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她出身贵族,是汉王朝最杰出的皇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1 17:04: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代社会女子几乎没有地位可言,仅仅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存在,似乎女人生来就应该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致使许多女性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生存环境与今天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皇帝后宫中不知道要多少绝色佳人,但是唯独皇后的地位最为高贵,而后宫的一切也都是由皇后所管理的,所以后宫的安定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皇后的管理水平。而且后宫中亦不乏争斗,只不过没有硝烟而已,其险恶程度毫不逊色于战场。

她出身贵族,是汉王朝最杰出的皇后

大多数皇后一生都在与后宫斗智斗勇,争来争去终将是一场空,很少有人能做到母仪天下,皇帝也是人,虽说后宫不得干政,难免会在苦恼的时候听一听枕边人的意见,这个时候有一个贤淑的好妻子就会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如朱元璋的皇后随他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丝抱怨,在其执政后大开杀戒,所有的劝谏都听不进去,唯独只有皇后的话能让他暂时平静下来。

东汉时期有位皇后出身贫寒,但最终却成为了整个汉王朝最杰出的皇后之一,她是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但是到了父亲这里已经是个落魄贵族了,东汉明德皇后马氏,因为种种原因,真实姓名已经无法考证,根据记载明德皇后自幼父母双亡,马氏年纪轻轻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小小年纪就将整个家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聪慧的马氏身子骨确实羸弱,经常生病,十岁那年她又病了,卧床不起很久,刚好家里来了一个算命的,算命的说:这个小姑娘将来必然大富大贵,但是却没有多子多福的命,如果能从别人那里过继一个,她能够当自己的儿子疼,将来会成为皇后,名垂青史。

这些话在当时几乎无人相信,不过最终一一应验。

马氏的父亲马援是有名的大将军,被封“波伏将军”,后因被人诬告下狱,马家就更加落魄了。

马援死后曾经的政敌纷纷落井下石,为国家出了不少力的马家受到牵连,整个家族都下了狱,许多人都因此丢了命,

在这段时间,马氏充分意识到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曾经对马家巴结的人,一个个避之唯恐不及。本是功臣,最终却凄凉到无人问津,甚至连祖坟也进不去。

马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入宫成了皇后身边的侍女。

《汉书·明德马皇后纪》中就曾经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马皇后:“马皇后原是伏波将军的幺女,名讳未知。她的父亲就是当时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为国家立过不少赫赫战功,有着封侯的荣耀。但是,在一次讨伐地方民乱时,因为感染了瘟疫而去世…………”

后来她的情况被传入了皇后耳中,这时候的统治者正是汉光武帝刘秀,仁慈的她就将马氏招入宫中,让她当了一名宫女,当时她才十二、三岁,跟太子年纪差不多,刚好是太子的良配,而且她聪慧过人,才华横溢,所以她很快就引起了当时太子的关注。所以最后马氏理所应当地成了太子的人,马氏情商很高,不仅懂得抓住男人的心,而且懂得抓住婆婆的心,皇太后对她赞不绝口,为她的皇后之路奠定了基础。

她出身贵族,是汉王朝最杰出的皇后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太子最终顺利的继承大统,君临天下,而马氏也受封为贵人。在马氏的打理下,后宫变得井井有条,她赏罚分明,不论是下人还是长辈都非常喜欢这个精明能干的女孩,而皇帝也对她非常关心,处处替她考虑,甚至还将太子交给他抚养。

而马氏更是没有让皇上失望,

马氏抚养太子以后,操劳程度要远超自己亲儿子,并且没有一丝嫉妒之心,多次表明希望皇帝多多宠爱其余妃子,后来汉明帝到了该立皇后的时候,众人一直认为马氏德行冠绝后宫,把她推选皇后位置上。

马氏成为皇后以后,时常劝诫汉明帝要勤于政事,注意修养身体,后来楚王刘英案件牵扯了许多人,马皇后于心不忍,请求皇帝宽松刑罚,明帝听闻以后多次询问皇后的意见,马皇后每次都用心辅佐,时间一长明帝对她更加喜欢。

