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齐萧赜,一个被埋没在历史中的旷世明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6 20:59:00 来源:戏说三国

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

一个叫做萧赜的小朋友出生在建康城中。

萧赜本人倒没什么稀奇的,但他父亲大有来头。

他的父亲萧道成,是南朝宋的卫尉,兼职顾命大臣,且在不久之后篡刘宋朝自立,建国南齐,当上了开国皇帝。

父亲是开国皇帝,萧赜是嫡长子,长大之后必然是太子。

做了太子,等到父亲龙驭上宾,那可就能升级做皇帝。

这也就是说,萧赜生下来,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既然是要做皇帝,出生的时候自然要和普通人有不同之处。

萧赜有么?还真有。

其夜陈孝后、刘昭后同梦龙据屋上,——《南齐书·卷三·本纪第三》

诞下萧赜的那个夜晚,萧赜的生母曾经做了一个十分神奇的梦,梦中,一条体型庞大的金龙盘踞在自家屋顶之上,发出阵阵嘶鸣。

梦醒之后,萧赜就出生了。

不过按作者来看,这倒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诞生了大概五百多位皇帝,如果翻阅史书,你会发现几乎每一位皇帝的出生都是不同寻常的。

有的出生刮大风,有的出生下暴雨,有的出生漫天冒红光。

反正一切一切的不同寻常,无论真假,都是为了告诉你,这个人生来就是要做皇帝的,所以跟别人不一样。

南齐萧赜,一个被埋没在历史中的旷世明君

(齐高帝萧道成画像)

萧赜出生的时候,他爸爸萧道成还没当上皇帝。

萧道成一生坎坷,在刘宋王朝里摸爬滚打了将近四十年才将刘宋取而代之,建立南齐,其中辛酸曲折,那就别提了。

老皇帝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筹谋夺权,等到真当上皇帝了,反而没时间来得及好好享受享受,只在皇位上待了短短四年就领了便当。

建元四年,公元482年,齐高帝萧道成龙驭上宾,皇位传给了太子萧赜,即齐武帝。

齐武帝萧赜,在南北朝时期的皇帝里并不算太过出名,或者说,南北朝时期原本就是一段冷门的历史,这个时期涌现出的帝王基本上都没什么名气。

但没名气不代表没有成就,萧赜虽然名气不大,当皇帝当的还是十分不错的。

皇帝想当仁君,盛君,那么就要革除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陋习和弊政。

什么陋习弊政呢?让我来给诸位介绍一下。

我们知道,封建帝制时代,作为百姓,经商也好,务农也罢,都是要承担赋税和徭役的。

赋税,即在个人获得的财富里,按照一定的比例,上交国家财政。

而徭役,则是国家的精壮年男人,要在既定的时间内为朝政承担有偿或无偿的劳动工作。

赋税和徭役在封建时代是国之根本,朝廷收不上来赋税,财政就会出现问题,经济也会随之动荡。

而无人服劳役,那么朝政想要搞基建,搞建设,乃至发动战争,都没有民工效命,作为后备支持,一切就都成了空谈。

徭役和赋税,不单针对普通百姓,地主阶级同样要参与其中。

百姓们一片赤诚,不会弄虚作假,朝廷让干什么,那就干什么。

但地主阶级里有坏人,他们过的比老百姓滋润,吃的比老百姓好,富余的时间也比老百姓多,但他们却偏偏一分一毫也不想交出去。

不想交钱,那就得想办法规避。

想要规避,那就得成为世族。

南齐萧赜,一个被埋没在历史中的旷世明君

(世族)

世族,即为世家大族。

南朝的世族都是代代传承,他们从东晋衣冠南渡时就定居于此,代代生息繁衍,到如此家族体量已经发展的十分之巨大。

这样巨大的世族,作用是很显著的。

他们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产业支柱,更承担着本地人口基数的变量调剂。

世族资历老,体量大,为国家做的贡献已然很多,既然如此,赋税和徭役就无需他们再参与。

地主阶级一看,这不是活生生的BUG等着我钻么?

世族不用上班,不用掏钱,咱们把户口改成世族户口不就得了么?

