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泼天富贵砸向“川爷”?这种思维比谣言还值得警惕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10-22 13:52:00 来源:冰川思想库
泼天富贵砸向“川爷”?这种思维比谣言还值得警惕

对于四川大兴基建、拆迁暴富的炒作,要辟谣很容易,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摆脱对投资驱动的依赖思维,减少社会对“大基建”和强刺激措施的过度期待。

撰文丨熊志

四川大规模拆迁,泼天富贵砸向“川爷”的消息,果然反转了。

最近网传消息称,“四川启动2.15万亿拆迁项目”,一些成都网友更是在网上晒出拆迁补偿情况,“我家拆迁拿到900多万”,“我拿了17套房,还有三年房租”,堪称天价的拆迁补偿,羡煞众多外地网友。

对此,成都官方回应称,“全是谣言”,目前已对发布天价拆迁虚假消息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罚。

一条假消息引爆舆情,甚至资本市场也为之亢奋,相关概念股一度大幅上涨。在这轮炒作背后,充斥着太多对新一轮产业转移、战略腹地建设、西部大开发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和想象。

01

根据官方通报,“四川启动2.15万亿拆迁项目”“成都大规模拆迁,有人一夜暴富”“我一个朋友赔了17套房”等信息,是有网友为博取流量,利用AI软件生成,彻头彻尾的谣言。

其实对所谓的大规模拆迁和天价补偿,稍有常识的人,都能够一眼判断其真假。

成都这样的大城市,城镇化水平已经比较高,城市建设基本成型,不可能突然大搞拆迁。而且2021年时,住建部曾专门发文,禁止大拆大建。

再者,动辄赔个几千万、十几套房,明显也脱离实际。拆迁补偿是和房地产市场挂钩的,现在楼市不景气,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全都在过紧日子,不可能豪掷千金。

比如有成都的开发商提到,“现在的拆迁补贴基本上按照1:1、1:1.5进行,拆迁补贴也就一个人20万元以内”,这一说法才更接近真实情况。而且棚改货币化退场之后,大部分拆迁补偿都是给房子。

很多人轻信谣言,一些四川网友更是为之亢奋激动,一方面是因为,对宏观区域政策的理解存在认知门槛;另一方面在于,对四川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的政策投入,确实在不断加码。

当下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不确定风险增加。为了防范各种风险,也是为了平衡区域发展,中央层面在2023年底曾首次提出,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就在前不久,中央再次发文,要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一系列动作都显示出,对中西部地区的战略投资、资源倾斜力度在不断升级。

四川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历史上就是我国的大后方,此前批复的《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对四川的定位,正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是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

国家要建设战略腹地,要搞产业转移,推动西部大开发深入,被委以重任的四川,自然得大兴基建,大规模拆建实现配套升级,在逻辑上,这确实容易形成一个自洽的闭环,给谣言的传播提供土壤。

02

2008年金融危机后,面对经济下滑的风险,中央推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在拉动投资和稳定经济增长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当下全国经济处在调整阶段,下行压力仍在。为了扩大需求,在金融、地产等领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强效的刺激措施。

在此背景下,大家对中央放大招救经济,依旧抱有较高的期待。关于万亿基建项目砸向四川,成都启动大拆迁的消息,符合外界希望经济得到进一步刺激的心理预期。

所以,哪怕它是假消息,在传播过程中也极容易被轻信。

在西部地区大兴基建,大搞开发,这种“给政策+大撒钱”的模式,可不可以拉动投资,扩大内需?

理论上当然可以。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路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本就是多数地区的发展常态。

比如在本世纪初,国家正式启动西部大开发建设,在政策的强力扶持和引导下,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高潮,像贵州在前些年就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

随着基建不断完善,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招商引资下,沿海地区的产业也积极响应号召,加速向内陆迁移。在此过程中,重庆、成都、郑州等城市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领域取得了显著发展。

受益于此,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的GDP增长,曾长期位于全国前列。

可见,将海量资源投入到欠发达的中西部,进而盘活全国经济的大局,在过去一段时期,这样的投资思路,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如2008年前后,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背后离不开对中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大建设——2008年到2013年这5年间,西部地区占全国的GDP比重,从18.1%提高到20.0%。

