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华商观察|西杨一体化来了!推动杨凌全面融入大西安都市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4-03 07:33: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成立28年的杨凌示范区,决定向咸阳看齐,要和西安走得更近、贴得更紧了。

近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省部共建工作要点》印发,这份高规格的文件里一共列出了5大方面17项重点任务,“西(安)杨(凌)一体化”尤其令人关注。

>>“西杨一体化”今年加快推进,启动发展规划编制

对于陕西人来说,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不新鲜。

自从2002年提出“西(安)咸(阳)一体化”以来,关中地区有样学样,西宝、西渭、西铜、西杨多个组合不时出现在公开报道中。2023年,陕南三市又齐刷刷搭上了西安这个近邻,《西商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汉中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推动西安汉中协同发展框架协议》以及《安康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先后签署。再加上2022年《延安榆林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陕西10市1区都走上了协同发展之路。

梳理近年官方信息可见,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除了延榆“协同”、西商“融合”,其他多是以“融入”西安都市圈为名展开,只有西杨和西咸一样要的是“一体化”。

杨凌示范区虽然与西安相距80余公里,但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建设都带上了这座关中小城。事实上,根据《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西咸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的西安都市圈基本建成,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显然,杨凌和西安的一体化,本就是西安都市圈的建设框架下的一部分,且不乏成果。进入2025年,“西杨一体化”要加速,成为可以用“重中之重”来形容的重点工作。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公布的《2025杨凌示范区重点工作安排》就把“加快推进杨凌西安一体化发展”列为“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第一项。尽管外界无从获知更多细节内容,但“加快”这一关键词,足以传递出杨凌示范区对“西杨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渴望与期待。

日前,《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省部共建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中对于“西(安)杨(凌)一体化”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表述——启动“西(安)杨(凌)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制定融合政策措施,推动杨凌全面融入大西安都市圈、深度参与西安“双中心”建设。

以上两份文件,一份来自于杨凌示范区,一份出自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也就是说,“西杨一体化”的加速,不仅是杨凌示范区的愿望,更有来自于更高层级的推动与支持。

>>“西杨一体化”有20多个国家部委做后盾

杨凌示范区,下辖一个县级单位杨陵区,在1997年7月成立之初。鉴于区内科教单位分属不同管理机构,科教资源合力难以充分发挥,再加上杨凌的基础设施、行政管理、协调服务等尚不完善,与科教单位承担的重要任务不相匹配,为了稳定人才,发挥农科教优势,推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杨凌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国家层面成立了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农业农村部部长和陕西省省长担任“双组长”。

历经20多年,不仅共建成员单位不断增加,国家部委从14个扩大到22个,更为重要的是,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重大事项、合力解决杨凌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省部共建体制”伴随着杨凌示范区一路走来,被视为杨凌示范区的独特优势和最大资源。

前不久,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审议了前文提到的《要点》。必须强调的是,“西杨一体化”只是《要点》中的内容之一,于杨凌示范区而言,却是一件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其一,启动“西杨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制定融合政策措施,将使“西杨一体化”这一宏大愿景自此有了相对应的“任务书”“施工图”和“时间表”。

其二,列入“省部共建工作要点”,意味着有20多个国家部委做后盾,“西杨一体化”可获得强大的外部支持。放在“省部共建”这个框架下来推进,这是“西杨一体化”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个逐步推进和演化的过程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官网查询到,今年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史高领提交了《关于大力支持西安-杨凌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可以看到对于“西杨一体化”从创新资源、产业协同、对外开放、生态环境、公共服务5个方面发力的构想和计划。

一是加大创新资源共享力度。依托西安“双中心”建设,高水平建设杨凌秦创原农业创新驱动平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发挥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教资源优势,以农业科技市区合作为抓手,在西安建设一批农业科创飞地园区、试验示范站(基地),共同打造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发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引领作用,系统性谋划“西安-杨凌”科创走廊。

二是优化产业协同发展布局。依托旱区种业硅谷建设,支持西安的种业企业向杨凌集聚。支持各类涉农展会向杨凌集中。高水平建设西安-杨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打造生物产业创新集聚区,支撑全省生物产业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推动西安中心城区瘦身健体,在杨凌建设西安城郊大仓基地,推动西安主城区大型仓储物流、冷链物流、农贸集散等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向杨凌疏解集聚。

三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两地政策、区位等优势,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合作共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共同开展与上合组织国家、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助力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四是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联合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共同建设渭河流域绿色生态带,协同推进杨凌和周至间“一河两岸”生态整治、上下游洪涝联防。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优势,加强土壤污染修复工作。

五是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共用。推进跨区域合作办学,提升西安杨凌教育一体化建设水平。加快建设杨凌示范区医院自贸院区,支持依托交大二附院积极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西安至杨凌高铁、城际列车实行年票、月票收费制度。推动陕V牌照车辆享受西安绕城高速(含机场专用高速)包缴政策,陕A、陕U牌照车辆包缴政策行驶范围扩展至西安-杨凌段高速。

“西咸一体化”是为了合力共建西安、咸阳,提升西安、咸阳城市综合能级,全面增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西杨一体化”则是要助力杨凌做大做强,完成国家所布置的“作业”——今天的杨凌示范区,定位于现代农业“国家队”,承担着“三区三高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以及“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的国家级使命。

