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溥仪玩过这些“高大上”的玩具,特别是最后一件,让人浮想联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6 19: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文/玉浊清

溥仪玩过这些“高大上”的玩具,特别是最后一件,让人浮想联翩!

探秘末代皇帝溥仪的童年玩具世界

溥仪玩过这些“高大上”的玩具,特别是最后一件,让人浮想联翩!

听到“补课”两个字,如今的孩子们心里或许会发紧,这也是现代孩子们唯一比不上清朝时代孩子们的地方。在清朝时,生活条件不错的孩子上完私塾后,有大量的时间用来玩耍。一个问题随之而来:那时的孩子们都玩些什么呢?乡下的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打尕、捉迷藏、踢毽子,甚至还能下河抓鱼、上树捉鸟,总之,他们随心所欲地玩耍。而县城里的孩子,由于相对更富裕,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较乡下孩子更高,他们可以玩下棋、空竹、滚灯、吹笛子,同样过得十分嗨皮(兴奋)。

溥仪玩过这些“高大上”的玩具,特别是最后一件,让人浮想联翩!

现代孩子们手中的电子玩具,末代皇帝溥仪小时候确实没有接触过,但他童年时的玩具,对于今天的孩子们也是陌生的。溥仪小时候玩过哪些玩具呢?让我们逐一展示:

溥仪玩过这些“高大上”的玩具,特别是最后一件,让人浮想联翩!

蒙古象棋:

溥仪玩过这些“高大上”的玩具,特别是最后一件,让人浮想联翩!

也称为“沙特拉”,棋子是木雕的实物象形棋子,包括两个将、两个炮、四车、四马、四象和十六个卒子。下蒙古象棋的规则和国际象棋非常相似,容易学会但要学精却颇为困难。

溥仪玩过这些“高大上”的玩具,特别是最后一件,让人浮想联翩!

铜镀金染牙箱童子风扇:

溥仪玩过这些“高大上”的玩具,特别是最后一件,让人浮想联翩!

清宫造办处为了讨溥仪欢心而制作的机械玩具。铜镀金的底座上,有一个装满机械的小箱子,箱子上贴满象牙片,推行箱子上满弦后,小瓷人手臂会挥动,为溥仪扇风。这是一款只能在夏日里玩的玩具。

溥仪玩过这些“高大上”的玩具,特别是最后一件,让人浮想联翩!

五人带轮银船:

这是一艘经巧手工匠打制的银船,底部带轮,无需下水,可以在平地上推行,满足孩子们亲水的愿望。

长方嵌石镀金鸟音笼:

法国制造的八音盒,鸟音笼设计精美,上满弦后,鸟和蝴蝶随音乐起舞,是一件精致的机械八音盒玩具。

戏曲瓷人偶:

荷兰大使送给溥仪的一套13个戏剧瓷人,代表《西厢记》中的13个角色。上满弦后,小瓷人翩翩起舞,伴随着太监们的唱词,上演一台《西厢记》的大戏。

会练习拳术的小铜人:

一对小铜人,上满发条后,会对练少林大洪拳,锻炼溥仪的身体。

酒精火车:

英国制造的玩具火车,车身内的锅炉可以加酒精,点火后产生热量,带动蒸汽机,使小火车行走。这种玩具在当时已经与现代的玩具媲美。

溥仪的玩具丰富多彩,然而,这些玩具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的童年。在几位宫廷老师的“复辟”教育下,溥仪已经被完全洗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为什么清朝会被推翻。溥仪的童年是一个悲剧童年,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6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溥仪时隔30多年参观故宫,在龙椅下翻出什么
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清朝的衰败到新中国的成立的缩影!溥仪三岁就被慈禧太后捧上皇帝的高位,比他的曾曾曾祖父康熙皇帝还小五岁(康熙八岁登基)!但是他并没有康熙那么幸运,有一个智
2024-03-18 20:49:00
溥仪的后半生,劳改时期仍被跪呼万岁,户口簿上的两个字十分尴尬
溥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本不是正朔,但是历史选择了他,让他从普通王府公子哥变成了清末最具话题人物。溥仪幼时在位三年,后又参与伪满洲国复辟,一生三次称帝三次退位,毫无疑问溥仪
2025-04-27 13:48:00
溥仪晚年携妻子重游故宫发生了什么
...可是这一次前来,他却需要买门票才能进去,这个人就是溥仪。时隔多年,溥仪终于能够调整好心态,重新回到这块是非之地,可谁知在这里,他却遇到了一个故人,溥仪一看见这个故人前来立刻脸
2023-02-08 11:14:00
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明确说过:“她(皇后婉容)不知道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填进锅炉里烧化”,被烧死了。这个孩子不是溥仪的。晚年的溥仪,能够平静客观地回忆,他这样说:“(婉容)一
2023-04-21 10:27:00
清朝最后的国舅是谁,活到2007年才去世
...享有的一切特权,都将化为泡影,其中的作为末代皇帝的溥仪更是时代的可怜人。溥仪是历史中无法抹掉的一个人物,在他的一生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悲剧和无奈,而最令他难受的却不是时代强加
2024-04-13 19:53:00
溥仪和李淑贤有没有爱情?
溥仪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曾经向溥仪提出离婚。不过,溥仪却怎么也不同意,甚至跪求李淑贤不要和他离婚。那么,溥仪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是不是溥仪非常爱李淑贤,所以才不惜向他跪地求情呢
2023-08-09 13:34:00
溥仪真的没有子嗣?长春老人说生母是婉容,透露了不为人知的秘密
溥仪的特殊身份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很多事情也被大家当做饭后闲谈的笑料。其实让溥仪一生最释怀不了的事情就是他一生都没孩子。据说皇后婉容曾剩下一个女儿,却不是溥仪的,而是一个随从的,
2025-02-04 12:20:00
皇宫侍卫祁继忠:胆大包天染指婉容,给溥仪戴绿帽后来被毙于刑场
溥仪乃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代君主。仅凭这两个“最后”,便能知晓溥仪这个皇帝当得有多差劲了。他三岁便登上皇位,一个那么年幼的孩子成为皇帝,实际上仅仅顶着个皇帝的名号罢了,
2024-12-06 09:59:00
福贵人李玉琴为什么要与末代皇帝溥仪离婚呢
末代皇帝溥仪一生不仅命运坎坷,感情同样也受了很多挫折,和他离婚的不仅只有文绣,还有另一位福贵人李玉琴,李玉琴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第四任妻子,也称福贵人,祖籍山东,出生在长春一户普通人
2023-01-06 16: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