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出去玩了5天,哪一天最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06 22:47:00 来源:缘之心

五一假期结束,人们又踏上“归途”。

不少外出旅游的朋友发现,不仅去景点游玩耗费体力, “坐着不动” 的往返路途也让人累得仿佛被 “掏空”。

在小红书上,“旅游去的路上也好累”话题下有906万+篇笔记,有网友早就发帖表示坐车很累,还好奇发问“喜欢旅游的人不觉得坐车累吗”。

图源:小红书截图

所以,看起来只需要“坐着不动”的往返路上真这么累吗?为什么?

旅行中的隐形疲劳

如果你以为在车上坐着不动不耗费体力,那就错了。

无论是颠簸的大巴,还是起降的飞机,交通工具的振动,本身就会造成旅途疲劳。

在火车与汽车正常运行的状态下,我们能够感受到轻微的抖动感。它们来自交通工具的低频振动,这一频率与人体内脏器官的固有频率接近,能引发“共振效应”。这一看不见的运动直接作用于胸腔、腹腔等部位,使得器官与躯干“被动运动”,产生反复相对位移。

图源:参考资料[8]

《天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上发表的一篇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交通工具的振动与我们的不适感有着一定对应关系。

研究显示,对于31.50Hz以下的振动,人体不适感主要来源于头部、胸部和腹部。而在较高频段,也就是当交通工具产生剧烈颠簸时,臀部是振动幅度最大的部位,成为不适感的重灾区。

4种振动强度下人体“最不适”部位在各中心频率上的分布 丨图源:参考资料[9]

在局部振动环境之中,肌肉软组织会产生变形,血液循环会因此受到阻碍,组织的血氧饱和度会降低,从而导致局部疼痛或者麻木。

不仅如此,持续振动还会“偷走”脑氧含量。

一项研究显示:在100分钟的振动实验中,随着受振时间的推移,人体的脑氧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约在90分钟时,脑氧值出现了最低点。

而不少人的往返路程,远远不止1.5个小时。

在漫长的路途中,如果大脑供氧不足,就会出现头晕、困乏、打哈欠等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在路上的你即使拿手机刷着视频,却依旧眼皮打架想睡觉。

脑氧与人体受振动时间的关系曲线 丨图源:参考资料[4]

与振动不相上下的折磨,是狭小空间里的 “坐姿封印”。

在坐姿状态下,人体真正与座面接触的是两块圆形的坐骨结节,其上只有少量肌肉,但它们却承受着人体大约75%的体重,长时间下来自然会疲劳。更棘手的是,连续数小时保持同一坐姿,无论前倾、直立还是后仰,都会使臀部和大腿静脉受压迫,从而导致血液淤积在下肢,引发腿部肿胀、不适和僵硬。

更深远的影响是,久坐会全面打乱身体代谢节奏:降低肠胃蠕动速度,引发食欲不振,阻碍脑部血液循环,降低思维活力。

如果路上再加会儿班——这少不得用座椅前方的小桌板,那此时,人体重心会随着躯干前移,使向前凸出的腰椎拉直,并被迫向后弯曲,此时腰椎承受的力也更大。

图源:参考资料[3]

虽然公共交通已经十分发达,但赶路时的辛苦,却是真切存在的。

飞机旅行:疲惫体验的plus版

不过,辛苦和辛苦,也是不一样的。

在小红书关于“旅行路上疲惫”的帖子下,就有网友表示,坐车不是最累的,坐飞机才是,“5个小时以上的经济舱跟上刑没任何区别”。

图源:小红书截图

“为什么飞机俩小时比高铁俩小时更累”也曾登上微博热搜,甚至于,在凤凰周刊发起的投票调查中,即使面对“2小时飞机”与“7小时高铁”这两个看起来时间差距悬殊的出行方案,人们也更愿意选择看似耗时更久的高铁。

图源:微博截图

那么,为什么坐飞机这么累?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相关研究显示,旅客出行普遍伴随不同程度的疲劳感,完成出行后用于恢复疲劳的时间(tk),成为衡量出行舒适程度(Ck)的重要指标。疲劳恢复时间除了受乘车环境舒适度的影响外,也与乘坐交通方式 k的旅行时间(Tk)直接相关。

疲劳恢复时间计算公式丨图源:参考资料[10]

仅从行程耗时来看,飞机较之于高铁等地面交通方式无疑具备显著的时间优势。那么为何很多人觉得乘飞机比高铁更“麻烦”呢?