打造“中国农科城”,未来不是杨凌示范区单打独斗,西安也要添砖加瓦,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效应。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推进和演化的过程。在西安都市圈2035年“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的既定目标下,“西杨一体化”10年之变,值得期待。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杨鹏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王莉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3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消息后,《空港新城-咸阳经开区临空经济区科技创新一体化融合发展合作协议》又于近期签署,标志着西安都市圈又一个组团协同发展“正式进入实质化运作阶段”。今年是西安从“一座城”走
2025-07-02 07:54:00
陕西省2024年一季度重点项目观摩第二站:杨凌
...瓜菜、杂粮、魔芋、中药材等各类农作物种业“育繁推”一体化。陕西粮农集团党委委员、杨凌秦丰种业董事长李晓锋介绍,陕西省农作物种子繁育加工基地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项目占地5
2024-05-06 15:35:00
按照西安高质量发展和西安—咸阳一体化工作专题会议以及省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工作部署,近日,陕西省发改委印发2023年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重点项目清单》和
2023-07-09 11:25:00
陕西省重点项目观摩(关中片区)走进宝鸡、杨凌、咸阳、渭南
...瓜菜、杂粮、魔芋、中药材等各类农作物种业“育繁推”一体化。陕西粮农集团党委委员、杨凌秦丰种业董事长李晓锋介绍,该基地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项目占地53.75亩,主要建设融
2024-05-07 07:40:00
华商观察|直面老龄化挑战 陕西该怎么做?
...利用这种区域差异催生的需求与供给互补性,构建起全省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资源流动起来、服务效能提上去。”比如,推动“季节性康养”和“旅居养老”融合,西安、榆林等经济发达地区
2025-10-20 20:42:00
通行能力将大幅提升 周至县杨哑路改建工程主线贯通
...结构,强化与杨凌示范区互联互通,助力“周武杨”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项目通车后,惠及周至县域10余万群众,通过将哑柏、青化、竹峪、翠峰四镇纳入“周武杨半小时经济圈”,进一步
2025-08-20 21:02:00
...外,其余均在10%以上,增幅前三位分别是榆林(17.83%)、杨凌示范区(14.92%)、西安(14.23%)。在此带动下
2025-04-12 08:20:00
...充分发挥西安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更好地带动西咸一体化协同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方正
2024-08-17 18:34:00
何以为“粮”
...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陕西首家具备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资质的种业企业。 此次小麦品种国审,杨凌伟隆公司选育的伟隆302是陕西唯一一个由企业培育的品种。 “伟隆302是优质强
2024-06-25 09:1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田志楠)秋风送暖,爱心启航。近日,麦田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们走进淄博市高青县三合小学
2025-10-31 13:32:00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韩桦)为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养成勤劳、俭朴、节约的好习惯
2025-10-31 13:35: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绷紧“安全弦” 守牢“安全线”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傅朝阳)连日来,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2025-10-31 11:00:00
中建中新安装分公司开展“巧手传廉意 佳节守清风”廉洁主题活动
为进一步筑牢职工廉洁思想防线,营造崇廉尚俭的节日氛围,中建中新安装分公司组织开展了廉洁主题剪纸与廉洁主题珐琅挂件制作活动
2025-10-31 11:01:00
省级荣誉!聊城市东昌府区实验幼儿园拟入选省级“书香校园”典型案例
鲁网10月31日讯10月27日,山东省教育厅网站公示关于省级“书香校园”典型案例名单,经各市遴选推荐和省级专家初审、复审
2025-10-31 11:01:00
喜报 | 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提案荣获全省地质系统竞赛三等奖
鲁网10月31日讯欣闻捷报,倍感振奋!山东省地质工会于2025年10月组织开展的“履职献良策 创新促发展”职工代表提案竞赛中
2025-10-31 11:01:00
严打、宣防、控源!聊城公安打出反诈“组合拳”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30日下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十)“公安机关护航高质量发展”专场
2025-10-31 11:01:00
“民天农谷”释放“新活力”: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借“绿沃川”产业项目发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吴浩然 殷梦雪 刘飞飞)“看着温室大棚一天天建起来,心里特别期待
2025-10-31 11:01:00
山东省地矿局七队组织离退休职工参加临沂市老年人太极拳教学骨干培训班
鲁网10月31日讯为进一步弘扬太极传统文化,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幸福指数,近期,山东省地矿局七队组织两名离退休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临沂市老体协组织的老年人太极拳教学骨干培训班
2025-10-31 11:01:00
本周六相约南京,多重优惠等着你“苏超”决赛夜,“惠享”全城嘉年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本周六,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决赛将在南京奥体中心激情开战
2025-10-31 08:00:00
元通商圈地下空间联通项目一期完工
元通商圈地下空间联通项目一期完工南京结合轨道交通优化立体慢行系统图为元通地下连通工程一期出入口元通站8号出口。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吴春霞“没想到这里多了3个地铁出入口
2025-10-31 08:00: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毛欣悦记者张希)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为一辆车蓄满电。继去年全市首个光储超充放站在江宁开发区管委会投运之后
2025-10-31 08:01:00
南京3年受理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案件140件标的额超70亿元涉外审判专业,经贸往来安心南报网讯(记者马忆玲)记者昨天从市中级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0-31 08:0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5-10-31 08:01:00
地方文明实践和驻区高校资源深度融合江宁“幸福校校乐”打通文明实践供需通道南报网讯(通讯员包丽记者张希)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发展
2025-10-31 0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