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终身不失其正”的刘统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7 02: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陈乃举

央视综合频道曾在黄金时段播出大型历史电视剧《天下粮仓》,其中主要人物刘统勋乃宰相刘罗锅父亲也。历史上的刘统勋,政绩卓著,为官清廉,其声名影响远在其子之上。

刘统勋(1698—1773年),字延清,山东诸城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此后步入仕途,官至宰相。

刘统勋为官清正廉洁,始终自奉节俭。他在中央最高机构任要职的时间比较长,但从不趾高气扬,即使做了大学士,也“自奉极俭,所服朝珠无值十金以上者,故绠断即弃之,不更拾取”。他外出公干,也极为注意节约,从不铺张。乾隆二十六年(1761),黄河开封段决口,刘统勋以大学士的身份奉旨前去现场办公,“所挈只二奴”,用驿马不过六七匹。这在当时极为罕见,同其他官员外出兴师动众,花费大量银两反差鲜明。当时有人感叹:“使皆如公挈二奴,用马六七,又事事不过令甲,则民生吏治困坏,岂至此哉?”可见,清官廉吏的作用不可小觑。

刘统勋不仅自奉节俭,而且还拒贿有方。一次,一位老友的儿子出任湖北巡抚,为寻求刘统勋的关照,特派人登门馈送黄金千两。面对世交故友送来的黄金,刘统勋心里十分清楚:这是有求于我。他本可以一口回绝,但考虑到老朋友的面子,于是唤其仆人严肃地说:“汝主以世谊通问候,其名甚正。然余承乏政府,尚不需此,汝可归告汝主,赠诸故旧之贫窦者可也。”仆人听后,深为感动,代主人表示谢意,携金而回。

还有一次,一位带厚礼者深夜来访。门人禀告后,刘统勋深知来人用意,拒不会客。第二天一早,刘统勋来到政事堂,叫人唤昨夜来访者入见,并以责怪的口气对他说:“昏夜叩门,贤者不为。汝有何禀告,可众前言之,虽老夫过失,亦可箴规也。”来人听罢,支支吾吾,“嗫嚅而退”。

刘统勋在重金贿赂面前,既坚持原则,不失其正,又讲究拒贿的方法艺术,不失礼节,颇“有古大臣风”。

刘统勋为官尽职尽责,对那些贪赃枉法者决不手软。乾隆二十六年,刘统勋以大学士身份查勘河南河工,发现杨桥工程久拖未完,问其原因,河吏皆以秫秸收不上来为由搪塞。刘统勋微服私访,见送秫秸的数百辆牛车都露宿河岸,人和牛饥疲不堪,老少相对哭泣。经过询问,才了解到这些乡民奉县里的通告才送秫秸至此,而收料的官员每车索钱数缗,不给钱不收秫秸。这些穷苦人没有钱给呀,所以滞留10多天了,带的干粮都吃光了,想逃回家也不敢,因此大家伙才哭泣。刘统勋半信半疑,对他们说他也是送料的,与收料的熟悉,愿意替大家伙“代缴之”。于是拉一车秫秸往料厂送,收料的官员见其面目光泽,衣服整洁,揣度送料人是乡间有钱人,便加倍索钱。刘统勋与之争辩几句,收料的官员大怒,叫手下的人鞭笞他,并扣留了牛车。“公急驰回馆,立命材官持令箭缚某委员至。一面召河帅议事。某至略诘数语,即命牵出斩之。河帅亟长为缓颊,良久乃命释回,以重杖杖之数十,荷以大校,枷号河干,诸厂委员悉震慑失次。而乡民输料者随到随收,无敢稍留难矣。”这则《刘文正督河工之风厉》的逸事(《清朝野史大观·卷6》),生动地表现了刘统勋惩处贪赃枉法之徒的斗争艺术和毫不留情的态度。

不仅如此,刘统勋在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时,对那些贪赃枉法的权贵也毫不宽容。当时广东粮驿道明福、云贵总督恒文、云南巡抚郭一裕、山西布政使蒋洲、江西巡抚阿思哈等贪污受贿案,都是刘统勋亲自审查处理的。刘统勋“神敏刚劲,终身不失其正”,不愧乾隆朝的股肱之臣。

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一月的一天,刘统勋于黎明上朝时,“至东华门外,舆微侧,启帷则已瞑”。一个大学士死在上班的途中,使得乾隆皇帝大为震惊。于是,乾隆“亲奠其宅”,入室之后,“见其俭素,为之恸”。回朝之后,乾隆对诸臣说:“朕失一股肱!”“统勋乃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遂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清重臣刘统勋究竟有多牛?乾隆评价他为“真宰相”
...并最终官至从二品“四川布政使”;雍正二年,刘棨之子刘统勋继承祖、父衣钵,再次考取“进士”,正式踏入官场。刘统勋,也就是乾隆朝名臣刘墉的父亲,受电视剧影响,刘墉的名气似乎远胜于
2023-05-19 09:40:00
乾隆在位六十年,为何称刘统勋为真宰相,乾隆:只因他终身不失正
来源:极目新闻乾隆三十八年,74岁的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坐着官轿去往宫中参加朝会,当刘统勋的官轿行至东华门外一个坑洼之处时,官轿突然倾斜,失去了平衡,刘统勋身边的侍从见状,赶紧指挥
2023-09-02 09:56:00
刘统勋位列清朝的“五阁臣”,他在皇帝心中占据何等地位呢?
...墉于清朝的官职、名声、地位和影响几乎全都仰仗于其父刘统勋。因为刘统勋,刘墉未参加县试、府试、乡试,直接以“蒙荫举人”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会试和殿试,获得了进士出身;因为刘统勋
2023-06-10 11:26:00
乾隆帝曾将刘统勋抄家,全家打入监牢
...领班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兵部、刑部事务的刘统勋像往常一样乘轿上朝,当行至紫禁城东华门外时,人们发现“舆微侧,启帷则已瞑”。乾隆帝闻讯,急派“福隆安赍药驰视,已无及”
2023-08-28 16:17:00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为何能深受乾隆重用?
...刘罗锅刘墉,其实在历史上刘墉不仅是大学士,连他老爹刘统勋也是大学士,父子二人皆是大学士,清朝是不设宰相的,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几乎就等同于宰相,可以说刘墉和刘统勋父子二人是父子两
2023-03-09 20:13:00
他生前为国之重臣,死后被列入五阁臣
...几代都在朝廷为官。今天观景要说的主人公就是刘墉之父刘统勋。刘统勋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刘统勋(1698年—1773年),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刘统勋
2023-04-18 07:53:00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2、刘统勋刘统勋是山东诸城人,刘罗锅的父亲,雍正二年(1724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在雍正朝刘统勋的官职并不高,乾隆继位后,刘统
2023-11-15 08:16:00
乾隆执政时的8位领班军机大臣,为何只有三人得以善终
...过任内他也没管过什么事,次年就去世了,终年75岁。5、刘统勋(1771年4月-1773年11月)刘统勋是山东诸城人,刘罗锅的父亲,雍正二年(1724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在雍
2022-12-25 16:22:00
刘墉和他的父亲,谁的成就更大
...,宦海沉浮,几经起落,官职最高时做到体仁阁大学士。刘统勋也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他是清朝政治家、首席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深得乾隆皇帝信赖,被乾隆帝称作“真宰相”的唯一一人
2023-03-07 20: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