于是,地主阶级们纷纷开始贿赂负责核查居民身份的官员,将自己的地主身份改成世族身份。

地主们通过搞虚假户口来规避徭役赋税,这么一来,国家的财政税收和可支配劳动力就少了一大块。

齐高帝萧道成是武将出身,心没那么细,所以在位期间对这事儿马马虎虎,并不是很上心。

但齐武帝萧赜自小读书学礼,十分聪慧,登基之后立刻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南方世族就那么几家,撑死也就几万人,现在突然多出十几万人,哪儿来的?

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其中必然有鬼。

于是,皇帝立刻设立校籍官,着手相关人员和部门清查户籍,这么一来,以前那些弄虚作假的户籍可就全都瞒不住了。

南齐萧赜,一个被埋没在历史中的旷世明君

(古代户籍制度)

按理说,地主阶级造假户籍。皇帝派人清查,注销假户,这是一套很常规的操作。

出了这样的事儿,齐武帝不可能坐视不理,他搞的这个解决办法看起来也是十分合理的。

但往往合理之中,也隐藏着不合理。

地主阶级是庞大的,世族阶级更是庞大的,全国各地的户籍材料成千上万,光是几个户政科的官员们根本查验不完。

但皇帝的命令已下,还要求按期完成,官员们没办法,索性也不一个一个详实核查了,只要是世家户籍,一律取缔。

为了按时按量地完成工作,户籍科的官员们搞了一套笼统行政,暴力执法。

这可算把皇帝给坑毁了。

在南朝齐,正常的,身份信息准确的户籍,称之为“正籍”,而伪造的,身份信息和实际情况对不上的,被称为“却籍”。

官员们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拿过户籍资料也不看,大笔一挥,是“正籍”还是“却籍”全凭心情,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本来是“正籍”的,被随便划分到了“却籍”里,而本来是“却籍”的,却阴差阳错的通过了审核。

地主阶级一听说皇帝要清查户籍,原本提心吊胆,生怕露出什么马脚来,结果第二天发现自己居然转正了,成了正儿八经的世族高干。

而世家大族们听说皇帝要核查户籍,并不大惊小怪,因为自己都是官方认证的免劳动免交钱户,怎么查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世族们对这事儿并不在乎,但没几天却从宫里传出消息,大量世族的户籍被认定为造假,宣布无效,隔天您就得去服劳役。

这回可算是彻底乱套了。

世族们不知道是户政科的官员们办事不认真才导致了这样的状况,还以为是朝政要削弱世族的势力,于是纷纷坐不住了。

南齐萧赜,一个被埋没在历史中的旷世明君

(唐寓之形象)

永明四年,即公元489年,富阳世族唐寓之起兵造反,理由很简单,皇帝针对我们世族,我们不服,我们要和皇帝干起来。

唐寓之的造反势力不大,所以很快就被齐武帝平定了。

战乱虽然平定,但民间却舆论纷纷,表示这户籍制度不知道搞什么鬼,搞来搞去乱七八糟,皇帝迫于压力,只好宣布,此前所有的户籍审查全部作废,恢复原状。

这也就是说,百姓仍然是百姓,作假的地主依然能作假,而世族的地位经过这次波折,又稳固了不少。

齐武帝白折腾一场,心情十分不好,但他并不灰心,开始着手其它方面的治理。

皇帝在政治方面的建树不多,但他本人的性格品质却是极为优秀的。

皇帝勤俭,节约,以身作则,百官们上行下效,南齐政治清明,社会发展十分平稳。

并且,这位皇帝虽然谥号为“武”,但却并非一位穷兵黩武的帝王。

南朝的政权,无论宋齐梁陈,都衍生于江南世家,他们起家于文化礼教十分充沛的政治舞台,所以在搞经济搞文化这一块,十分擅长,但在军事领域,却是短板一块。

前朝刘宋的皇帝们,多有光复北方,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所以时常主动出击,讨伐北魏,但每次都是兴致勃勃地去,然后让人打的灰头土脸的再回来。

