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柯思婷·佳玥:致力续写法中艺文交流史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21 21:34:00 来源:缘之心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题:致力续写法中艺文交流史

——专访法国作家、哲学家柯思婷·佳玥

作者 肖玉笛 官逸伦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柯思婷·佳玥:致力续写法中艺文交流史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柯思婷·佳玥:致力续写法中艺文交流史

法国作家与哲学家柯思婷·佳玥(Christine Cayol)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一直从事中法艺术、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在2024北京文化论坛期间,佳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文化交流、艺术与文化的重要性等话题分享自己的见解。

现将访谈实录摘录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理解文化与文化作品?

柯思婷·佳玥:人类文明的根基是对创造、传承和美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文化是自由的,允许人们发现彼此,以和平的方式质疑彼此,并对彼此产生影响。

对于文化作品,我想借用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coeur)的观点,即我们只能以一种迂回的方式,通过存留在文化作品中的人类象征来理解彼此。巴黎圣母院、天坛、胡夫金字塔、泰姬陵以及《蒙娜丽莎》《清明上河图》《红楼梦》等杰作的创作初衷,在经济上的考量并不比技术上的多。虽然这些经济和技术问题很快出现在创作中,但它们并不是根本性的。因为这些作品并未回答“这将带来多少收益?”或“投资回报是多少?”等问题,然而它们的价值无法估量。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柯思婷·佳玥:致力续写法中艺文交流史

中秋假期,北京天坛公园游人如织。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为我们的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对他们表示支持是必要的。当我们欢迎中国艺术家来到法国,以及欢迎法国艺术家来到中国时,我们不要求回报,只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可能启发创作灵感的场景和时机。

中新社记者:您创办了非营利机构“艺术8”协会。您觉得这一平台可以为中法艺术交流发挥怎样的作用?艺术在中法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柯思婷·佳玥: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即创建一个能够连接法中之间艺术和文化的平台。2009年,我创办了“艺术8”这一艺术空间,邀请中国年轻艺术家到法国,也邀请法国年轻艺术家到中国,为促进法中艺术家之间的对话和开放性交往作出贡献。

我们希望法国艺术家在中国生活两到三个月,到北京骑一骑自行车,吃一吃胡同里的羊肉串,这样他们才能对中国产生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从书本上认识中国。当然,交流是双向的,我们也会邀请中国年轻艺术家到法国,感受真正的法国文化。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柯思婷·佳玥:致力续写法中艺文交流史

北京:“艺术8——青年艺术家联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新社发 杜建坡 摄

我认为,艺术家使不同文明的和平对话与情感对话成为可能。例如,我们邀请黄晓亮与蔡雅玲两位中国艺术家在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橱窗展示他们的作品。蔡雅玲的作品《精气神的共鸣》致敬20世纪中国先锋艺术家潘玉良,用水晶珠帘生动地呈现了潘玉良的样貌。潘玉良曾于20世纪到法国进行艺术交流。今天,法中之间悠久的艺文交流史需要继续书写。

通过类似的沟通和交流,法中两国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对方的思想和文化。我希望未来能为两国的青年艺术家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因为他们才是未来文化创造的中坚力量。

中新社记者:今年夏天,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举办。您觉得,体育文化在中法两国文化交流中有何作用?

柯思婷·佳玥:通过选择以城市为背景,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让我们有机会借助和运用历史。今天,我们理解巴黎圣母院、塞纳河、卢浮宫等这些从过去继承而来的珍宝,并进行再创造。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柯思婷·佳玥:致力续写法中艺文交流史

当地时间7月26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法国巴黎举行。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我认为特别细腻和微妙的地方是,奥运会不仅能让个人的能力得到一定展现,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人感受到团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能把自己和他人结合在一起。在比赛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争取成绩,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会催生出一种对其他队伍成员的情感,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结。

比如说,通过足球这项运动,无论对方的国籍、语言、信仰、思想是否和我们一致,我们依然能够交流,依然能够产生出一种情感的连结,这是我觉得非常美妙的一点。

中新社记者:今年,中法文化论坛将在法国多维尔举办,您对此有何期待?

柯思婷·佳玥:多维尔是一个小而美的海滨城市,在这里可以享受乡下的惬意风光,也可以去海边散步游玩。同时,多维尔又是一个文化属性极强的城市,它有着悠久的电影历史,既是自然之城,也是文化之城。

11月初开始,将会有世界各地的电影界名人参与到这次中法文化论坛中,一起讨论相关项目,并促进项目落地。我们希望能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彼此互补的地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我们也欢迎中国友人能够参与到此次中法文化论坛中,好好享受。(完)

受访者简介: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柯思婷·佳玥:致力续写法中艺文交流史

柯思婷·佳玥

柯思婷·佳玥(Christine Cayol),作家,艺术8(北京中法艺术之家)创始人,中法文化论坛法方副主席。 【编辑:田博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2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古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中意义重大。中新社记者:如今东西方版画有何共性和不同之处?迪米迟耶·佩西: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有新的技术产生,也有新的思
2024-12-24 17:54:00
东西问·中国学|张西平:中国学不再限于东亚一隅,已成为世界性学科
...府特殊津贴。长期以现代西方文化,1500-18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汉学史和中国基督教史为主要研究领域,目前正在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早期汉学研究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
2023-11-24 21:50:00
...传播研究院近日在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举行《中外文学交流史 中国—意大利卷》意大利文版翻译与文明互鉴座谈会。罗马大学副校长、意大利著名汉学家马西尼、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魏怡
2023-05-10 21:38:00
东西问丨张志刚:为何说中国佛教艺术深得互鉴兼容融合“三昧”?
...,是中印两大文明古国异质文化的成功交流,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可圈可点的典范之一。佛教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历史,背后是中国文化的包容与自信,主要体现于佛教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学术化
2024-10-24 15:16:00
...使贾桂德致辞时表示,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是中意文化交流史上的里程碑。他呼吁各界秉承加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核心理念,促进中意两国间的文明对话,并鼓励年轻一代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
2024-10-25 14:49:00
《〈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应用解读本》发布
...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交流史,各种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组成了多姿多彩、共同进步的世界文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认为,本书的出版可以让外国学生
2023-05-10 17:40:00
...子活动,吸引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参加。“船政是中法人文交流史上的经典,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桥梁作用。”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在致辞中表示,他希望进一
2024-12-08 10:48:00
200件文物诉说中法交往佳话
...的《几何原本》编译了这套满文教材。这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乾隆下令编纂的大型官修综合性农书,在众多精美文物中并不显眼。但当时的法国人钱德明意识到该书对法国农业发展颇
2024-04-02 04:20:00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东方文化如何走向自信?
...思霖:为了以最佳方式来展示历史上中伊文明之间的艺术交流史,我在中国做了四五年研究。在这本配有插图的书中,我们介绍了在中国元朝时期,伊朗绘画受到的来自中国的影响,并展示了两个文
2023-01-10 11: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