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AI助手”让村民看病更方便安心 绵阳游仙“人工智慧医疗+”赋能基层医疗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09 13:06: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钰 记者 刘佳慧 文/图)4月19日,全国家庭医生临床服务能力建设试点项目评估总结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遴选5个试点县进行现场交流发言,其中,由于游仙区在项目实施及验收过程中的突出表现,被推荐代表四川省进行交流发言。

为何选择游仙?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启动建设试点项目以来,游仙通过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优化诊疗流程,大力推进AI辅助诊疗系统在基层的应用,提升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促进健康数据高效使用,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AI助手”让村民看病更方便安心 绵阳游仙“人工智慧医疗+”赋能基层医疗

家庭医生临床服务能力建设试点项目评估工作总结会召开

去年9月,游仙区试点项目通过国家项目办的验收评审,目前已实现家庭医生AI辅助诊疗系统在游仙区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累计通过辅助诊疗系统共计完成辅助诊断203万人次,平均每日约3000人次,涉及使用医务人员近400人。

全维度落实 AI顺利下乡

2019年,由国家卫健委组织实施的家庭医生临床服务能力建设试点项目正式启动,游仙区成为全省3个、全国27个试点区县之一。该项目旨在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对此,游仙结合国家、省、市对项目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和要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定期举行试点工作例会,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并建立项目系统应用推广激励机制,将系统应用情况纳入对各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

同时,根据国家项目办开展基层66种常见病门诊和住院病历数据的采集工作要求,组织辖区1家县级医疗机构和3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病历采集和标注,共采集有效病历21149份。

牵头建立项目运行维护群、定期召开项目建设线上交流会、对医护人员在系统使用中反映的问题及时梳理分析……为完善人工智能AI辅诊系统建设,游仙前后升级系统版本10余次,调整功能及系统设置20余次,系统功能得到不断优化和完善。

此外,游仙还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资源整合重组,发挥医疗资源聚合效应,加快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也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通过地方财政支持和与第三方金融机构合作等多种模式,先后为辖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多个项目辅助系统,极大地提升了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

“为推动建设试点全面落实,近年来,我们对辖区12个基层医疗机构,192个村卫生室,逐一进行安装部署和培训讲解,对于个别信息化操作较为困难的高龄医生、村医等重点人群,采取一对一、手把手教学辅导的方式,确保基层医护人员掌握系统各项功能,并能熟练应用。”区卫健局信息中心主任邹锐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游仙在辅助诊疗系统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还主动拓展中医AI辨证论治功能场景,与中医人工智能应用较为成熟的厂商联合在游仙区打造中医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基地,计划5月中旬在游仙两家基层医疗机构和一家区级医疗机构试点上线中医人工智能应用。

方位部署 AI服务基层医生

日前,92岁的游仙区忠兴镇兴合村村民涂婆婆因身体不适,在老伴陪同下,来到忠兴镇兴合村卫生室看病。令人惊奇的是,从事村医工作多年的宋文卓这次并没有只靠人工诊断,而是在望闻问切后,打开电脑,利用诊疗系统上的“人工智能AI辅诊系统”看病。

“哪里不舒服?”“心跳有点快,感觉吊不起来气!”“有咳嗽吗?”“有,咳嗽不间歇”……宋文卓一边向患者询问症状,一边将病情输入电脑。

点击AI辅诊按钮,AI辅诊系统迅速通过大数据与拥有海量多发病、常见病等病例的国家核心知识库对接,提取和分析当前患者历史病历信息(电子)进行对比,系统自动弹出辅助诊断窗口,给出患者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几种诊断建议。

根据系统建议,宋文卓结合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涂婆婆患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统也根据医生的选择,给出推荐用药,并列出推荐依据、检查建议等。最终,宋文卓选定治疗药物,让老人先吃药观察。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医院才有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心里更加放心了。”涂婆婆的老伴满是欣慰。

宋文卓表示,人工智能AI辅诊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还能帮助医生更好应对复杂病例,降低误诊漏诊风险,让患者在基层就能得到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看病用药也更加安全放心。