首先,飞机旅行有着时间成本的“隐性延长”。

以“2小时飞机”为例,不仅有天上飞行的2小时,还需要叠加往返机场的通勤时间、提前值机的安检时间、候机与登记耗时、行李提取时间等,如果再遇上超大机场,那么最终综合用时并不见得比7小时短多少。

天府机场(左图)丨浦东机场(右图)丨图源:小红书 评论截图

其次,作为空中运输载体,飞机座舱的特殊环境,使其 “单位时间疲劳度” 显著高于高铁。

机舱内的环境更干燥。较高的相对湿度会在结构或者设备上形成冷凝水,给飞行安全带来潜在隐患,因而飞机座舱多是低湿环境。而人们在太干燥的环境中会觉得不适,满足人体舒适度的空气相对湿度在 40%~70%,但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航空医学中心2024年的实测数据显示,我国飞机客舱的相对湿度为24.7%~49.0%,不完全在舒适区。

而且,在长途飞行中,湿度还会随时间推移而持续下降。身处越来越干燥的环境中,人体内的水分流失,眼干、嘴干及咽喉痛等其他症状也可能接踵而至。

图源:参考资料[6]

客舱内的低压环境同样带来严峻挑战。民航客机的飞行高度一般为9000~12000米,而大气压随着高度而减小,因而只有地面的30%左右。

尽管飞机会启动加压系统将舱内气压维持在一定水准,但仍低于标准海平面的大气压环境。

座舱压力控制系统 (t1-t5对应不同飞行阶段)丨图源:参考资料[5]

在低气压环境中,人体血液的携氧能力减弱,心脏的输血负荷增大,人们可能会感到“心慌气短”。同时,气压降低还会导致人体部分器官内的气体膨胀,如中耳、鼻窦、肠胃等,这种物理变化会直接引发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

此外,大气平流层中富含臭氧成分的空气通过机载空调系统等进入飞机舱室后,部分臭氧会在高温作用下分解,自动还原为氧气,但仍有部分臭氧进入舱室。臭氧除了与舱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反应外,还能与组成或吸附于舱内的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并生成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加重咽喉部位的刺痛感。

这种 “干燥+缺氧+气压+污染”的多重打击,都让我们在坐飞机时,即使全程闭目休息,仍然累到“灵魂出窍”。

感官与心理:身与心的全方位疲惫

除了生理上实实在在的不适,封闭交通工具内的环境挑战,其实早已超越生理层面,成为一场全方位的“身心攻坚战”。

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区是一个人口密度大、封闭性高的狭小空间,除了要忍受交通工具运行本身产生的噪声外,“人为”的噪声也让旅途体验雪上加霜,如大声交谈、电子设备外放等,坐车、坐飞机本来就累,遇到噪声更是“烦上加烦”。

封闭空间内的气味攻击也“防不胜防”,食物的异味、体味的酸臭,甚至还有皮革的气息,混成一团直冲进鼻腔,让嗅觉系统产生排斥反应。

即使身体静止,大脑也仍然在“上班”。陌生环境带来的警觉性,会让大脑内的杏仁核持续保持活跃状态。我们会不自觉留意随身物品、报站信息,这种潜意识中的安全监控虽不显眼,但也在无声中消耗能量。

加之行程越长,我们的时间感知容易变得失真,主观时间流速也在减缓,对于“何时到达”的焦灼感逐渐增强。行程延误等不可控因素更刺激着神经,让我们更加坐立难安。

窗外的风景也从原本的视觉spa变成了疲劳催化剂。缺乏变化的视觉刺激会导致前额叶皮层活跃度下降,催生无聊感和倦怠情绪,其脑电信号特征与失眠后的认知衰退相似。

当生理不适与心理负荷形成叠加效应,都让我们的身体与心灵“不堪重负”。这就是为什么到达目的地后,即使补觉仍感觉疲惫 —— 身体还在偿还路途积累的 “疲劳债”。

下次踏上旅程时,不妨提前做好准备,给自己营造相对舒适的环境: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活动,伸伸懒腰,佩戴降噪耳机减少干扰,使用保湿护肤品和蒸汽眼罩……

