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6月20日清晨,蒋毕光推开家门,抄起扫帚走向院坝,一丝不苟地清扫着串户路。“家家户户都较着劲呢,看这个月的流动红旗能挂在谁家。”这位曾经全村闻名的清洁困难户,如今成了卫生评比的积极分子。
在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镇青松村,这样的转变正在悄然发生。曾经杂乱无章的村道现在变得干净整洁,随意堆放的柴草杂物被规划有序的小菜园、小花园所取代。村民们也从过去的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
“乡村振兴不是干部唱独角戏,空喊口号没用,得点燃每个人心里那把火。”村党支部书记周真祥 说 , 关 键 是 要 弄 清 楚 3 个 问题——怎样让乡亲们更有心气儿?政策咋讲才入脑入心?环境卫生这块硬骨头咋啃?
为了这把火能烧旺,青松村摸索着干起“四扫三清两洗三个三”评比,将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拧成一 股 绳 , 每 月 雷 打 不 动 开 碰 头会,把大家走访摸到的问题掰开了讲,揉碎了看。
“‘四扫三清两洗三个三’说白了,就是鼓励大家主动干:扫屋里、扫院坝、扫屋顶、扫串户 路 ; 清 厕 所 、 清 圈 舍 、 清 阳沟;洗衣服、洗床单被套;做到室 内 三 擦 、 室 内 三 摆 、 室 外 三归。”周真祥提高声调,“光说不行,还得让大家有盼头,我们设了一二三等奖,用最实在、最要紧的米面粮油当奖品,还有专门定 制 的 流 动 红 旗 , 挂 在 谁 家 门口,脸上都有光!”
跟着周真祥的脚步,记者参观起了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硬件设施,27 个大垃圾箱统一摆放,20辆小推车随时待命,180个分类垃圾桶分布在村头巷尾。负责垃圾清运的村民许登勇麻利地把几个装满的垃圾桶挂上车钩,乐呵呵地说:“以前垃圾堆路边,风一吹满天飞。现在定点投放、定时清运,村里干净多了,大家也都舒心了!”
“房前屋后收拾利索了,住着 也亮堂。现在村里面每个月都搞评比,评上了有奖品,还挂小红旗,谁不想争个脸面?”村民邓东敏接过话头说,除了环境卫生,只要是助人为乐、响应号召、配合村里面工作的,都可以获得积分在村里的致公文明超市兑换相应的奖品。过去那种干部干、群众看的漠然,甚至事不关己的疏离,已经被主动参与的劲头所取代。
行走在村里,有关节约用水、 倡导文明婚俗、注意森林防火等内容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周真祥翻开厚厚的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承诺书说:“这些都是大家自愿签的,我们利用每次院坝会、火炉会的机会发宣传单,讲防火、防汛、防野生菌中毒等知识,就是要让文明新风像这山里的树一样,扎下根来。”
思路一转天地宽。如今,村里“四扫三清两洗三个三”的条条框框,不再是墙上的规定,主动发展的思想已经融入村民的血液里。为进一步扎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青松村在大力推广黄柏和魔芋种植的同时,鼓励致富带头人种植烤烟、养殖蚯蚓,激活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村子的活力,最终要体现在乡亲们的钱袋子上。2024 年,青松村的产业发展画卷徐徐铺开,结出累累硕果:150余亩烤烟田绿意盎然,带动 20 户 63 人增收,户均增收2000元;300余亩魔芋地解决了200人次就近就业,务工村民平均每月能挣500元;2800余亩黄柏林郁郁葱葱,成为带动40户168人增收的“绿色银行”,累计增收达280余万元。截至目前,村里集体经济收入达116万元。
“环境好了是面子,腰包鼓了是里子,最金贵的是大家那股我要干、我能干、我干好的心气。有了这股心气,再难啃的骨头也不怕,再远的路也能走下去。”看着村里一天一个样,周真祥信心满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
编辑 孙蕙
二审 张齐
三审 孙晓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