问题在于,投资驱动模式本身不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的红利,也会边际递减,脱离实际需求大兴基建只会劳民伤财,加剧地方的债务负担。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还是寄希望于中央给政策,大规模、无节制地砸钱搞基建,大兴土木,而忽视负面后果。

03

有的网民兴奋过头,对四川大基建、成都大拆迁的假消息过度欢迎与支持,甚至将新一轮的西部开发、产业转移,当成是“新三线建设”,这种不切实际的期待,还是受计划经济惯性思维的影响。

为了缩小东西经济差距,中央对一些内陆省市,长期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扶持。像四川就是接收转移支付大省,每年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超过5000亿元。

在西部大开发初期,通过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地区面貌,并为产业转移打下硬件基础,进而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向内陆省市汇聚,这种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现在,西部地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基建红利消退,债务压力增加。转变增长方式,减少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已成为当务之急。

推动西部大开发深入,要淡化行政干预的投资理念,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而不是复制之前的路径,甚至沿用备战时期“三线建设”的思路。

其实我们看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相关表述,是“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

过去沿海向内陆的产业转移,更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典型的是富士康,从深圳这样的沿海城市内迁到郑州、重庆等地。

如今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开始涉及到处在价值链中高端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这说明中西部地区,具备了发展中高端产业的一定基础。

但反过来看,产业层次越高,对生存发展环境的要求也越高。

比如,如果你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选址时,肯定不会只是简单地考虑交通是否发达,还会考虑融资是否便利,有没有充足的科教资源、人才储备,营商环境是否友好,等等。

靠行政指令决定产业迁移方向,“指哪儿打哪儿”,这本身就不太现实,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最终布局和分布,一定是地区综合竞争的结果。

因此,盲目地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合时宜。新城变鬼城的案例不胜枚举,如果地方政府未能成功吸引相关产业入驻,那么,大规模投资建设砸下去的钱,会转化为无效的基建项目,无法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

所以,对于四川大兴基建、拆迁暴富的炒作,要辟谣很容易,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摆脱对投资驱动的依赖思维,减少社会对“大基建”和强刺激措施的过度期待。