这是游仙推动试点项目建设,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提升的缩影之一。

近年来,游仙通过家庭医生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进行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辅助医生快速、准确的识别病症,提出针对性治疗建议,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和效率。并凭借该系统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案例库,帮助基层医生拓展知识边界,提升专业能力。

“AI助手”让村民看病更方便安心 绵阳游仙“人工智慧医疗+”赋能基层医疗

忠兴镇乡村医生使用AI辅诊系统为村民看病

同时,通过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区域PACS系统、区域LIS系统等项目辅助系统的部署应用,极大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病历书写质量和院感监测控制水平,促进了健康数据高效利用,带动了基层医疗质量的显著提升。

邹锐表示:“去年9月,游仙在全区基层医疗机构部署了AI智能辅诊系统,目前已有92个村卫生室开通了人工智能AI辅诊系统。今年,我们进一步将该系统在辖区村卫生室进行部署应用,预计在今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全场景应用 AI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近日一大早,忠兴镇双鱼村家庭医生曾小桃敲开赵相财家的门。两人寒暄一阵,好像多年的老友。80多岁的老人赵相财,因为患有肺心病、关节炎、糖尿病,早在2017年就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

“我们使用AI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结合你的健康状况,给你制定了一个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这上面包括你咋个吃药、咋个饮食、咋个运动,平时有些啥子注意事项都给你写得清清楚楚,我今天给你讲一下,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打电话问我哈。”曾小桃拿出手机,对照着使用AI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生成的健康管理方案,给赵大爷讲解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药要记得按时吃,没得药就打电话给我;炖菜少喝汤,炒菜少放油盐;起床要慢点,先坐一会再下床活动……”老人听着,不时点头。

曾小桃负责的签约村民有997人。她要给村民提供长期、稳定、及时、有效的基础性和个性化医疗保障服务和照顾。为了服务好签约对象,双鱼村家庭医生团队经常奔波在路上,在有了家庭医生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后,曾小桃说:“随着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不仅降低了误诊和漏诊风险,居民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更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该系统对药物使用会进行智能提示和预警,避免不合理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系统的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可以实现对签约慢性病患者进行更高频次的定期随访,更及时准确掌握患者健康状态,对重点患者开展监控及提醒。”邹锐说。

