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荥阳大会:明末农民军对抗明朝政府的战略决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07: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明王朝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河南荥阳(今属郑州市),明末农民军)张献忠李自成等十三家七十二营20余万人在此聚会,商量如何对付颇有军事才干的新任军事尚书洪承畴,打败明军。

在大会上,各家首领为未来要走的路线发生了争论,“老回回”欲渡黄河挺进山西,张献忠认为这是临阵脱逃,是怯弱的表现,大会气氛十分紧张,最后“闯将”李自成挺身而出,提出“分兵定所向”的战略方针,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成,一举扭转了被动局势。

荥阳大会:明末农民军对抗明朝政府的战略决策

上述两段指的是明末著名历史事件——荥阳大会,此事被大量史料记载,曾经长时间被史学界认为是信史,然而极为诡谲的是,到了近现代,愈发有人对此事表示怀疑:荥阳大会和可能完全是子虚乌有!是伪史。

荥阳大会:明末农民军对抗明朝政府的战略决策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记载了“荥阳大会”的史料非常丰富,有《绥寇纪略》、《明史稿》、《明纪》、《明史》、《小腆纪年附考》、《明通鉴》、《见闻随笔》等十多种,不仅仅是民间野史笔记,就是在官方的正史中也能查到其痕迹,按理说这应该没有疑问才是啊

但问题的关键是:这所有史料的原始来源只有一个——吴伟业的《绥寇纪略》,《绥寇纪略》中表示,消息来源是:‘有亡自贼中来告状’(有流亡的农民军士兵来告状),可是,这仅仅是“孤证”,没办法证实。

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对荥阳大会表示怀疑,首先此事在当地毫无痕迹,无任何当地人的著述及清初的地方志有记载此事,而在河南当地镇压农民军的将领笔记中也从没有人提过此事…

荥阳大会:明末农民军对抗明朝政府的战略决策

而且这荥阳大会的发生本来也不怎么符合逻辑,因为按照原始记载的情况,荥阳大会是崇祯八年正月发生的,但这个时候农民军还没占领荥阳,而且周边多处仍为农民军所控制,二十多万农民军齐聚荥阳?这根本是办都办不到的事情!

而且原始证据《绥寇纪略》对荥阳大会的描述很简略,基本上没有提及此次会议是谁发起的,而且有些书中所说的参与者当时不在河南,不太可能参加荥阳大会。

后世的史学家越看越觉得不对,著名明史学家顾诚就在《明末农民战争史》称:“所谓荥阳大会召开的起因和议题,同基本的历史事实凿枘不相容,显然出于好事之徒的附会”,王兴亚在《李自成起义史事研究》也说:“史书中关于荥阳大会的记载,是经不起查核的”,例如:找不到十三家在八年正月初一日之前“取道何处来到荥阳的任何记载”。

荥阳大会:明末农民军对抗明朝政府的战略决策

现在认为“荥阳大会”完全不存在是多数学者的意见,不过,也仍有学者认为“荥阳大会”确实存在,具体如何,仍有待考证,这件事情已过去近400年,却仍然扑朔迷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自成与清军从合作到对抗,怀庆战役的得失与明朝的覆灭
...角度上来说,李自成主动发起怀庆战争注定是一个失败的战略决策,而因此原本有机会与清王朝抗衡的李自成,最终以兵败身亡告终。李自成率领两万精锐的农民起义军在河南怀庆发动战争,打了清
2023-09-18 21:13:00
辽东战略决策的失误与明朝的命运
...金入侵的理想之地。综上所述,如果明朝能够采取不同的战略决策,撤回山海关,集中兵力,坚守辽东,那么或许历史的走向将截然不同。山海关的地理优势和后勤便利性,使其成为了抵御后金入侵
2023-09-11 19:29:00
为何朱元璋的部队里面有蒙古骑兵呢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军事才能和智谋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在他的军队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蒙古骑兵。这支队伍的存在,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在后世的历史研究中也引发
2024-11-17 20:54:00
揭秘陈庆之北伐:七千破三十万,古代战争的奇迹
...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展现了其对战场全局把控和战略决策的高超水平。以上推演均基于史书记载,体现出陈庆之在不同战场环境下都能灵活运用战术,充分发挥自身兵力优势,以较小代价换
2024-03-10 05:55:00
...,也当过兵。之后,参加农民起义的各个老大们,在河南荥阳开了一次大会,商讨对抗明军围攻的战略,这个延安人也参与其中。这次的荥阳大会,确定了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所向”的作战策略,
2023-07-19 21:27:00
...野战军才8万)。同时,最要命的是李自成制定了错误的战略决策。首先,就是李自成没有意识到清军的威胁,始终是将明朝官军作为对手,而不是关外的清军,这就导致李自成对于清军没有足够的
2024-05-03 13:34:00
曹操真实的历史形象是什么样子?
...暴,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率领部队向西凉军发起进攻。在荥阳一带,董卓的大将徐荣早已谨慎地布置了兵力。西凉军众多,士气高昂,兵强马壮。曹操率领的曹军虽然战士精锐,但人数寡少,难以与
2024-02-20 15:24:00
靖难之役中的李景隆:明朝将门之后的忠诚与才能
...史事件的多面性。此外,文章还对靖难之役的历史背景和战略决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文章提到了李景隆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这是一种聪明的战略决策,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这种历史决策的复杂性
2023-11-13 08:02:00
李自成:从巅峰到衰败,农民起义领袖的战略失误与命运转折
...络精英人才。而所有失败的前提,只因李自成没能笼络住明朝的精英阶层。庙算而非战场上的这个致命失败,给李自成带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严重后果。灭明只因把握风口李自成的义军能灭掉明朝
2024-02-27 17: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