而对内陆省市来说,相对于等政策倾斜、盼中央砸钱,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这才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所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2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拆迁户拿17套房,还有人获千万赔偿款?成都辟谣:“没有一个是真的”
...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对媒体辟谣称,“我们知道这个事情是谣言,全是谣言,没有一个是真的。”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则回应表示,“征地拆迁的话,我们官网会有公示,一切补赔偿标准
2024-10-16 17:59:00
网传成都大规模拆迁?成都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一切以官方为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知道这个事情是谣言。”记者也多次致电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新闻办,截至发稿前,尚未有人接听。随着成都拆迁话题的火爆,10月16日,A股成渝
2024-10-16 19:25:00
接住“泼天的富贵”,将流量变“留量”
...出新体验、用心用情强服务,成功出圈、接住这“泼天的富贵”。“整活”宣传,引爆旅游流量。“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小砂糖橘”漠河游学在网络爆红后,市委宣传部审时度势,抓住“流
2024-01-18 16:00:00
2023浪潮智能终端新品及方案发布会举办
...转自:中国电子报本报讯 记者沈丛报道:9月7—8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在大会期间,由浪潮智能终端有限公司(以下
2023-09-19 09:24:00
公司一季度电网建设投资同比增长近三成
...电、上海远东—亭卫500千伏线路加装电抗器等工程投产,四川攀西电网优化工程建设加速推进、第五阶段建设任务已启动。▲河北保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放线现场 陕西宝鸡换流站750
2025-04-03 21:41:00
编造“成都大规模拆迁”等虚假信息,4人被行政处罚
...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提醒:对编造、传播、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依法查处。希望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官方权
2024-10-17 18:37:00
...创造的活力,就必须击楫中流、主动作为,时刻以互联网思维和改革创新精神寻求问题攻坚之法、发展破难之策。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数字化转型将继续引发更深层次更广
2024-02-22 06:41:00
...国大肆抹黑“一带一路”倡议,试图用“债务陷阱论”等谣言来破坏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美方的言行透着一股“酸”气。今年初,中国积极斡旋,推动中东多国化解矛盾,掀起一轮“和解潮”。
2023-05-13 05:37:00
海报时评 | 莲花味精这波“泼天的富贵”从何而来?
...牌国货因为李佳琦和花西子事件抱团营销,收获“泼天的富贵”,“莲花味精”也重回消费者视线。表面看起来,莲花味精这波“泼天的富贵”是守株待兔等来的,但事实上是万事俱备,只欠“流量
2023-09-19 11:22: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环球下周看点:美联储2025年首次降息渐进 Meta发布消费级AR眼镜
财联社9月14日讯(编辑 史正丞)接近10个月的等待后,美联储终于又要降息了。按照 “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下周FOMC有93
2025-09-14 06:43:00
上半年河北省小微企业获得纳税信用贷款超870亿元
上半年我省小微企业获得纳税信用贷款超870亿元惠及14.62万户企业,发放额度环比增长4.9%河北日报讯(宋平、杨诗)良好的纳税信用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
2025-09-14 08:05:00
OpenAI据传大砍微软商业分成 未来几年从中“抠”出500多亿美元
财联社9月14日讯(编辑 史正丞)种种迹象显示,正忙着为购买算力筹措资金的OpenAI,将目光瞄向本应该分给合作伙伴微软的钱
2025-09-14 03:35:00
英国第二大日用品零售商进入京东“购物车” 森宝利确认洽谈出售
财联社9月14日讯(编辑 史正丞)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集团森宝利(J Sainsbury plc)周六发布公告,确认正在就出售子公司Argos的潜在事宜与京东进行讨论
2025-09-14 03:35:00
京智避险 率动无忧 北京银行发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品牌
9月11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2025年服贸会”)“京帆引航 融通出海”金融助力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大会上
2025-09-13 10:49:00
一批信用卡被盗刷,今天凌晨,银行紧急公告
今天凌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发布《关于我行万事达卡交易情况的说明》。其中提到,近期,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监测到部分我行万事达无价世界卡发生未经授权的交易
2025-09-13 11:55:00
“慢牛”格局下注意板块轮动的节奏
本周,大盘呈现震荡回升的走势。周四,在创业板指大涨带动下,沪深A股均收出中阳线;周五,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盘中均创出本轮反弹新高
2025-09-13 12:19:00
恒丰银行: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打造科技金融新高地
发展科技金融既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恒丰银行西安分行在位居“五篇大文章”之首的科技金融上多维发力
2025-09-13 15:49:00
全国首单!恒丰银行创新融资助力“绿色公路”建设
近日,恒丰银行依托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优势,成功为云南武易高速公路项目发放全国首笔公路领域“可持续发展挂钩+绿色贷款”融合创新贷款
2025-09-13 15:50:00
建设银行威海分行联合多方举办“扬帆出海 金融护航”活动
近日,建设银行威海分行携手中国人民银行威海市分行、中国信保威海营业部,共同举办“扬帆出海 金融护航”百城万企稳外贸活动暨跨境人民币业务宣讲会
2025-09-13 18:21:00
聚焦酒博会|美酒体验官谢梅蓉:寻找“适合你”的酒
9月11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贵阳)酒类新品发布及美酒体验官评选活动上,美酒体验官谢梅蓉在“一带一路”各国参展展区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美酒进行评价
2025-09-13 18:29:00
聚焦酒博会|怎样尝透一杯酒?美酒体验官丁维康的学院派视角
9月11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贵阳)酒类新品发布及美酒体验官评选活动上,迎来一位特殊的品鉴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硕士丁维康
2025-09-13 19:32:00
小小屏幕里藏着近百项专利技术
“即使在3期厂房已投入生产2个多月时间、各生产线坚持24小时‘停人不停机’,产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订单依然排到了明年。”9月11日
2025-09-13 21:05:00
贵阳花溪区职业指导走进贵州中医药大学
9月11日,“花式引才・溪望你来”2025年花溪区职业指导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贵州中医药大学,针对该校198名实习学生开展《就业心理与职场礼仪》专题指导
2025-09-13 21:06:00
聚焦酒博会|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型,沉浸式体验引领消费新浪潮
9月13日,记者从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成果发布会上获悉,本届酒博会在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5-09-14 00: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