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莲娜
自接过巴燕乡下胡丹村“牛书记”刘文慧手里的接力棒后,2022年初从组织部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员陈雄此刻瞭望着前辈奋斗的足迹。眼前,错落有致的房屋,整洁的人居环境和不断扩大规模的养殖合作社,从以前的年收入不到1万,到现在人均收入破4万,成倍的增长在他看来,才是自己奋斗的开始……
湟源县巴燕乡下胡丹村距县城17公里,属浅脑山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是典型的高原冷凉型气候。周边地区无污染,环境条件好,健康养殖优势明显。目前,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饲草料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饲草料资源条件。同时,下胡丹村交通、信息、技术等区位优势突出,具有发展人工饲草料生产基地的社会资源优势。挖掘到这个“金点子”的陈雄左思右想,他决定要依托这个天然优势干点事。
陈雄充分发挥带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致富能人的带动性。依托湟源有太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的平台,利用已建立完善的种草养畜基础设施,以不改变企业的性质,不改变村集体产权性质、不损害村集体利益、不损害农民利益“四条底线”为原则,调动村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增效、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户增收,实现企业、集体和农户三方共赢目标。可这还远远不够,要想长远发展,还得想想办法。
“陈班长睡了没?”夜晚10点村党支部书记付有太敲开了村委办公室的门。“老付你来得正好,我有个想法想和你商量一下。我和杨俊德书记商量了一下想建立一个村集体经济饲草储运基地。它不仅可以满足我乡周边县内外养殖户每年饲草需求,同时可实现订单饲草种植,间接提高农户种植业收入和务工收入,更好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哩!”
第二天,陈雄就和村“两委”一起召开了村民大会,这个想法得到了全村人的支持。说干就干!陈雄不仅是名党龄14年的共产党员,还是名退役军人,部队的8年经历让他比其他人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他用这份执着扎根在基层群众中,村民也亲切地称呼他为“陈班长”。陈雄拿着饲草储运基地的建设方案前往相关部门跑项目、要资金,经过来来回回的几趟,一个总投资约358万元的项目终于一锤定音了。1500㎡的饲草车间,2000㎡的晾晒场,还有100㎡的实验室,这些基础设施现在都在下胡丹这片土地上准备开工。陈雄和村党支部书记付有太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这个项目落成后,村里的收入又能翻上一番了!项目实施后,下胡丹村的种子加工能力除了满足本乡、本村养殖合作社及散户后,其余的可以销往周边乡镇,项目实施后全乡饲草缺口将大大缓解,草畜矛盾初步得以解决,将为全县畜牧业发展铺平道路。
下胡丹是湟源县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解决了饲草储运基地的事情后,“陈班长”的心还是没有放下,人畜混合的粗放养殖模式不仅影响着村容村貌,而且也冲击着村民的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改善“村颜”,“陈班长”打算在乡村振兴项目里再添加一项人畜分离养殖场,他计划在牛棚旁专门配备储草棚,这样一来,环境变好,村子变美,村民的致富路越趟越宽阔了。于是一个占地4100㎡的蓄棚也要马上开工了。不仅如此,里面还有消毒池、消毒室、无害化处理池、装牛台等设施,致富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付有太感慨到,“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陈班长’思路宽,点子多,相信在他的努力下,下胡丹不仅会更加富裕还会更加美丽!”
如今的下胡丹村正在原有的扎实基础上实现又一次从发展到更加发展,富裕到更加富裕的“蜕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全力“擘画”下,它将以更加美丽的形态展现在群众面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6 1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