在马氏成为皇后后更是注重慈悲为怀,所以她在日常不断规劝汉明帝要勤于政事,很多次皇帝要意气用事的时候都得益于她的劝阻,而且她十分懂得抓住男人的心,久而久之皇上和皇后的感情越来越好。

而且马氏在很多次都展露出的智慧和眼光,以及决断力。在封地的问题上皇帝犹豫不决,最后还是皇后的建议让他下定了决心,皇后明确表明一定不能进行分封赏赐,不然这样很容易出现隐患,汉朝建国之初就是因为分封了不少亲王,最后导致了国家的动荡。

汉明帝去世以后,汉章帝即位,尊马氏为皇太后,建初元年,汉章帝想要封赏自己的几个舅舅遭到太后强烈反对,恰好当年天下大旱,别有用心的人都在谣传这是没有封赏外戚的结果,章帝再次询问太后的意见。

太后认为明帝在世年间对外戚多加提防,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会给予过多封地,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江山统一,我们么敢违背先帝的意愿,重蹈历史覆辙呢?坚决不同意给外戚赏赐爵位。太后平日处处节俭,以身作则,即便是自己的亲兄弟也没获得高官厚禄,她的一些举措影响了两代帝王,名利达义的风范流芳百世,是历代后宫的典范,公元79年,太后病重,下令禁止一切祭祀祷告等铺张浪费的活动,同年5月太后病逝,享年仅40岁,死后被追封为明德皇后,与明帝合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1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后宫为什么没人敢惹马皇后,真实原因说出来让人发抖
公元1368年,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正式建立大明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篇章。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历朝历代的皇室,后宫基本都不太平,各种争宠和明争暗斗层出不穷,皇后妃子的废立更是频频
2024-12-12 09:05:00
东汉马皇后13岁入宫,振兴家族辉煌百年
...百年相始终并且延绵两千多年。这位奇女子就是汉明帝的皇后马氏,那么马皇后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公元39年,伏波将军马援最小的女儿马氏出生了。俗语曰:“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女
2024-01-14 18:49:00
马皇后貌不出众,朱元璋为何一直对她言听计从
...话,那么这个河堤已经千疮百孔了。视百姓为蝼蚁不如的王朝,必将遭其反噬。而朱重八就是这个最有力量的蝼蚁,在马背上夺得的王朝即将溃于蚁穴。公元1352年,朱重八投奔濠州元帅郭子兴
2024-06-12 20:13:00
以天子礼下葬的大明贤后,为何被火活活烧死?
...璋的同乡。也许在潜意识中,朱元璋非常希望将来的大明王朝会再次迎来一位母仪天下的马皇后,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马氏是幸运的,她的丈夫与朱元璋相比,性格仁厚、文质彬彬,行事
2023-06-11 18:33:00
明朝后妃为何大多来自民间
...的家族等。外戚干政这一现象很早就有了,并且很多封建王朝都存在这一现象。外戚干政产生的原因一般是统治者年幼无能,导致大权落到少数大臣手中,还有就是统治者扶植外戚集团同宦官集团争
2023-06-06 14:39:00
此女被有婚约的男方嫌弃,家人让她退婚进宫,最后成贤德皇后
这个女人就是东汉明德皇后马氏。马氏是扶风茂陵人,是伏波将军马援晚年所生的娇女。她10岁时,马援在抵御外敌时,病死军中。由于马援曾得罪过光武帝的女婿梁松,梁松趁机诬告马援,光武帝信
2024-10-27 09:47:00
她13岁入宫,无儿无女却被册封为皇后,41岁去世备受世人敬仰
...女师范,在国则可为母后表仪“。她就是东汉明帝刘庄的皇后----马氏。(图片来源网络)1:家道中落,扛起生活重担马皇后出身名门,父亲是东汉开国立下赫赫战功的马援,那句流传千古的
2024-08-22 01:08:00
历史上有不少被传为佳话,甚至成为后宫榜样的贤德皇后。譬如,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等,她们的事迹不但载入了史册,还被后人写成文学作品,搬上戏剧舞台,在民间广为
2023-08-18 14:14:00
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皇后从小贤良淑德,识大体有分寸,在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帮助朱元璋分析战事情况,指引正确的方向。在得到江山之后,马皇后深知打江山容易,守住自己千辛万苦的江山
2023-06-10 11: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