作为帝王,有开疆拓土的愿景是好事儿,但在发动战争之前,也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若做以卵击石,螳臂挡车之举,只会在悠悠青史中留下一个惨败的结局。

相比之下,齐武帝萧赜则是一个十分睿智的帝王。

他知道以南齐的军事实力,和北魏硬碰硬绝对没有什么好果子吃,所以果断采取了怀柔外交的政策,在位的十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和北魏通好,这使得以前战乱频繁的边境得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恢复和喘息。

南齐萧赜,一个被埋没在历史中的旷世明君

(北魏鲜卑族)

事实证明,只要不打仗,就是好日子。

当然,齐武帝治下的南齐,很难称得上是盛世,但用“小康”一词来形容,是绝不为过的。

所以总体来说,齐武帝萧赜,是个好皇帝,乃至还是一个没有什么污点的好皇帝。

这位皇帝病逝于永明十一年,即公元493年,时年五十四岁。

江山如此美好,如何不让人留恋?

萧赜很留恋,但再留恋,他也要离开。

皇帝死了,留给了子孙后代一个还算可以接受的未来。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6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鹤唳华亭》中皇帝历史原型是个明君,而且非常喜欢太子
...长懋。所以萧睿鉴的历史原型应该是南齐第二位皇帝——齐武帝萧赜!的皇帝萧睿鉴生性多疑、冷酷无情、城府很深,给人的感觉很不好。而且他偏爱长子萧定棠,处处打压太子萧定权。 至于原
2024-07-22 09:44:00
历史上传位给孙子不传给儿子的皇帝,最后一个结局最惨
...下萧赜和萧昭业。萧赜是南北朝南齐的第二位皇帝,谥号齐武帝。482年,萧赜登基。齐武帝绝对是个明君,他在位期间南齐的国力不断上升,实力越来越强。不过在选定继承人这方面却出现了问
2023-03-05 16:01:00
南朝4位武帝,武力值天壤之别。齐武帝与宋武帝的距离,中间隔着一个汉武帝。陈武帝评价比较高,但不如梁武帝,排在第3位。一般来说,谥号“武帝”的君王,军事能力都强悍。例如,汉武帝刘彻
2024-07-08 21:34:00
这个王朝只存在23年,却换了7个皇帝
...了七个皇帝。最后土崩瓦解。一、开国篇二、永明之治 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8月27日),字宣远,小名龙儿,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昭皇后刘智容,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二任皇帝
2023-06-25 11:45:00
南齐第二位皇帝是谁,开创“永明之治”
...四年(482年)三月初八日,齐高帝去世,萧赜即位,是为齐武帝。虽然萧道成是南齐的开国皇帝,不过,因为他在位时间比较短暂,所以,南朝齐的治世是由萧赜开创的。二齐武帝萧赜即位后,
2024-03-12 20:59:00
萧昭文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本只是普通宫人生育的二皇子,却在经历齐高帝萧道成、齐武帝萧赜、前废帝萧昭业等三位皇帝后,意外登上皇位。出身核心皇族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年),萧昭文出生,他正是南朝齐皇族成员
2023-04-21 13:27:00
萧长懋与​萧道成​是什么关系
萧长懋是齐武帝的儿子,被齐武帝立为太子,但是萧长懋没有当上皇帝就去世了。萧长懋在当太子的时候,参与了很多政事,对齐国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萧长懋虽然没有当过皇帝,但是被尊封为皇
2023-09-01 16:34:00
南北朝的7位“武皇帝”,谁的含金量最高呢
...看来,刘骏获得武皇帝的谥号,其实是比较勉强的。三、齐武帝萧赜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南朝齐第二位皇帝,齐高帝萧道成长子。建元四年(482年)正式即位,是为齐武帝,年
2023-02-01 10:59:00
齐明帝萧鸾为什么要大义灭亲
...萧道成一手带大,萧道成一直把萧鸾看做是自己的孩子。齐武帝去世后,萧鸾被任命为托孤大臣,辅佐皇太孙萧昭业。此后萧鸾成了真正的掌权者,时机成熟后他便开始计划篡位,为了登基更是不惜
2022-12-30 14: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