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陆洪磊、陆庆悠:打破AI谣言“黑箱”,需要社会共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1-20 07: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

前段时间的日喀则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一组“小男孩被埋”的图片也引发广泛关注。然而经警方查证,这组图片实为人工智能(AI)工具创作,原图发布于2024年11月,在地震发生后被造谣者利用。

无独有偶,美国加州山火尚未平息,“好莱坞巨型标志牌被山火吞没”的影像在社交平台流传。然而事实上山火并未波及标志牌附近区域,视频中标志牌也存在拼写错误。

虽然地点不同,但接连两起利用恐慌情绪、借AI传播谣言的事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AI技术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在多个层面让谣言更“真实”、危害更大、治理更难。

首先,AI强化了谣言的欺骗性。根据传播学的认知一致理论,所谓“眼见为实”,是因为视觉信息往往是最直接、最生动的信息来源。如果是深度伪造技术生成的音频和视频,多种信源渠道相互印证下还会形成谣言的回音室效应,让欺骗性更上一层。

其次,AI扩大了辟谣与造谣间的成本“剪刀差”。在谣言、尤其是涉灾等重大事件谣言的早期传播中,权威信息披露的速度与公众强烈的信息需求间存在巨大缺口。过去,造谣者还需要通过剪辑等手段伪造图像,如今AI只需数分钟就能从无到有生成一张图像,让造假门槛大幅降低。另一边,识别AI图像的难度却在提高。AI图像的识别分析涉及图像细节真实性、色差等专业领域,十分复杂。同时,AI图像识别工具的效率相比海量的AI谣言也显得杯水车薪。此消彼长之下,附带AI图像的谣言数量大增,谣言传播力和破坏力也随之上升。

最后,现阶段使用AI模型生成谣言的过程具有“黑箱”特性,治理难度很大。AI的深度学习模型包含成千上万个节点和连接,模型的决策逻辑被隐藏在多层神经网络之中,且模型激活函数通常是高度非线性的,这使得输出内容与输入信息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难以追踪和理解。这一不透明的操作机制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带来了挑战。

那么,要想有效应对AI造谣,既要前瞻性地在模型搭建过程中引入防火墙等警示机制,打破技术“黑箱”,提高AI审核完整度与透明度;又要做好动态治理,保持对技术滥用现象的持续跟进与严厉打击,提高造谣成本。

具体而言,在技术层面,一方面要在模型中集成异常检测机制,对异常行为或数据发出警告。另一方面则要完善AI识别工具与数字水印。目前一些AI生成的图像会在四角位置标注半透明水印,但这类水印很容易被截除。因此,探索混入图片元数据、难以移除的隐性水印或许可证,并提高识别工具的效率和准确性,是技术防伪的重要方向。

在平台层面,加强内容审核与快速响应机制仍是短期内提高的主要方向。通过高算力AI识别工具进行核查是平台而非用户的主要责任。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关口,平台有责任有义务持续改进审核技术与流程,消除谣言的传播土壤。

在用户层面,提高媒介素养与信息辨别能力,多问几个“真的吗”“为什么”是建设理性客观网络环境的重要方向。例如,“小男孩被埋”谣言传播过程中,也有不少细心网民发现了图中小男孩手指数量异常,提出了质疑。AI生成图像时常会出现如人物不自然、静物透视失真等细节“崩坏”问题,这都是AI谣言的突破口。另一方面,针对造谣者严厉追责并将案例定期公示,是强化用户使用AI工具最好的警示教育。

今天,各项技术正快速迭代,相关治理手段和路径也应具有前瞻性和动态性。不存在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只有建立技术向善的制度保障、强化平台管理能力、提升网民的素质素养,形成社会共治格局,才是与时俱进、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判。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火爆,使得在网络上编造和传播谣言的成本也变得更低。以往,造谣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创意能力,才能编造出具有吸引力的谣言。而现在,只需简单的操作,AI
2024-07-24 12:29:00
...国网信网消息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10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假冒官方虚构政策、炮制谣言炒作话题、编造剧本打造虚
2024-11-12 20:27:00
航母福建舰甲板上有裂痕?这谣言连美媒都看不下去了……
...酸它是“中国制造”。现在甚至有新闻报道引用推特上的谣言,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确实存在裂缝,导致航母无法执行任务。不过,“政治新闻网”这个历来都对中国不太友好的媒体却罕见地没有落
2023-06-15 09:54:00
公安部今天(7月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成效情况。100天的时间,公安机关清理了70.5万余条网络谣言,这些网络谣言都有什么特点?是怎么滋生扩散开来的
2023-07-22 16:09:00
北京7月21日电公安部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治理整治专项行动总体成效情况。近年来,在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事件中,经常伴随出现网络谣言现象。公安部网络安全保
2023-07-22 15:43:00
...安部获悉,近来各地公安机关处理了一批涉及校园安全的谣言信息,谣言发布者均被处罚。公安部网安局提示,这些人利用群众对学生和校园安全的关注,故意造谣、传谣,影响恶劣,请广大网友引
2023-06-22 09:06:00
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依法打击网络谣言,贵州省公安网安部门在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的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期间,坚持依法打击和综合整治相结合,实现打击极少数、管住大多
2023-07-19 21:00:00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移动互联网普及以后,谣言因为传播渠道多元、传播方式便捷、传播速度极快、传播管控较难等方面的原因而更易滋生,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风险和危机。在数字时代,技术
2023-07-11 00:20:00
...”……1月10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2023年12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发布。一条条网络谣言无疑是社会平安和谐的毒瘤。这些网络谣言,抓住社会热点,捏造事实吸引公众眼球,引
2024-01-11 17:51:00
...记者韩震震)4月12日,合肥市公安局发布了关于3起网络谣言案件的处理情况。通报称,近年来,一些自媒体从业人员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有的甚至公然在网上自编自导自演、
2024-04-13 14:4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