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
终稿:
直面偏见,纠“偏”为“正”
■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高三(6)班 李卫浩
我们都知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都知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因为不同个体观察同一个世界,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都不一定相同。这里面有正确的认识,也有错误的偏见,甚至过去正确的认识放在现在来看也有成为偏见的可能。纠正偏见的方式有很多,但最根本和最难的,还是直面偏见。
直面偏见,首先要承认自己的偏见。偏见自古有之,人人有之。我们轻而易举地相信学霸和明星的人品,随波逐流地信赖弱者的声明,反对对我们尊重的权威的批评,厌恶或排斥和我们兴趣相左的人……我们总是比较容易地看到别人的偏见,但我们总是不太肯坦率地承认自己也带有偏见。所以我们总是一方面在批评别人的偏见,呼吁理性;另一方面又在纵容自己的偏见,唯我独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偏见的魔鬼就这样与人同行,代代相传。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偏见,放下对于它的执着,才能听到更多的声音,看到事物更多的方面,使我们从偏见中真正走出来。
直面偏见,其次要打破“惯性思维”,避免错误观点先入为主地占据大脑。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一举一动都在产生信息、接收信息。而“惯性思维”的存在,使我们降低了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在延续过往、只有接受、没有甄别的习惯下,我们常常以过时的角度和结论,自以为是地判断新的事物,得出错误的结论而不自知。现在网络暴力无比泛滥,惯性思维就难辞其咎。应当搜集更多有用且“广泛”的信息,而不是性质“一样”的信息,来为决策做参考,才能打破惯性思维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实践,只有在实际参与中,我们的认识才能真实化、具体化,进而准确化、深刻化。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只是坐在象牙塔上去寻求真理,很难找到真理。
直面偏见,还要理性对待别人的认识。每个人的视角与结论都会与我们不尽相同,应当对他人的认识进行理性思考。例如,他的出发点是什么?他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我和他的相同点和差异在哪里?差异的部分是怎么造成的?有办法弥补吗?事实上谁更接近真理?他的观点在哪方面补充或纠正了我原先的看法?……交流,只有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才会是有效的。否则,自说自话或者盲目接受别人的观点,本质上都不是“交流”,顶多是“邯郸学步”,从自我的偏见走向他人的偏见罢了。这样的人最以理性自居,实则是最愚昧的。
我们对自己的偏见要勇于直面,对他人的偏见也应如此。偏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我们意识到偏见时仍想着逃避,或者出于对自我的坚信,或者出于对偶像的迷信,或者出于承认错误的恐惧。而我们如果缺少了直面偏见的勇气,我们就将自己永远地闭锁在偏见的花园里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