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庆日报
马庙镇:
稻虾共生昔日洼田变宝地本报讯 近来,怀宁县马庙镇积极挖掘多元化生态养殖模式,创新推广“稻虾连作”发展方式,同时落实好惠农助农政策,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近日,马庙镇郑河村的水稻田里来了一批新“居民”——小龙虾。眼下正值投放小龙虾苗的好时机,郑河村100亩稻虾养殖基地里,工作人员抢抓农时,集中投放虾苗,开展别样“春耕”。养殖户们忙着起苗、过秤、投放虾苗,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养殖小龙虾不会破坏土地,只要把外围田垄加高,灌水进去,然后种草,三四十公分的水深就可以养小龙虾了。”郑河村党总支副书记孙爱明表示,养殖小龙虾要先放水再种草,因为小龙虾一般栖息在草上面。
郑河村临近大沙河,生态环境优越,无土壤污染,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是建立水产养殖基地的理想场所。
“这100亩稻田,每年3月至6月养殖小龙虾,6月至11月种植水稻,这样的‘稻虾连作’模式,形成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孙爱明说,如此一来,可以实现水稻和小龙虾种养互补,同时也能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改善稻田的生态。
“稻虾连作”模式,即养一季虾,种一季稻。马庙镇的低洼田一般只种植一季水稻,农户种粮收入并不高。为了提高土地效益,马庙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把以往低洼难种的“劣势”田变为种养结合的“优势”田,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该养殖基地农户按照每亩40斤的密度进行虾苗投放,预计第一批龙虾上市大概在5月中旬,单季产量可以达到300斤到400斤每亩,预计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10万元,还能带动周边10余名村民在基地务工就业。(通讯员 丁浩浩 丁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12: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