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将于5月18日盛大启幕。今日,各参演方阵进入最后联排冲刺阶段。现场,这支由100名演员组成的方阵,以国家级非遗安顺地戏为魂,串联屯堡文化、苗族银饰与布依风情,生动诠释了“黔中腹地”的文化厚度。
安顺方阵领队顾家顺向记者介绍,队伍由40名地戏演员、20位屯堡嬢嬢、20名苗族舞者及20名布依族代表组成,以“金戈铁马戍边魂”为主题,将历史故事搬上巡游舞台。地戏演员头戴雕花面具、手持刀戟,屯堡嬢嬢身着蓝色凤阳汉装,手持彩扇,苗族银饰随舞步叮咚作响,布依族蜡染长裙如瀑流动,四种文化符号在行进中碰撞交融。
72岁的安顺地戏区级非遗传承人石林兵,正仔细调整面具系带。“地戏唱的是忠勇报国,演的是文化根脉。”他轻抚面具感慨道。此次,他带着学习六十余年的传统“跳神”步法走上巡游舞台,认真呈现古老艺术。石林兵称,地戏与苗族芦笙、布依族八音坐唱同台展演,恰似安顺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写照。
方阵服饰成为另一大亮点:屯堡嬢嬢的宽袖斜襟长袍保留明代江淮遗风,衣襟处刺绣的“驿道茶马”图案暗藏屯堡人迁徙史诗;苗族姑娘头戴象征山峦叠嶃的银角冠,百褶裙上绣着蝴蝶妈妈传说;布依族靛蓝服饰点缀鱼纹蜡染,寓意“年年有余”。顾家顺透露,这些服饰在严守传统工艺基础上,创新采用轻量化材料,“既要让文化‘活’在当下,也要让演员舞得轻盈”。
据透露,这支跨民族、跨年龄的团队用一周的时间完成创排,其间攻克了传统地戏“定点表演”与巡游“动态呈现”的融合难题。音乐编排上,将地戏锣鼓、苗族木鼓与布依族铜鼓声部交织,形成震撼的“三维鼓阵”。
“每一次队形变换,都是安顺开放包容的注脚。”顾家顺说,方阵通过地戏“武”的精神、屯堡“和”的智慧、苗族“美”的追求、布依“谐”的哲思,立体展现安顺作为多民族交汇之地的文化气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丹灵 杨阳萌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