当然,这些措施也只能减轻不适,如果时间允许,不妨试着提前一天结束旅程,留出一天假期来好好休息,等待下一次的快乐再出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字号”重器再添新成员!我国100吨超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研制成功
...需要应用这样的装备,包括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像高铁,还有像大规模的汽车零部件的测试,这些产品都需要振动试验的考核、耐久性评估。所以,国家科技创新在向更高端迈进的过程中离不
2024-04-16 15:54:00
为什么飞机要把油装在薄薄的机翼里?一次近百吨重,不怕压断吗?
飞机的高速,为我们出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大家别忘了,短短几小时的旅程,飞机所消耗的燃料却不可小觑,而这些燃油都被分别储存在飞机的三个油箱中。甚至就连看似脆弱的机翼上也能存储大量
2024-05-29 10:32:00
东菱公司成功研制世界单体最大推力100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
...北斗等国家重大工程和航空发动机、大型运输机、船舶、高铁等高端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加速台车项目成功打破国际垄断,实现了汽车碰撞安全试验领域高端测试设备的国产化;双波冲击试验机为
2024-04-16 12:15:00
...国重器。景晓波表示,在我国实现嫦娥揽月、蛟龙入海、高铁驰骋和天眼升空、火星探秘、国产大飞机、三峡升船机等国家基础性战略性重大工程建设中,重型机械都发挥了十分显著的支撑作用和主
2024-05-31 13:09:00
“对高铁上嚎叫的小孩,我的降噪耳机为什么完全没用?”
原标题 | 对高铁上嚎叫的小孩,我的降噪耳机为什么屁用没有?作者 | 糕级冻雾编辑 | 沈知涵、黑jio妹妹封面图来源 | 自己拍的我正坐在返程的高铁上,嗷嗷叫的小孩子让我生无可
2023-10-07 23:32:00
为啥现在坐高铁的人要比坐飞机的人多的多,高铁票一票难求!
...现在坐高铁是人们出门的首选,安全第一!可能路途用的时间是飞机飞行的时间一倍,但是很有安全感!高铁上吃点喝点,就到了,耍会儿手机,时间也是不知不觉就过来,现在高铁上环境不错,座
2023-09-02 10:08:00
吞下「机械胶囊」,靠振动饱腹!2025第一个减重神器,这就来了?
...黑科技涌入市场,市场会迎来新的变动吗?答案只能留待时间去检验。尽管客观而言,当前司美格鲁肽势头未衰,而高低氧设备还面临着重重问题:如市场认知度不足,体量过小等等,但在社交媒体
2024-11-13 14:22:00
...无法认定夜间施工次数、频率,最终,法院综合考虑施工时间、距离等因素,判决二被告以每人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偿,二被告作为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施工噪声属于环境污染
2023-11-04 00:25:00
...增大,结构也日趋复杂。为满足我国大运载、空间站、大飞机等重大部件乃至整机的力学环境试验需求,东菱公司于2021年开始进行单体100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自主研发,用两年时间突破
2024-04-16 07: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跨越山海的生命守护——珠海援黔医生吴丽婷的仁心与担当
多彩贵州网讯 秋日,一个阳光的午后,一对中年夫妻背着孩子,带着鲜花,来到凤冈县人民医院产科病房,特来感谢吴丽婷等医护人员
2025-10-13 21:00:00
中秋前夜水库畔,习水三人三分钟勇救落水女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5日晚九时许,习水县回龙镇金家沟水库畔,几声急促的尖叫声划破了节日的宁静。正在岸边散步的易紫钺、易思钧与易顺栋闻声警觉
2025-10-13 21:00:00
河南“烟花致10岁男童死亡案”二审未宣判,当事人发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见习记者 鲁畅13日下午3点,因烟花燃放致10岁男童死亡案在河南开封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此前一审被法院判定承担四成责任的14岁燃放者张小强(化名)及其家属
2025-10-13 21:3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 通讯员 李娟10月13日,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获悉,受近期降雨影响,10月12日23时
2025-10-13 21:39:00
长沙人用行动证明:最顶级的快乐,往往采用最“野生”的形式
如果大家最近天天在冲浪,不难发现,长沙人最近有点野。这个月的长沙,空气里一半是茶颜悦色和臭豆腐的味道,一半是被果立方搅动起来的江湖酒味
2025-10-13 22:09:00
飞机延误21分钟等心脏!青岛航空为移植心脏开辟绿色通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张仕珊10月13日清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原计划7:15起飞的青岛航空QW9823航班
2025-10-13 22:14:00
你心中的“好房子”是什么样的?是房子里的宽敞明亮、家门口的公园绿地?还是生活圈的配套完善?今天带大家领略雄安新区的“好房子”
2025-10-13 22:28:00
西安外国语大学成立吴克敬文学研究中心 助推本土文学走向世界
10月12日,吴克敬文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该中心将系统推动“文学陕军”作品外译,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对话与创新转化
2025-10-13 22:40: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潘峰近日,烟台山医院北院心胸外科团队采用先进的“无管化”微创手术技术,为两名胸壁畸形的青少年实施矫正手术
2025-10-13 22:46:00
外汇局青岛市分局:当好“店小二”,“直连”县域便企惠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从“中途转车”到“一车直达”,外汇局青岛市分局以服务县域企业为重点,聚焦薄弱领域,当好银企连心“店小二”
2025-10-13 22:48:00
东湖评论:看“她力量”绽放时代光芒
10月13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开幕。从1995年北京世妇会通过《北京宣言》与《行动纲领》,到如今全球妇女峰会再聚北京
2025-10-13 22:43:00
两名“车手”作案即落网,3.5万元与60克黄金被淄博警方拦截
日前,淄博市公安局张店分局在市局刑侦支队的大力支持下,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秒级响应”与“精准阻击”,成功拦截一起正在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2025-10-13 22:48:00
前不久,“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根据铁路部门有关规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
2025-10-13 21:39:00
乘客公交车上昏迷晕倒,青岛公交驾驶标兵出手急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邢路 战虎日前,再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城阳巴士有限公司103路公交车上,驾驶员任作为在乘客突发昏迷的危急时刻
2025-10-13 22:11:00
重庆警方:一女子持刀杀害其丈夫的外甥女 已被抓获
华商网讯 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官方微博13日发布警情通报:10月11日18时许,九龙坡区马王三村农贸市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2025-10-13 2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