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养蜂关键是把握好环境选址、疾病预防、蜂种选择……”近日,走进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乡抵耳村,一阵抑扬顿挫的授课声从茂密的林子里传来。循声望去,全国人大代表、“企业家村官”张顺勇正被村民团团围住,探讨如何养好岩蜂。
村干部有思考、无思路,缺乏金点子、好办法,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乡村要蝶变,必须打破“守着资源难发展”的“茧房”。从何处破局?六枝特区把目光投向企业家群体。
六枝特区落别乡抵耳村“企业家村官”张顺勇在养蜂基地。(六枝特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以来,六枝特区另辟蹊径,选聘本土优秀企业人才作为“企业家村官”,下沉乡村,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张顺勇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短短几年,种下中药材2000余亩,本地岩蜂养殖从几十箱发展到3000多箱,创造就业岗位100余个,人均月工资超4000元。
“思路打开了,致富路也通了。”抵耳村党支部书记伍彪介绍,“企业家村官”不仅传授技术,还帮忙销售,仅养蜂一项,今年产值已突破1000万元,10多户散户搭上养蜂致富车,日子越来越“甜蜜”。
“我们从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新兴行业等多个领域,广泛挖掘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多类型人才,筛选入库,择优聘任。”六枝特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涛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已储备“企业家村官”388名,已完成首批55人的聘任工作。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企业家村官”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充分发挥人脉、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帮助乡村梳理资源、盘活资产、培育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六枝特区新场乡松坝村“企业家村官”王金涛的养殖基地。(六枝特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新场乡松坝村,另一位“企业家村官”王金涛放弃广东的高薪工作,回乡创办生态农业公司,当起了“猪倌”,通过“基地 养殖小区 农户”模式,带动400多户村民共同发展。
“公司不仅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30多万元,还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实行保底价回收。”多年辛苦耕耘,王金涛的“跑山猪”以优良品质闻名,畅销粤港澳大湾区,去年以来,共兑现分红金57.5万元,惠及322户1200余人。
六枝特区新场乡松坝村“企业家村官”王金涛的养殖基地。(六枝特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和优秀人才。‘企业家村官’这一创新实践正逐步成为六枝特区强化乡村人才支撑、破解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六枝特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崔建黔表示,一年来,全区“企业家村官”累计在乡村发展上投入资金1232.84万元,推动建设项目19个,传授技术覆盖4000余人,带动就业超3000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通讯员 张松成
编辑 晏惠轩
二审 张齐
三审 孙晓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