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将实时记录和分析诊疗数据,能够准确统计出不同机构不同地域的患者画像和疾病排行,及时发现和应对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为医疗机构精准开展干预措施和行政主管部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开展医疗质量监管给出有力的参考和支持,提高了公共卫生决策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精准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游仙区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基层上传率由之前的4.7%下降至3.06%,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增长4.46%,出院人次增长24.16%;居民人均门诊就诊等候时间缩短近30分钟,居民人均健康体检等候时间缩短近1个小时;床位使用率达到75.51%,较应用前增长7.79个百分点;二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76.73%,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77.77%,较应用前增长4个百分点。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事例,全面展示了游仙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AI辅诊系统、助力乡村医疗这份民生答卷上,将更多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更多就医事项聚到百姓“指尖上”,更多惠民政策暖到百姓“心坎里”,切实让百姓享受到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农村义诊专项行动全力推进,累计服务近43万人次——“一村一月一义诊”让农村群众更有“医靠”“最近半夜经常醒,出汗也多,请医生帮我看看”“天一冷就咳嗽,说话都费劲
2023-10-26 08:03:00
绵阳:用“新”提“质” 擦亮“健康底色” 提亮“幸福成色”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绵阳市中心医院开通检查自助签到服务。绵阳市卫生健康委供图在新时代卫生健康领域,当医疗服务与新质生产力碰撞在一起,会迸发怎样的火花?用“新”提“质”,绵阳
2024-07-09 18:26:00
...州市在全国率先引入DUCG临床辅助诊断系统,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精准诊断能力,也助力“分级诊疗”落到实处人工智能:基层医生的“专家级”助手□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胶东卫
2024-04-04 05:55: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以应用场景为牵引绵阳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落地生根”找场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你好,‘涪小智’,请问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怎么缴费?”“稍等,‘涪小智’
2024-04-11 06:37:00
让“家庭医生”真正走入“家庭” 绵阳安州区政协助力医疗服务落地见效
...帮我们一家人解决了困难,渡过了难关!”2月20日一早,绵阳市安州区界牌镇居民陈志威将一面绣着“医德高尚 仁心仁术”的锦旗送到了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9年起,安州区就
2024-02-29 14:36:00
绵阳梓潼:医保惠民持续“加码” “两病”防治更有“医”靠
原标题:绵阳梓潼:医保惠民持续“加码” “两病”防治更有“医”靠(记者 杨宗友 刘佳慧 摄影报道)“白医生,我又来拿药了,还是‘老样子’。您帮我配好,等会还得给我家老头子寄过去呢
2023-11-20 17:43:00
绵阳涪城:聚集“五润行动” 推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刘佳慧)3月15日,绵阳市涪城区第四届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议全面总结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系统展示“五润行动”计划成果,安排部署2024年度民生
2024-03-16 19:53:00
四川绵阳:打造医疗引才聚才“强磁场”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成都11月23日电 题:四川绵阳:打造医疗引才聚才“强磁场”新华社记者董小红“我来到这儿后,不仅发展了新的医疗技术,还找到了干事业的平台,工作很有干劲。”四
2023-11-23 11:17:00
“AI”医生助手来随访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衡水以数字化技术拓展智慧医疗服务应用场景“AI”医生助手来随访11月24日,衡水市人民医院自助服务区,患者通过自助终端机实现了一站式挂号、取号、报告打印、缴费等
2023-12-20 07:0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江苏南京:昨晚,第二现场“超甜”
展赛融合,糖酒会、“苏超”推出众多“联名款”昨晚,第二现场“超甜”□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实习生高冰洁“南京!加油
2025-09-21 10:26:00
“道德的力量”巡演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文明中国·人人有礼”南京在行动倡议发布南报网讯(通讯员李屹记者王茸)9月20日,在第2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
2025-09-21 10:58: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改写“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历史的“胜利之渠”
大河网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焦作市武陟县,有一条以“人民”为名、象征“胜利”的灌渠——人民胜利渠
2025-09-21 08:08:00
央媒看太原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山西太原通过科技作品展演、互动体验等方式
2025-09-21 06:41:00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9月20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助力太原马拉松赛事顺利开展,给广大跑友和市民营造便捷的出行环境
2025-09-21 07:13:00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李娜 王晓倩 德州报道游黄河故道 享丰收硕果。9月22日,夏津县第十八届金梨采摘节将在黄河故道香雪园启幕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大河奔涌,文脉绵延。9月20日下午,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友人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洛阳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太震撼了!”“太壮观了!”9月20日上午,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友人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025-09-21 07:37:00
截至2024年末,西安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71万人,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533家,床位3.16万张。这是9月19日开幕的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上
2025-09-21 07:49: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郭晓通)近年来,张家口市积极对接承接京津康养资源,加快布局康养产业,着力打造环京养老“五区一带”,即医养
2025-09-21 08:03:00
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政务服务的小事项,关系着改革惠民大文章
2025-09-21 08:03: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图书馆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展启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从烟台图书馆获悉,近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图书馆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展启动仪式在黄渤海新区图书馆举行
2025-09-20 18:06:00
本周,2025年福州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暨网络文化季活动启动,全国各地网络媒体、知名网络大V实地打卡福州,推介福州。
2025-09-20 18:11:00
农行三明分行走进三明学院开展专题宣教活动
活动现场东南网9月20日讯(通讯员 朱静)为提升高校学生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近日,农行三明分行梅列支行积极响应“金融教育宣传周”号召
2025-09-20 18:16: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 一本图册带你读懂黄河
大河网讯(记者 朱丽文)“我是赵楠,今天我发布的项目是水文化品牌《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9月18日晚,在“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
2025-09-20 1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