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说到古代的医学家,我们会想到最早尝百草来为人们鉴定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而哪些东西又和哪些东西相生相克的神农氏,也会想到后来奠定了中医基本框架的《黄帝内经》,还会想到华佗、想到李时珍、孙思邈。这些人物里,距离我们时间越近的,往往建立的形象也更清晰,远了的,免不得要有一些神话色彩了。
毕竟早期的史料有限,古人们对于这些值得尊敬的人又很容易因为心中的敬畏把人神化,渐渐地,人物形象就越来越夸张了。而提到我们能追溯的早期的名神医,我们不免想到那个以望闻问切著称的扁鹊。
扁鹊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能和华佗齐名?最让人惊奇的是,扁鹊在国人的心中一直地位极高,为什么考古发现了扁鹊的医书后,他的名字反而被移出了课本。是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扁鹊,还是他的医书里写了什么不该写的?扁鹊身上的争议
说到扁鹊,大家都会想到春秋战国时期,他和蔡桓公之间发生的那段“讳疾忌医”的事情。所以自然而然的,我们也会料定扁鹊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但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历史上其实有两个“扁鹊”。
这两个扁鹊同名而不同时期,一个生活在春秋战国,一个则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期。当然,生活在黄帝时期的那位扁鹊因为年代实在太久了,相关资料太少,所以如今我们提到扁鹊更多还是指代的“讳疾忌医”那一位。但这一位仍存在较大争议,这也是我们这里一直说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的原因,因为具体是春秋还是战国,其实历史上很难佐证,因为他的一些故事年代跨越实在是太大了。
其实按照史料记载,这位扁鹊的生卒年还是比较明朗的,在他的百科介绍里我们都能看出具体的年份,那就是公元前407年出生在渤海郡,又在公元前310年死于劫杀。甚至对于扁鹊的遇害经过,史料里都有详细的描述,说是扁鹊被同行的李醯嫉妒,为了避免扁鹊超过自己,怀恨在心的他索性找了两个刺客刺杀扁鹊。
结果这次刺杀失败了,扁鹊被弟子通风报信,提前跑了,计划落了空的李醯于是决定亲自上阵。他就在扁鹊要路过的地方埋伏,还装做了猎户的样子,趁扁鹊不备刺杀成功。可就是这么一个生卒年明明白白的人物,却在一次考古发现中出现了较大争议——扁鹊的生卒年对不上了。惊人的考古发现
当时的成都修建地铁,挖路的时候意外挖出了一座深埋地下上千年的古墓。经过考古人员的鉴定考察,这座古墓是一座汉墓,里面装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更为重要的是,古墓里还发现了大量医学典籍。
只是汉朝的书籍还是以竹简居多,这些竹简埋在地下经过了千年的岁月,多有散落,而就算保存较好的竹简,也要经过细致的整理工作才能明确竹简上记录的内容。而就是这一整理,考古学家们激动了——这里竟然有一份已经失传了上千年的扁鹊医书。
考古结果一经公布,不仅是考古学界,就连医学界都震惊了。他们很快把竹简上的文字整理出来,想要用作今后的研究工作,但随着内容的日渐复原,学者们却发现了一些不对。
因为在这本书里记载的扁鹊,和我们知道的扁鹊生活在的时间线好像对不上号。这本竹简里记载的扁鹊成名,是因为给赵简子看了一次病。
赵简子大家可能不清楚,但说到著名的赵氏孤儿可能大家就有概念了。这个赵简子,正是赵氏孤儿主角赵武的祖辈。
按照书中记载,当时的赵简子生了一场怪病,已经昏迷了五天,赵家人想了很多办法都没用,最后请来了扁鹊,本来也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扁鹊给赵简子看完病,直接表示赵简子三天后就会醒来,到时候他还会跟家人说一些事。赵简子家人起初不信,结果三天后赵简子真的醒了,还跟家人说自己这几天是被神仙接到天宫游玩了。
赵家人这才惊叹于扁鹊的能力非凡,给予扁鹊重谢,扁鹊的名声也由此传开。可赵简子是在公元前476年去世的啊,按照之前的记载,扁鹊根本没出生。
扁鹊到底存不存在
也正是这个时间线的不合,让人们对扁鹊产生了怀疑。其实很多历史资料都能证明扁鹊是具体存在过的,而且还有很多具体的故事,比如前文说到的讳疾忌医。
而按照史书的记载,扁鹊最后一次给人看病,就是给那位名叫嬴荡的秦武王治病,这个事件就算不按前面记载的公元前310年算,根据嬴荡在政坛的活跃时间,这个事情也应该发生在公元前311年~公元前307年,这样看来,未免和他的成名时间相距甚远——足足一百多年的差距啊!
就算扁鹊是个医术高超的大夫,可古人的寿命能活到甲子的都十分稀少了,更何况超过一百岁还能继续东奔西走的,显然有些不合常理。
当然,这也不是扁鹊身上发生的第一件不合常理的事,他最不合常理的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做了一台换心手术,这则故事被记录在《列子》中,详细描述了换心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手术成功,两个接受手术的人都活了。这放在现在都有些不可思议,难免有人会质疑扁鹊的真实性了。
后记
正是考虑到出土文物和史料的较大出入,扁鹊这个人具体存在时间,干了些什么事目前还有待考证,为了保证教材的严谨性,相关专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课本里暂时删掉扁鹊这个人物。
一切等尘埃落定再决定如何讲述这个人物。其实扁鹊肯定是存在的,只是古人的信息传输手段没有如今发达,很多时候还是靠的口耳相传,出现误会很正常。历史的考证就是要让这些误会在证据中一一解除,给予大家更真实的古代事实。这份工作很难也很漫长,但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科学工作者会在未来某一天给出一个确切答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1 22: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