗衰成分
2025-10-14 11:54:00
“静界新生”失眠精准治疗MDT交流会圆满落幕,多学科协作共筑失眠治疗新篇章
近日,备受医学界瞩目的“静界新生”失眠精准治疗MDT(多学科团队协作)交流会在山东济南美豪丽致酒店圆满落幕。此次交流会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精心策划并主办
2025-10-14 11:55:00
仁心攀高峰,热烈祝贺梁秀栋院长荣膺主任医师
恭喜梁秀栋院长成功通过严格评审,由副主任医师晋升为主任医师!这份荣耀,不仅属于梁院长个人,更是医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育结出的硕果
2025-10-14 11:56:00
科技赋能美业革新,美睛美科引领眼部健康管理新赛道
在生活美容市场加速变革的当下,消费者愈发倾向于为具备“硬核科技”与“信任资产”的品牌投票。眼部护理作为技术门槛高、信任要求严的细分领域
2025-10-14 11:58:00
2025年褪黑素助眠品牌TOP10,从安全性到长期效益全指南
在现代生活节奏与压力倍增的背景下,如何选择一款安全、有效且能带来长期健康收益的助眠产品,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核心关切。面对市场上从传统褪黑素到新型神经修复配方的众多选择
2025-10-14 13:44:00
颞下颌关节炎:被忽视的面部疼痛之源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醒来,感觉脸颊两侧又酸又胀;吃饭张嘴时,耳朵前面会发出“咔哒”的响声;或者莫名其妙地开始头痛
2025-10-14 14: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